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零一章 乱云浮天【七】,烽·烟,白石头,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袁祖铭此人确实是一个值得相信的人,而且他的能力确实非常的值得称赞,他能够在麻阳稳住阵脚,给王文华突袭蜈蚣关的机会,这就是他能力的表现,可是现在,王文华取遇到了重大的麻烦,袁祖铭部与他之间尚有一定的距离,两者虽然能够想相互呼应,但是奈何相隔太远,当然了,这个远,指的是两部队伍之间的火力支援的距离,马继增部的高速运动,再加上伍祥桢的旧部集合,以及前方传来的消息,吴佩孚的军队正在整备,准备对袁祖铭部展开新一轮的攻击,一个小小的麻阳也好,亦或者是蜈蚣关也罢,内外前后夹击的话,万一这三部兵马集结完毕,到达了指定位置的话,那么无论是晃州也好,还是蜈蚣关也罢,亦或者是现在袁祖铭占据的麻阳,三个地方,恐怕旦夕之间就有易主的危险,而且护国军王文华一部,也容易面临被全部歼灭的可能。w . v m)
叙府城内尚未有新的消息传来,王文华打算发电请示蔡锷应该如何决断,但是想了又想,他还是决定不必如此了,因为一个合格的指挥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做到自信决断,而且他也清楚蔡锷需要面对的各种压力,所以现在的局势他有责任也有义务独自承担下来,王文华想了又想,他决定寻求一个帮助,那就是与他相距不远的护国军第一路军第七支队支队长熊其勋部,以及距离他二十公里左右,位于他这一部后方左侧的邓泰中部。
其实王文华最希望的还是能够得到朱德部的支援的,按时奈何,朱德部必须要保护蔡锷所以塔下你砸所能够依靠,向其寻求支援,帮助他抵抗敌军的也就之后熊其勋与邓泰中两个人了。而且说起来,这两个人与他王文华并不是隶属于一个指挥者的,熊其勋与他同属戴戡的帐下,但是邓泰中却是刘云峰的部下,所以熊其勋或许能够直接的接受他的邀请,但是邓泰中却未必能够如此。王文华现在需要的就是同刘云峰交流一下,得到他出兵支援的许可,而且不单单如此。
如果王文华只是得到了这两部兵马的支援其实也不能够算得上稳健,其一是麻阳、蜈蚣关、晃州三个地方战线对于仅仅只有一个支队兵力的王文华来说,实在是太长了,而且这三个地方成直线型,如果其中有一处被敌人偷袭占领的话,那么整个军队的战线将被阶段,自己的纵深优势也将荡然无存,而且现在袁祖铭部占领的麻阳之地,不是久持之地,吴佩孚部虎视眈眈,而且王文华很清楚,曹锟绝不会任由袁祖铭部就这么在麻阳休养生息的。
所以现在王文华如果能够得到两部的支援的话,那么他所必须要做到的,能够保证他这一部以及袁祖铭一部不会被全歼的首要,就是他必须在尽可能断的时间之内攻占沅州及其附近各地,当然了,这是非常大的作战计划,肯定不能几天之内就能够攻取下那么多的地方,但是对于王文华来讲,现在他需要的就是得到了两军的支援之后,稳固后方的同时,将后方的防卫任务暂时的交给熊其勋,然后自己率领军队,与袁祖铭合兵一处,接连的攻克洪江、靖县、通道、绥宁等地,而后在这些地方上面建立屯兵的基础设施,布置防御攻势,从而彻底的稳固湘西大局,支援蔡锷以及即将进军的李烈钧部,从而得到护国军的最终胜利。
古代兵者,著撰经典之人,也多愿意以道家的思想作为用兵的核心,或者说是因为道家的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所以即便是杀伐征讨也需要符合道家的学说。所以这里就要解释一下,为什么邹若衡师父传给他的兵,要以《太白武要》命名了。所谓的“太白”自然指的就是太白金星了,而之所以选择太白二字冠名,还是因为道教的传说。
道家传说中,以“太白”星为主长杀伐的星神,同时也将其视为兵戎之主,所以自古以来,多有兵以“太白”二字命名,比如比较有名的就是唐代宗时,官居河东节度使,爵都虞候的著名道家思想、理论家,同时又是政、治及军事学家,达观子李笙的综合性道家军事著作《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既世人口中所谓的《太白阴经》。
《太白阴经》这本邹若衡是看过的,因为他所习练的武艺,虽然与兵战策毫无关系,但是因为其流派与道家颇有渊源,所以作为代表性巨著的《太白阴经》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邹若衡哪一流派武者的翻阅之物了,而且《太白阴经》虽然是兵战策,但是其内容包罗万象,并不单单只有兵法上的东西,亦或者是道家的道教的一些理论学说。
比如《太白阴经》中,有这样的一段,曰:六国之君,非疏道德而亲权势。权势用,不得不亲;道德废,不得不疏其理然也。唯圣人能反始复本,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理天下正者,名法也。
而后又曰:语曰:“将、相明,国无兵。”舜以干戚而服有苗,鲁以頖宫而来淮夷。以道胜者,帝;以德胜者,王;以谋胜者,伯;以力胜者,强。强兵灭,伯兵绝,帝王之兵前无敌人;主之道,信其然矣。
《太白阴经》中对于论证、递进的关系使用的非常多,而且不单单是对于国家治理的看法,以及将帅用兵的方式,同时更是提升到了“法”的层次,遵循这个“法”就能够得到胜利,就能够千万年经久不衰。
当然了,作为道教的著作,这其中自然是少不了比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样的观点,但是值得一说的是,虽然是道教的经典之一,但是正本《太白阴经》中所阐述的道理,却并非是简简单单顺应自然,遵循大道那么简单,中强调战争胜败决定于人谋而不靠阴阳鬼神;士兵之勇怯取决于刑赏;战争的胜利取决于君主的“仁义”以及国家的富强。在论述将帅用兵时,指出要考虑从政治上制胜敌人,团结内部,预有谋划,选拔各种人材,要利用地形,创造主动有利的态势。
看起来,通读《太白阴经》或许会感觉到这部兵实际上他的构成内容的大部分,都是源于前人的著作,经过了整理、论辩、辩证、整合之后,说构成的兵的大部分整体,但是实际上,想来无论是李笙的《太白阴经》也好,亦或者是其他的兵家巨著也罢,其实其核心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就就是因为所在的年代不同,所适用的战术战法的不同,以及国家情况的变化,有着一定的差别罢了,其余的很多的还是在其中加入了作者不同的思想以及理解,其实也正是因为这样,有了不同作者的看法、理解、剖析,恰恰组成了千万年来兵家永不衰败的兵战策,以及赫赫威名之下的兵家辉煌。
之所以较为详细的介绍《太白阴经》其实就是为了将其与邹若衡此时手中的这一部《太白武要》相互区分,说起来,虽然《太白武要》也是以“太白”二字冠名的,但是其内容上却是与《太白阴经》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的,因为《太白阴经》的成较早所以其中除了一些现实意义上的战策、方略之外,其中还包含了比如像“占云气”、“占妖星”、“祭风伯雨师文”、“风角”、“龟卜”这样的存在超自然意义的记载。
但是《太白武要》一中,却是没有这样的怪力乱神的记载的,《太白武要》比之《太白阴经》以及其余的更多的兵家巨著来看,都更为的现实,贴近现实意义。虽然其中很多的战术,方略对于现今的乱、世并不适用,但是其中的很多现实意义的道理,以及看法,观点还是能够与现今的社会整合在一起的。
邹若衡看着手中的兵,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第一次翻阅本的时候,里面留给他的怪异感觉,比如这本明显就不是一个人编写或者说整理补充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部兵虽然保存的还算完好,但是里面有很多地方有人为故意撕毁的痕迹,同时这部兵的编订的地方,有很多的节点,或者说是更像是被人拆开之后,重新编订的,所以邹若衡认为,他手中所拿的这一部兵,实际上并非是完全版的,而且看样子,这兵中的很多记载,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一部兵,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损坏是非常正常的。
更何况这部兵本就不知道念头,而且其中的记载文字,真草隶篆基本上都写全了,所以想要凭借着文字来分辨出兵的年代,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由此可见,这部兵实际上是非常有价值以及意义的,而且对与邹若衡来说,这部兵与他还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邹若衡翻阅过本不是多少次了,但是每一次他都能够从其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当然了,之前邹若衡还不是军人的时候,他每每遇到了什么麻烦,亦或者是他的功力修炼遇到的瓶颈的时候,他都是会拿出这部,来看一看,即便是其中他早已经能够倒背如流的东西,当他再一次翻阅的时候,也能够从中得到新的启示,由此可见,这是一部神奇的兵法。亦或者说,这部兵有着超非寻常的能量,说的的玄乎一点,也就是这部没准就封存这什么超越自然的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