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律圣朱载堉
酷酷的橙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4章 律圣朱载堉,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酷酷的橙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众所周知,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是中国人的发明。</p>
却很少人知道现代音乐的十二个半音音阶,最早也是中国人的发明。</p>
随着十二平均律被传教士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了西方,近代音乐之父巴赫由此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十二平均律音阶钢琴。</p>
这个一举解决了音乐领域遗留了一千多年学术难题的人,就是明代著名的律圣朱载堉。</p>
朱载堉在自然科学和艺术科学两大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西方世界有很大影响,被尊称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p>
甚至伟人曾经盛赞了中国历史上对人类有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这其中就有这个明朝王爷朱载堉。</p>
“朱载堉,字伯勤,青年时自号狂生。”</p>
“朱载堉,生于明朝嘉靖十五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p>
“朱载堉本人是明朝分封藩国郑国的世子,可谓是根正苗红的皇族贵胄。”</p>
“他才智聪敏,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p>
“受到父亲郑恭王朱厚烷的影响,朱载堉自幼就喜欢音乐。”</p>
“虽然贵为王国世子,但是年少时期的朱载堉却体会了帝王之家的艰辛,生活上也崇尚朴素节俭。”</p>
“当时正值明世宗朱厚熜在位,嘉靖本人崇尚道教,致使国事耽误,劳民伤财。”</p>
“朱载堉的父亲朱厚烷敢于直言,有一次上谏,得罪了嘉靖。”</p>
“嘉靖皇帝心怀不满,寻机报复。”</p>
“这时,又有人上书诬陷朱厚烷。”</p>
“嘉靖大怒,免去了朱厚烷的爵号,削掉了他的官职,把他打入大狱。”</p>
“朱载堉亲限目睹了这场灾难,他讨厌这个尔虞我诈的地方。”</p>
“便毅然搬出王宫,在宫门的墙外,搭起一间茅草屋,在里面住了下来。”</p>
“今昔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生活如珍肴美玉,今天却是饥寒交迫。”</p>
“朱载堉发誓父亲一日不归,一天不回王宫居住。”</p>
“他没有沮丧,也没有向命运低头。”</p>
“在茅草屋里,朱载堉睡草席,吃糠菜,以全部精力埋头读书。”</p>
“他克服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读完了各类史书和经书。”</p>
“此外,朱载堉还注重对音乐理论的研究,遍览有关音乐、舞蹈方面的书籍。”</p>
“朱载堉在草屋呆了19年,也刻苦学习了19年。”</p>
“他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就这样,朱载堉在那件土屋里居住了十九年。”</p>
“嘉靖皇帝驾崩后,隆庆继位,新皇帝赦免了叔父朱厚烷的罪状。”</p>
“朱载堉一家重回贵族阶层,此时的朱载堉已过了而立之年。”</p>
“虽说,朱载堉生活水平重回巅峰。”</p>
“但此时的朱载堉却早已不是那个懵懂少年,近二十年的困苦生活已让他养成了另类的价值观。”</p>
张居正:朱载堉七辞王位,淡泊名利归隐山林,成就布衣王爷的千古佳话。</p>
朱载堉原本锦衣玉食的生活,却因父王朱厚烷被无辜牵联而彻底改变。</p>
由于父王朱厚烷被无端夺去爵位,朱载堉的少年时代蒙上了一层阴影。</p>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朱载堉并没有消沉。</p>
反而将满腔的愤懑和对命运的不公化作潜心学习的动力,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与艺术的探求之中。</p>
也正是这段特殊的经历,磨练了朱载堉的意志。</p>
让朱载堉早早地看透了世俗的虚荣,对功名利禄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p>
为了表达对父亲遭遇的不满,也为了逃避宫廷的束缚,年轻气盛的朱载堉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p>
在宫门外搭建了一间简陋的土屋,开始了长达十九年的隐居生活。</p>
在这段时间里,朱载堉远离了锦衣玉食的生活。</p>
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以此表达自己不羁的内心和对自由的向往。</p>
没有了森严的宫廷礼仪,朱载堉可以自由自在地与平民百姓交往。</p>
从农民、教书先生、郎中、算命先生,到吹拉弹唱的艺人、走街串巷的小贩,都成了朱载堉亲密的伙伴。</p>
朱载堉与他们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生活智慧,这些经历也为日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p>
朱载堉虽然贵为藩王世子,但并没有高高在上,而是时刻心系百姓疾苦。</p>
河南地区遭遇大地震,百姓流离失所的时候。</p>
朱载堉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打开王府粮仓,赈济灾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p>
除此之外,朱载堉还深入民间,推广种植柿树等经济作物,帮助农民增收致富。</p>
甚至还编创了许多通俗易懂的小曲,用音乐这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教化百姓。</p>
劝导百姓要勤劳致富,不要贪图享乐,其拳拳爱民之心可见一斑。</p>
朱载堉的父亲去世后,按照大明的规章制度,朱载堉应该继承王位。</p>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朱载堉却七次上书皇帝,坚决辞掉了世袭的王位。</p>
在第一次上书未获批准后,朱载堉毅然离开了富丽堂皇的王府。</p>
搬到了城外的九峰山,过起了清贫简朴的隐居生活。</p>
因此,朱载堉被百姓们尊称为布衣王爷。</p>
对于朱载堉的选择,很多人表示不解,认为这样做过于迂腐。</p>
但他理解朱载堉的用意,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只有潜心学术,造福百姓,才能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p>
最终,皇帝被朱载堉这种淡泊名利的精神所感动,特许继续使用郑王世子的头衔。</p>
并为朱载堉修建了牌坊,以表彰朱载堉的高尚品德。</p>
“崛起的朱载堉并未重回世子生活,反而专心致志的投入到求学生涯中。”</p>
“后来随家人搬回王宫居住,宫内藏书丰富。”</p>
“朱载堉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重研读乐律方面的知识。”</p>
“他不耻下问,谦虚好学,学问又有了进一步提高。”</p>
“这时,他的父亲生病死了。”</p>
“按规定,他应继承爵位。”</p>
“但倾心学术研究的朱载堉几番上书,辞谢了应当继承的爵位。”</p>
“他决心在以后岁月里远离官职,在学术上有所建树。”</p>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写出了巨著《律吕精义》。”</p>
“写些诗词也不足以排遣胸中郁闷,朱载堉便在风清月明之夜弹琴,借以抒发怨愤之气。”</p>
“谁知弹着弹着,朱载堉却发现了问题。”</p>
“一支乐曲是由高低不同的音符组成,从高到低排列下来称为音阶。”</p>
“那么,音阶之中相邻的两个音符,高低之间距离多少才是最佳。”</p>
“朱载堉一边研究音律,一边苦修数学。”</p>
“并经过数次演算及推理,创建了十二平均律,并以此制作出世界第一架定音乐器——弦准。”</p>
“而直到如今,十二平均律仍在深深影响着每一位音乐爱好者,可以说是现代音乐的基石。”</p>
“推算出十二平均律这一创举,朱载堉早于欧洲整整半个世纪。”</p>
“随着东西方的交流,十二平均律理论也被传教士带到了欧洲。”</p>
“如今,现代乐器都需要依据该理论进行定音。”</p>
“更是广泛运用在如钢琴这样的键盘乐器上,这也使得朱载堉被誉为钢琴理论的鼻祖。”</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