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无名之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九章 赝品,鉴宝直播间,专门无名之辈,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过,也奇怪,她查过,那人好像在海外鉴定圈子,还有点名气的。不至于因为几百万,就断送自己的前途吧?
“二姐,那你怎么办?”何思谦好奇。
他估计按照自己二姐的性格,不会有备份的。
熊女士看向自己的儿子:“臭小子,你应该有其他好东西吧?先给小颖应急。”
胡杨翻了翻白眼:“都在家,现在回去拿,还来得及吗?”
何思颖摆摆手,说道:“婶子,我就这么送吧!没事,反正爷爷看重的不是宝物,而是心意。这件瓷器,虽然是赝品,但确实花了我不少精力弄到手的。
何况,我带了一个瓶子回国,爷爷也肯定知道,就没必要临时改了。”
胡杨的老妈等长辈听了,也点头,这丫头能明白这道理,很好。老爷子确实不在意什么宝物,他什么宝物没有见过?
无论送什么,老爷子都欢喜,都是晚辈们的心意。
不过,有了何思颖这个例子,其他人准备送古玩的,都纷纷拿出来,比如何思谦的两个大哥,让胡杨看一下,省得送了一件赝品,那就尴尬了。
虽然老爷子不会在意,反正自己家人,不管是不是真品,心是真的,那就足够,但是如果能避免,还是避免一下比较好。
大哥何思信送的是一件文房宝物,很多人可能不认识。
那是一片枫叶状的金丝楠木雕琢品,栩栩如生,酷似一片发黄的枫叶,巴掌大,让人一看就忍不住喜欢。
“这是笔觇,也就是有些人口中的笔掭,现在哪怕是经常练毛笔字的人,也很少用这种物件了。”胡杨说道。
有人将笔觇与笔掭列为两种文具,其实它们是同一种器具,有着同样的功能,都是文人书写绘画时,用来掭试毛笔的用具。
古人运笔除了可在砚上掭笔外,更备有掭笔之物,谓之笔觇。
可以说,自从诞生了毛笔后,就出现了舐笔的需要,舐笔可在砚上,也可在纸绢上,作为一个单独的舐笔工具,且具有文玩含义的舐笔文具,大约在宋代。
但是,“笔觇“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明后期文房清玩的风气愈渐兴盛,其间文人竞相编书立作,论述文房器物。
不得不说,在古代,文房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而伺候笔的文玩很多,诸如笔筒、笔海、笔格、笔洗、笔挂、笔屏、笔船、笔插、笔帘、笔盒,以及笔觇与笔掭。这些玩意,各司其职,又都成为文房中既实用又能摩挲的东西,故被视为文房珍玩。
文房用具代表着一种生活品位,也是对优雅和精致生活的追求,不同于一般古董的是,它们不但有着艺术观赏价值和装饰作用,其每一样东西又都有着很强的实用性,置于书斋案头,随时都能派上用场。
何思信严肃地点头:“没错,就是笔掭,说是金丝楠木做的。”
“确实是金丝楠木做的,从雕工来看,估计还是宫廷雕琢师的作品,有非常典型的宫廷风格。
另外,古代金丝楠木属于皇家专属,民间没多少人敢用。所以,古代遗留下来的金丝楠木雕琢品,绝大部分都出自皇宫。
我看了下,应该是清朝的物件,要一百多万。”
笔觇到了清代,发生了材质与造型上的变化。材质由陶瓷、玉石类,改变成更具有应用功能的砚石,尤其追求石中名品,如端石中的鱼脑冻、蕉叶白、天青,歙石中的罗纹、眉子、金星等。
因此,这个时候的笔掭,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常常要胜过实用价值。
何思信微微皱眉:“我托人买的,八十多万。”
“这样的话,人家算是给优惠了。这材料和雕工,肯定不止这个价的。”
何思信一听,何尝没猜到对方是要讨好他?
“那我迟点补回给他,你觉得补多少合适?”
胡杨无语,大哥何思信这也太小心了吧?又不算什么贪污受.贿,都是出了钱的,只是离市场价差一些而已。
不过,这谨慎的态度,胡杨还是很赞同。
“以我的估价,它应该在一百二三十万左右,信哥你就看着办吧!”
何思毅准备的,是一双寿桃。寿桃拳头大,是红色翡翠雕琢的,让人一看,就很有食欲。
“雕这对桃子的人不简单,红翡倒不是特别好,冰种都达不到。不过,这颜色雕琢桃子,确实最适合。”
胡杨刚点评完,何思颖他们的大姐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