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01.第196章 科举制的本意。,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向不远处建立在同泰寺废墟上的葱葱绿植。</p>

佛祖啊,朕必须要学一下周武帝了。</p>

……</p>

【杨坚的这个决定在当时一下子就撤销了天下近六百个郡。】</p>

【按照当时的规定,郡分九级,最大的上上郡官员有一百四十多人,最小的下下郡也有七十多人。】</p>

【这次废郡,涉及的官员至少有五六万人之多!】</p>

【并且这些官员都是地方上自行征召的,很多都出身于本地的世家大族。】</p>

【他们不仅在当地势力很大,而且往往和其他地方甚至朝廷的高官也有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p>

【如果不能妥善处置,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p>

【但杨坚展示了极大的执政能力和政治天赋。】</p>

【他把其中一部分郡官吸收到上一级的州里面,一部分则下放成为县官。】</p>

【而更多的郡官则成了所谓的乡官,不入官品,不理时事,彻底失去了权力。】</p>

【同时,他还进行了一个更重要的改革,把州县的僚属改称品官。】</p>

【不仅全部要由吏部任命,而且每年都要进行严格的考评,作为去留或晋级的依据。】</p>

【并且规定了地方官的任期,刺史、县令任期不得超过三年,品官则是四年。】</p>

……</p>

汉末,</p>

诸葛亮眼睛发亮,羽扇遮在嘴边,向刘备附耳道:</p>

“主公,此举意义非凡!”</p>

刘备不动声色静静听着。</p>

诸葛亮一边瞄着天幕,一边略带兴奋的说道:</p>

“此举之后,地方官吏的任用权将彻底收归朝堂。”</p>

“一转桓灵二帝以来地方豪强左右地方行政的局面。”</p>

“皇帝的权力被巩固住,对地方的控制力也大大增加。”</p>

“长此以往,朝堂对地方的指挥堪称如臂使指。”</p>

“主公与关张将军掌天神之力。”</p>

“大势之下,虫豸皆不敢仰面而视。”</p>

“此时正是一立新制的大好时机。”</p>

刘备若有所思,嘴唇轻动微声道:</p>

“孔明,此制虽好,但这些官员从何而来?”</p>

“没有这些人,官都没人做啊。”</p>

诸葛亮微微一笑:</p>

“主公不必担忧。”</p>

“只需开太学诏天下寒门子弟入学,以策论试之。”</p>

“这些豪强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子弟掌握权力。”</p>

“随后便可命地方选贤良者上举,此谓围三缺一。”</p>

“此皆非一日之功,但主公须将这些新制立下框范。”</p>

“且,亮观之,隋帝此政必有后续。”</p>

“主公可静观之。”</p>

……</p>

【州、县二级制的确立使得隋朝的财政成指数级的增加。】</p>

【并且减少了天下三分之一的地方官位。】</p>

【而官位是直接牵涉到人才任用和晋升问题的,少了官位,竞争程度必然随而增加。】</p>

【于是,杨坚也连带的做出重要决定。】</p>

【那就是废除从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p>

【建立科举制的前身,贡士制】</p>

【以“志行修谨”和“清平干济”两科为标准。】</p>

【让州刺史每年向朝廷推举三个读书人,一起参加朝廷的考试,如果考试过关,由吏部授予官职。】</p>

……</p>

大明,</p>

小朱棣看着天幕惊讶道:</p>

“这隋文帝竟深谋远虑至此?”</p>

一旁正品茶休息的朱标闻言笑道:</p>

“倒也不是。”</p>

朱标将茶盏放回到托盘上,看着天幕继续道:</p>

“如今的科举跟隋文帝一开始的本意并不相同。”</p>

朱棣拿起桌子上的糕点就往嘴里塞。</p>

“不同?有啥不同?”</p>

朱标想了想,开口道:</p>

“隋朝科举分三科,秀才、明经和宾贡。”</p>

“到了唐之后,宾贡这科再分成两科:进士与俊士。”</p>

“也就是科举的最早形式。”</p>

“而隋文帝此时的贡士制度和后来的科举还有相当大的差距。”</p>

“科举最大的作用,是打破世家大族对于朝廷人才运用的垄断,得以拔擢没有门第身世背景的人。”</p>

“但刚刚废除九品中正建立贡士时,隋文帝要处理的是州县改革中,那些官吏缩编所造成的人才竞争之事。”</p>

朱棣嘴里塞的满满的,含糊不清道:</p>

“这我懂,物以稀为贵!”</p>

朱标失笑,但想了想还是点头道:</p>

“差不多是这个理儿。”</p>

“因为官位变少了吗,所以要用比较严格的方式考查要进来当官的人。”</p>

“隋文帝的贡士制等于是在当时的为官途径中多增加了一层考核机制。”</p>

突然一阵怪声响起,朱标侧目看去。</p>

朱棣正捧在茶壶往嘴里灌。</p>

“咕噜咕噜!哈!嗝~”</p>

打个嗝,擦擦嘴。</p>

朱棣大大咧咧道:</p>

“说白了,他针对的是门第中人,但到头来还是要从那些有身份、有资格可以当官的人之中筛选吗。”</p>

“那跟以前有啥区别?还是那帮人!”</p>

朱标颠了颠那茶壶。</p>

嗯,空了。</p>

“区别还是很大的。”</p>

示意随侍添水,朱标继续道:</p>

“九品中正制就是门阀士族为了提携门生,或者安排世家子弟走上仕途的一种工具而已。”</p>

“一切的特权都在中正官手里。”</p>

“可以随时升品,也可以随时降品。”</p>

朱标摘下手上的玉扳指。</p>

“就像这指机一般,本身是一块石头,但要先看是从哪个矿里出来的,再看玉石的成色。”</p>

“然后看做工,再由掌宝者给出评级,最后流向市场交易。”</p>

“而隋文帝的开科举士,则是在原来的中正制之外再立标准。”</p>

“原本的九品中正是主观的,由中正官来评定。”</p>

“而开科则多了一个过程和仪式,建立一套考核考试的客观标准。”</p>

朱标看了看时辰,又走向书桌后坐下。</p>

打开一道奏折道:</p>

“虽然隋文帝设置制度的本意是如此。”</p>

“然而因为所选择的考查方式,后来就起到了改变世族把持人才晋用的作用。”</p>

“同样的,分科取士也是针对九品中正制中从一个人只会得到“上上”或“下下”的总评级。”</p>

“这样的评估不符合人才运用,所以才要“分科”。”</p>

“分别看待一个人的不同能力,知道这个人在哪些方面有突出的才能。”</p>

“至此,开科举士和分科取士这两种办法就将人才从世家大族手中夺取了过来。”</p>

朱棣抱着手臂想了想。</p>

要是按照中正制,自家老头肯定给我打中下。</p>

但要是分科,那自己在打人这块肯定是状元!</p>

嗯,科举是个好东西!</p>

……</p>

要写的内容好像比我想象中的要多。</p>

(本章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合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洪荒:开局一棵树

宝哥最爱蓝白纹

直播探险:开局麒麟血惊呆热芭!

明月又月明

清宫·蕴颜传

鹿悠悠

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一江东月

序列进化

身怀绝技

末日:从温室种菜开始

胡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