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5章 楚材归商神,贩夫全神录,山原,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耶律楚材,字晋卿,汉化契丹族人,号玉泉老人,号湛然居士,蒙古帝国时期的政治家。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卒于蒙古国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享年五十五岁。
他是辽朝东丹王耶律倍八世孙、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在金仕至左右司员外郎。蒙古军攻占金中都时,成吉思汗收耶律楚材为臣。
耶律楚材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父子三十余年,担任中书令十四年之久。提出治国之道并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乃马真后称制时,耶律楚材遭到排挤,渐失信任,因此抑郁而死。后赠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耶律楚材的治国理想是“天下大同”、“善用儒生”、“左兵右商”。史载,他秉承家族传统,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年纪轻轻就已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
他涉猎的范围,兼及儒家、阴阳家、道家、商家、墨家、兵家、法家,所以说耶律楚材不能算作纯正的儒家,而是一位专门作宰相的材料。为什么这么说呢?
帝王、宰相的治国方略及学说,超出儒家许多,早已经有《管子》详加阐明。说明驭民治政是一套单行的成系统的学问,那就是管子一派的学说,故而,诸子百家单列出一个管家。
管家管家,原意就是管子学说自成一家。后世的管家,其意义演化为专指各个场合管事的人。其实也是同一个意思。
因而,耶律楚材就是蒙古国的管家,他开创的蒙古国治国方式,与金国、大宋均大为不同。
如果硬要将耶律楚材套进儒家范围,那也不是不行。但是,我们看耶律楚材一生的作为,他是一个纯正的管家,如果将他套进诸子百家的任何一家,都站得住脚。所以,平度大帝有此一说。
众神诸仙劝慰了一通李穿阳,李穿阳又问了商天之上许多禁律、商天大经、诸位商神商仙的前世今生等等,早过了一天。
西帅张涯带着李穿阳,来到药商宫之外,将大手一指,在众神诸仙宫殿群之后,升起了一座湖目玉殿。继而又给他造了一座寝宫,叫做莲房。
平度大帝文烈向神农大帝祷告李穿阳来归,请求赐予随护神。
不一时,神农大帝所赐守护门神玉玲珑来到。玉玲珑参见主神,李穿阳看其翩翩风姿和诱人气象,果真是一位绝世仙子。这可将李穿阳乐开了花,相携玉玲珑,转进湖目玉殿、莲房,指指点点,商议如何装饰。
湖目、莲房都是莲子的别称,李穿阳是白莲商神,因而其宫殿以此命名。
玉玲珑乃莲藕的别称。这里的玉玲珑,姓玉,名玲珑,正是当年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别室宠姬。与王建育一子王助,在保护后唐明宗李嗣源家小之战中,立下大功,被李嗣源赐爵陆浑侯。
玉玲珑在养育王助过程中,跟了王建所派的护卫大将孙流,为孙流生下了两子五女。四十五岁因绝经而烦躁不安,入了商门道观,跑动在江湖之上。七十六岁归天,却被王建要去了显定极风天帝王宫殿。
玉玲珑钟情商事,在南宋初年转世投胎,要博取商神之封。如此巧合,偏偏又投到玉姓人家,再次得到玉玲珑的名字。这次却被赵伯琮相中,纳为妾。到赵伯琮成为宋孝宗之后,封玉玲珑为昭仪,列为九嫔之一。
玉玲珑这一世,为孝宗诞下一子一女,儿子赵愉五岁夭亡,女儿赵憬被封为寻阳郡主。玉玲珑在宫中,三十五岁时,郁郁而终,商神之封没能实现。到了孝宗归天,再次陪在显定极风天。
神农大帝念其从商之念甚坚,招致连山仙境,叫玉玲珑管理六十四万亩莲塘。这次白莲商神归位,被派来作李穿阳的随护神,也算是圆了两世商神梦。虽没能被人间天子封正神,毕竟列于商仙,也是令人敬仰。
李穿阳了解到玉玲珑的前世今生,大为骇异,两世玉玲珑都是帝王的宠爱,这才叫传奇。不免互相谈及许多人间掌故及自身奋斗史,一晃就过去了两天。
转天,传布署的香供大都督杨宗桓来到莲房,将《忘经本义》、《商略》、《陈尤问答》、三部《杀怯经》、十八部商仙《渡世经》、四部仙王《践信经》、八部《仙子经》,交给李穿阳,叫他与玉玲珑一起先掐经,等候另外三神来归。
届时,商天部六十四位正神全部归位,太元正商上帝一并敕封职掌,传布署一并讲解《贩夫神册》最后四神的前世渊源。
李穿阳、玉玲珑那是何等学问,一个进士出身,一个孝宗的昭仪,这三十六部大经,一看就能领悟,特别对于《忘经本义》、《商略》、《陈尤问答》三部立界大经,赞叹不已。
掐经用了五天,下界就到了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平度大帝的药商宫热闹非凡,李穿阳、玉玲珑也过去看。是什么事情又热闹起来?
辅佐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耶律楚材居然来归商天部,他为什么不去元载孔升天将相居所,却来七曜摩夷天华胥仙境?
此时,蒙古国是乃马真后监国的第三年,殷历五月十四,耶律楚材病故。“砥柱中流断,藏舟半夜移”,消息传出,倾国悲哀,绝大多数蒙古人痛哭流涕,如同失去自己的亲人。
汉族的士大夫更是流着眼泪,凭吊这位功勋卓著的契丹族政治家。
大蒙古国数日内不闻乐声。正如其同时代人曹之谦在《中书耶律公挽词》中所言:
忽报台星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