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桑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2章:新太平洋合约,家祖左宗棠,白社桑落,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今德国的状态很好,在马恩河与英法联军连续干了好几架。</p>
战场中,法国6军的状态依然没有调整过来,指挥官高傲自大,缺乏思考,缺乏准备,无论是攻守都显得较为差劲。</p>
同时,德国6军的强悍的战斗力也为各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对于协约国未来的看法,许多人开始动摇。</p>
在世界的其他区域,各国各有各的反应,中国惊讶于战争的烈度,双方投送的火力是中国这种准工业国难以支付的,至于死人,这反倒没有太多的刺激,刚刚经历过大规模战争的中国对于双方的伤亡有所预料,尽管这样的烈度还是有些超出了估计。</p>
而美洲各国被这场人数高达150万的大规模战役直接吓坏了,双方士兵的生命向雪花遇见阳光1般消融,其残酷让各国都心惊肉跳。</p>
尽管在这场战争之前,中俄两国已经有过超过百万人的战斗,但由于双方交战线过于漫长,甚至超过了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国界线,在1个战场上往往至多只有2十万人的规模,再加之各国报道力度不足、交战烈度有限,这些战场的惨状事实上被各国忽视了。</p>
而马恩河却将这1惨状淋漓尽致的展露在世人眼中,对于6军人数仅有4万的美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大量的反战和平内容开始在美国国内流行,“恪守孤立主义”的呼声响彻华盛顿,各方议员开始攻击威尔逊的无限制贸易策略。</p>
随之而来的是美国人对各国的应激反应,政府强顶着压力,以保卫国家的名义开始扩军,同时又做出了1系列的声明,向民众保证政府1定会严守中立。</p>
对于美国的反应,中枢略微有些惊讶,主要是没想到美国人这么不经吓。</p>
中枢开始意识到,现在或许是1个太平洋战略环境的好机会,开始宣扬让“太平洋永远宁静”的思想,试图与美国进行太平洋势力范围划界。</p>
划分势力范围的本质是减少两国之间直接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以较低的代价保证己方的利益和发展。</p>
在此之前,中国之所以不愿意将这件事放到《太平洋合约》中,主要是因为中国对于太平洋没有纵深,领土的边界只到琉球1线,如此1来,1旦划界实际上就是将太平洋拱手让人,毕竟中国不可能把线画在英国或德国的领地中。</p>
但现在中国接手了德国的太平洋领地,在西南太平洋地区,中国有着充分的法理优势,而现在英国人的精力也在抽离太平洋,此时正是1个好机会。</p>
对于美国来说,大部分民众常年受孤立主义的熏陶,对于这场欧洲战争,美国人直言不讳的表示:“我们的祖先做出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登上船,离开那个是非之地。”,对于干涉欧洲的战事,他们避之不及。</p>
对于传统的美国政客和资本家,欧战展现出来的巨大的人力财力消耗对于他们来说是弊大于利,他们没必要与那些新兴分子1同冒险,战争不会因为他们多出钱就会给予他们正向的反馈,搞不好是替其他人做了嫁衣。</p>
对于中国来说,与美国多形成1个利益共同点,在面对1战后老牌帝国的威胁时也就有了更多的回转空间。</p>
而真正让中美两国下定决心的还是欧洲战场的表现。</p>
法国在起初的34个月里打仗打的依然懵懵懂懂,而德国却较原时空更为迅猛,在马恩河决战之后,德国退守埃纳河,但此时的德军依然没有放弃决战的计划。</p>
1914年12月,修整后的再次向英法联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但面对法军的战壕,德军的进攻1次次的被粉碎。</p>
1915年1月,“奔向大海”战役爆发,英法与德国以补给线为目标,围绕比利时的“国王要塞”安特卫普展开了1系列的机动作战,双方都未能完全达成战略目标。</p>
2月,双方开始争夺比利时战略城市伊普尔,最终的结果依然是平手,德国亦被迫在西线进入防守状态。</p>
同时,东线的俄军也牵制住了德军的力量,但陷入两线作战的德国依然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和较强的持久性。</p>
而对面的英国远征军此时已经被打残了,法国人则是如梦初醒,刚刚开始着手更换武器装备、修正军事操典和训练新兵,1时半会儿显然是无力继续进攻了,双方的僵持很有可能成为常态。</p>
在西欧之外,战争的烈度却在逐步上升,主要分3个战场,第1自然是东线的俄奥战场,俄国挨打,但是也没能打死对方。</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