无相黄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1章 超级富豪,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无相黄叶,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十月末,第五批民党组织的护粮书生即将上路,书生们全都在苏州的漕船卫所前列队。</p>
这些人中有些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子弟,还有一些则穿着较为贫寒,甚至年级最长的有五六十岁,但所有人全都是意气扬扬,在围观众人的喝彩声中满脸的自豪。</p>
说实话,去护送赈灾粮北上是个艰苦的工作,哪怕是有仆人伺候的书生,也必须要跟着漕工一起走河滩、睡湿木板,深秋的天气,漕船之上衣服永远是湿的,身体不好的走不到一半就要冻出病来。</p>
但即使这样,也丝毫不能减弱书生们护送赈灾粮的热情。</p>
甚至有贫苦地方的读书人找人借钱做路费护粮北上,把粮食送到了地方之后还不能马上回来,而是要在当地做生意,挣够了回城的费用才能动身。</p>
夏嘉遇今年二十六岁,昂首挺胸的混在即将出发的书生队伍之中。他们要跟随赈灾粮去往曹县,是走的最远的一支。</p>
护粮书生的想法也不禁相同,有些人去沛县还愿意,再远一点都不想去了,但夏嘉遇却是真心想要帮百姓做点事情,到达苏州时听说只有去往曹县的队伍缺人,他二话不说就加入了。</p>
众人挤挤挨挨的站在河岸边上,还有些人带着的书童挑着粮食杂物,甚至有些卖零食的商贩穿梭在队伍中间,整支队伍说是出征更像是要去秋游。</p>
突然一个书声大声道:“建阳先生同着叶社长来了。”</p>
众人齐齐的看去,就见王文龙、叶昼则以及落在尾巴后面的一个儒生缓缓走来,王文龙还和那儒生笑着说话,似乎在介绍此间的情况。</p>
来到“出征”队伍前,叶昼则对王文龙以及他身边的沈泰鸿笑说:“两位谁来誓师?”</p>
沈泰鸿连连摆手,笑着说道:“还是建阳来吧,我今日只是来看看。”</p>
王文龙看着那一个个满脸自豪的儒生,走上两步,朗声说道:“今秋朱旺河口的运河就要完毕了,在接下来便是到明年开春的疏通工作,需要的民夫数量不会那么多,运河完毕之后,下游的农田积水也可以退去,几县的百姓已然可以回家。这次南直水灾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百姓情况远远好于预期,这都要仰赖各位先生护粮的功劳!先生们辛苦了!”</p>
“何敢言辛苦二字?”</p>
“建阳先生上下奔走当为第一功!”</p>
“此等事情,我辈义不容辞!”</p>
“……”</p>
书生们纷纷大嚷着回话,他们说的还真不是场面言语,不少人并不是第一次参加护粮,最初北上时他们或许只有沽名钓誉的心思,但当真正看到自己护送北上的粮食赈济了百姓之后,众人心中已经有了一份自豪感与参与感。</p>
在场的人至少有秀才功名,对这种为百姓做事的自豪感分外迷恋。</p>
这年代为什么要求秀才可以见官不跪,因为这些有秀才功名的人接受过教育,在乡野中有权威,掌握着舆论权力,个个都是儒家士大夫阶级的一份子,他们都是被作为朝廷在乡野间的毛细血管培养出来的。</p>
但说是这么说,作为江南文人,因为江南的读书人数量实在太多,他们这些只有秀才功名的书生,平时并受不到太大尊重,被教育了一肚子兼济天下的志气,却没有参与时政的机会。</p>
民党组织的北上救灾让不少人第一次有了参与天下大事的感觉,自然让他们兴奋无比。</p>
其实王文龙和叶昼则,这也是在挖掘历史上东林党的墙角,原本历史上东林士大夫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力量,就是这群江南商绅给捧出来的,江南三生之所以愿意支持东林,也是因为东林党给了他们在政坛上大喊大叫、似乎是能做些事情的机会,而现在给他们这机会的却是民党。</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