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织圣黄道婆
酷酷的橙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6章 织圣黄道婆,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酷酷的橙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纺织无论在什么时期,都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p>
而在古代纺织的技术并不是特别的成熟,所以在古代纺织出来的东西非常的粗糙。</p>
但是在元朝的时候,有一个人改变了这一个状况,她就是黄道婆。</p>
中国纺织史上,有两位被当做神灵祭祀的女性。</p>
一位是黄帝元妃嫘祖,传说她教民育蚕治丝,而被后人尊为先蚕。</p>
另一位就是宋末元初的黄道婆,她被纺织从业者尊为布业始祖,被尊为织圣。</p>
“黄道婆,又名黄婆,松江府人。”</p>
“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p>
“说起中华的纺织业,也有很悠久的历史。”</p>
“在北宋以前,所说的纺织主要是指麻纺织。”</p>
“而棉纺织只分布在新疆,云南一代。”</p>
“后来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贸易的日渐繁盛,各地棉花的种植也越来越多。”</p>
“棉纺织有了一定的发展,可技术水平还是相当的落后。”</p>
“黄道婆出身贫苦,幼年父母双亡。”</p>
“十二三岁给人做童养媳,受尽辱骂和殴打。”</p>
“一次,因在田里干活而误时做饭,被丈夫毒打后锁进柴房。”</p>
“黄道婆悲忿交集,半夜扒开屋顶出逃,钻入黄浦江边的海舶。”</p>
“船夫同情其遭遇,允许随船舶远走他乡。”</p>
“经一个多月,她随船抵达海南岛南端的崖县水南村,并在那里居住。”</p>
“在黄道婆到了海南岛之后,当时她一个人没有任何的依靠。”</p>
“但是海南岛上面的群众非常的热情,于是就接受了她,并且把纺织技术也都交给了她。”</p>
“黄道婆向黎族百姓虚心学习,并且掌握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黄道婆在海南岛地区生活了将近30年的时间。”</p>
“在这30年的时间中,黄道婆一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p>
“在1295年的一天,黄道婆告别了海南岛上面的百姓。”</p>
“然后坐船离开了海南岛,前往自己的家乡。”</p>
“在黄道婆回到家乡之后,各种事情都已经不一样了。”</p>
“当时南宋灭亡,元朝的统治者已经统一了全国。”</p>
“而且黄道婆的公公还有婆婆和丈夫,都已经死去了。”</p>
“当时黄道婆就没有任何的牵挂,于是把全部的心血放在了纺织这方面的传播上面。”</p>
“江南开始恢复生产,经济状况好转。”</p>
“黄道婆告别黎乡,返回了阔别多年的故土。”</p>
“黄道婆重返故乡时,植棉业已经在长江流域大大普及,但纺织技术仍然很落后。”</p>
“黄道婆回来后,就致力于改革纺织技术。”</p>
朱棣:一个贫苦女子能够青史留名,足以看出黄道婆的贡献有多大。</p>
黄道婆逃离家庭后,听说了海南的风光。</p>
特别是听说崖州盛产棉花、棉布,心中非常向往天下还有这么好的地方。</p>
黄道婆以前用手剥棉籽,剥得脱指甲,很想去看看海南崖州百姓是怎样种棉织布的。</p>
于是,黄道婆跟随船夫一路来到海南崖州。</p>
黄道婆来到崖州一看,确是另有一番天地。</p>
并且很快就和当地黎家姐妹结下了友情,和她们一起种棉、摘棉、轧棉、纺纱、染色、织布。</p>
黎家姐妹织出的五彩缤纷的黎锦花被,黄道婆更是爱不释手。</p>
黄道婆在崖州一住就是三十多年,从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姑娘,变成鬓发斑白的老婆婆了。</p>
一年春天,黄道婆在地里种棉花,抬头看见一群大雁结队向北飞去,顿时勾起了她的思乡之情。</p>
可恨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兵荒马乱,只能远离乡井。</p>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是该回去看看家乡了。</p>
黄道婆主意打定,告别了黎族姐妹,回故乡来了。</p>
黄道婆回来后得知,元世祖全国征收棉布,松江一带已广种棉花。</p>
黄道婆回到家乡免不了和亲人畅叙旧情,商量如何改进轧棉纺纱的事情来了。</p>
黄道婆请来木匠,决定先改进轧棉籽的办法。</p>
崖州轧棉籽是用两根细长铁棍转动的,黄道婆画出图样,木匠按图加工。</p>
三天以后,黄道婆来找木匠,见一部木制手摇轧棉车已经做好。</p>
两人手摇,一人下棉籽,功效既高,剥得又干净,又省力。</p>
黄道婆又动脑筋,把原来一尺来长的弹棉花的竹弓,改成四尺多长的木制绳弦大弓。</p>
黄道婆又大胆设想,把原来一只锭子的手摇纺纱车,改制成为三只锭子的脚踏纺纱车。</p>
经过多次试验,又从三绽加到五锭。</p>
工具改进后,黄道婆又在织布技术上加以改进,结果织出了五颜六色的棉布,很快就传遍了松江一带。</p>
“在黄道婆回来之后,当时纺织技术已经在当地流传开了。”</p>
“但是技术非常的落后,所以她就把自己在海南岛学到的技术都教给了她们。”</p>
“黄道婆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织造技术传授给故乡人民,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p>
“由此,黄道婆首先改革了擀子工序。”</p>
“她先去了解之前人们是怎样去籽净棉的,妇女们苦恼地告诉她,还是用手指一个一个地剥。”</p>
“黄道婆便教大家一人持一根光滑的小铁棍,把籽棉放在硬而平的捶石上,用铁棍擀挤棉籽。”</p>
“黄道婆见大伙高兴,也感到十分快活,但并不满足。”</p>
“她觉得用手按着铁棍儿擀,还是比较费力的,便继续寻求新办法。”</p>
“忽然,她想到了黎族脚踏车的原理,心里豁然开朗。”</p>
“马上和伙伴商量试用这一原理制造轧棉机,白天黑夜都琢磨。”</p>
“最后她们用四块木板装成木框,上面树立两根木柱。”</p>
“柱头镶在一根方木下面,柱中央装着带有曲柄的铁木二轴。”</p>
“铁轴比木轴直径小,两轴粗细不等,转动起来速度不同。”</p>
“黄道婆同两个姐妹,一个人向铁木二轴之间缝隙喂籽棉,两个人摇曲柄。”</p>
“结果,棉絮棉籽迅速分落两轴内外两侧。”</p>
“而且当时在这一片地区内都是用的比较古老的那种纺织车,那种纺织车要好几个人才能够供上一个纺织车的需求。”</p>
“而黄道婆改造之后的纺织车,把当时的纺织效率提高了三倍还要多。”</p>
“而且在操作起来也非常的省力,所以黄道婆改进的这种纺织车受到了很大的欢迎,并且很快的推广开来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