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十五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章 【善者不来】,放啸大汉,寇十五郎,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感谢大盟,支持太厚。谢谢小胖、铁锤S)

~~~~~~~~~~~~~~~~~~~~~~~~~~~~~~~

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居西海之北,近海多渔猎,有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余,胜兵六千。国王捭卢塞,继位十余载,正当盛年。国之将臣有辅国侯、击胡侯、却胡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左右君各一人,击胡都尉、击胡君各二人,译长三人。

以上是陈汤在等候期间,为张放讲述的焉耆国大致资料。焉耆距都护府不过四百余里,又是西域屈指可数的大邦国,身为副校尉的陈汤,自然少不了做一番功课。

其中陈汤重点提到一个情况,引起张放的注意。在大汉置西域都护府之前,也就是二十多年前,焉耆国,是匈奴所置的僮仆都尉治所。所谓僮仆都尉,是匈奴设置于西域的最高军政首领,监督西域诸邦国,并收取赋税、贡献,同时控扼丝路,其职能类似于汉朝的西域都护府。也有可能是僮仆都尉的启发,催生了西域都护府的出现。

如果说公元前二世纪前叶,西域是匈奴的殖民地,那么焉耆,就是殖民中心。从国王到将臣,到民众,受匈奴影响甚深,即使此时南匈奴归附,北匈奴远遁,依然难以消除匈奴几个世纪积累的影响。

毕竟大汉太远,匈奴太近,区区几千人的都护府,很难让人有安全感。特别是发生了大汉使者谷吉被匈奴单于所杀事件,长达十余年,汉朝只放嘴炮(三次遣使问责),始终不见动真格。西域诸国,渐有微辞,更生怠慢。

张放犹记得陈汤说起这事时,握拳切齿,神情激愤。但你自己不争气,又有什么办法?西域大小数十邦国,从来只信实力。以德服人这一套不好使,这里只流行以力服人。

果然,张放很快就体验到了这种“怠慢”,或者说,比怠慢更为严重。焉耆人之举,甚至说是下马威都不为过。

面对这样的下马威,陈汤只是放下遮脸的衣袖,挥退身前的扈从,浑不在意迎面风沙,张口高声应道:“陈汤在此,迎侯王驾。”

风沙扫过,张放掀开车帘,便见前方百步外焉耆人一齐下马,明显看出事先演练过,但动作还是不太整齐。这个没法,整齐划一,规矩方圆,是游牧民族的天生短板。

在代表国王的白旄王帜之下,一个只见胡子不见脸的白袍人远远行礼,洪声大笑:“捭卢塞拜见陈君。”

从身份上说,代表都护府的陈汤可号令西域诸国,但平常交往,谈不上谁高谁低,所以捭卢塞说是拜见,是放低姿态。而且臣下军兵一齐下马,执礼甚恭,摆出一副谦卑姿态,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但之前的举动又算怎么回事?前据后恭?还是打一棒再递根胡萝卜?

其实自陈汤以下,所有军士都被弄得灰头土脸,人人肚里好生憋气,但你能怎样?怪人家来势太猛,还是怨这迎面狂风?

张放探出身子,对车驾旁的陈汤道:“焉耆王顺势而为,既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又故作姿态,这脸打得倒酸爽。陈君,有何应对之策?”

陈汤叉指理须,掸去夹杂在胡须里的沙粒,平静道:“君子争一世,不争一时,先由他拔扈。”

“陈君所言,不无道理。”张放跳下车,伸了个懒腰,“走,我们这就去见识一下这位焉耆王。”

汉军士兵纷纷下马,立定不动。陈汤则与张放带着四名扈从,向前走去。

对面焉耆王也带着几个将臣迎来,双方渐行渐近。焉耆王这边,有人识得陈汤,暗指给焉耆王看,但焉耆王的目光却渐渐跑偏,从陈汤身上转到他身边的少年身上。

这一看不要紧,眼睛却睁越大,忍不住问身边臣下:“那少年是谁?是陈君的侍妾易装,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合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花花了

皇上,娘娘又穿越了!

云非墨

都市修仙至尊萧动尘

之不道

龙血兵王

青山自青山

断魂坡

张之若

厉少我等着继承你的遗产(全世界都知道我不好惹)

孤木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