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喝酒
寒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0章 喝酒,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寒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伱们说什么呢?”
听到张安的声音,张建文便从屋里走了出来。
这个时候看到几个人说的非常开心。
“没啥,今天可是沾了老张你的光,张安带了两瓶好酒过来呢。”
黄为民笑了笑,指着桌上的两瓶茅台说道。
“哟,这还真是好酒。”
张建文一看桌上的两瓶茅台,不由得点点头。
上次去镇上开会的时候,领导留下他商量中学的事情。
最后吃饭的时候,大方的掏出了一瓶出来。
只不过一瓶酒,有半瓶被他自己给喝掉了。
喝了那么多年的白酒,张建文也不得不承认。
这酒贵有贵的道理,比普通的散酒口感是要好的多。
不大会儿,张平就骑着摩托车回来了。
而车龙头上面,还挂着一袋子凉拌卤肉。
他自从在林业站转为编内人员之后,上面给派了一辆幸福摩托车。
这个时候,屋里的老婶也把菜做好了。
来到老婶家里,张安也毫不客气,就当做是自己家一样。
跟张平两人一起,在院子里把桌椅给摆上,然后帮着老婶一块儿端菜。
今天老婶做的菜可真不少,辣子鸡、酸菜鱼、还有红烧蹄髈等等。
一桌子可都是难得的硬菜,看来老叔今晚所图不小啊。
“来来来,大家开始动筷子吧,今天咱们就喝喝张安带来的好酒。”
老叔说罢,打开一瓶茅台开始给大家倒酒。
“老张,你倒是多倒点嘛,怎么搞的跟舍不得倒一样。”
老叔倒酒的时候,李有财还递手过去抬了抬酒瓶子。
“得了吧,我还不知你李有财是个酒蒙子,这一瓶都倒给你了也不够。”
老叔毫不客气的拆穿了李有财,他们几个都是认识了好几十年的老伙计,尾巴一抬都知道对方想要干嘛。
“我老婶也过来一起吃啊,这里就我们几个人,又不是不够坐。”
席面开了,张安见老婶还在厨房里忙活,没有出来一起吃饭的打算。
要是以前人多的时候,桌子上桌不下,那也就算了。
今天这桌上也就四五个人,还宽敞得很。
“小安,你们先吃,我待会儿再吃。”
听到张安喊,老婶笑着说道。
“哎呀,这里也不是什么外人,老婶就别等待会儿了。”
“是啊大嫂,快过来一起吃了算了,本来就是来你们家吃饭,可不好意思让你站着等呢。”
要是平时,黄为民和李有财也不会注意这事。
他们都算是老一辈,早就习惯了妇女不上做的恶习。
可今天张安做为一个小辈都这么说了,他们也不能不开口。
以前张安家也这样,家里请人吃饭王芳也不上席。
但张安特别反感,所以后来他们家也没有这个习惯。
“小安说的是,都没什么外人,你快过来一起吃吧。”
最后张建文说了一声,老婶才过来跟他坐在一边。
张安端着酒瓶子,抬着就给老婶倒了一些。
村里的这些妇女,喝酒可是一点都不虚男的。
“小安,你们自己喝就行了,我不喜欢。”
看着张安给自己倒酒,老婶赶紧推辞。
要是散酒的话,她倒是不会多说,可这酒不便宜,她觉得还是给大老爷们喝才行。
“没事的婶,你就当尝尝味道,我妈在家也会喝上一口。”
看到张安这副样子,老婶脸上露出了笑容。
她心里觉着,小时候疼张安是真没白疼,是个有良心的小辈。
“来来,小安尝尝这个,你猜猜是什么。”
张建文指着桌子中间的砂锅,笑着跟张安说道。
张安伸出筷子夹了一块肉出来,这肉虽然带皮,但大多都是瘦肉。
这种带着皮一块儿吃,还没什么肥肉的这一带也只有羊肉和狗肉了。
“老叔,这是狗肉吧。”
张安吃了一块,就感觉到口感细嫩、肉质饱满。
吃起来稍稍有些腥味,但是没有羊肉那么膻,肯定是狗肉无疑了。
“哈哈,不错不错,这确实是狗肉。”
“镇上的老吴昨天去龙潭村,结果被一条大花狗给咬了,那家人死活不承认,所以老吴他儿子就直接把狗给打了带回去。”
“正好我看到,从他那里买了几斤回来。”
张建文一边喝酒,一边给张安说这狗肉的来源。
张安一听便点点头,这种事情在本地很正常。
如果谁家的狗咬了人,主人家不承认,人家也不会多纠缠。
只不过这条狗是活不了了,肯定会被人给打了带回去的。
别看村里养狗的人家虽然很多,但是没有一家人为了吃肉,愿意把自家的狗给打了的。
除非是家里的狗主动咬人见了血,那就真的不能再养。
当然了,有些人鬼鬼祟祟偷偷摸摸,或者是手嫌先逗的狗,那可就不怪不得狗了。
不过老婶做花江狗肉的手艺真的到位,把张安都吃爽了。
酒过三巡,张安带过来的两瓶茅台也已经喝了个干净。
除了张平稍稍有些上脸之外,这几个老头子是一点影响都没有。
张安不得不佩服他们几位,姜毕竟还是老的辣。
喝了两瓶茅台之后,大家也不愿意再喝散酒。
所以便匆匆吃了晚饭,便结束了战局。
“张安,今天我们几个找你过来,主要是想问问,你对咱们村的支书有没有兴趣。”
饭后喝茶的时间,老叔便跟张安开口说道。
“啥?”
这话张安一听脑子就发懵,老叔干嘛问自己这个。
“老叔,支书不是您老任着吗?”
长箐村一直以来,村长和支书的职位,都是老叔挑着。
在这一片大山里,很多村子都是这样,村长书记都是一人担着。
因为这些村子规模都不大,也就是几十户人家大小。
所以村里的事务,一般只需要一个人就能解决。
而且虽然是一人兼两职,但最后拿到的也只是一份工资。
这也是上面因地制宜,想出来节约支出的方法。
抱歉抱歉,晚上跟朋友出去吃饭,回来的时候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不过这一章算昨天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