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章 举世皆敌
迹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0章 举世皆敌,电影世界之反派的逆袭,迹奇,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无极,你疯了吗?”
英国公使文翰给人一种根本不怕吴彦的感觉,他也确实不需要怕,除了他是英国公使这个原因之外,也和他现在的身份是使者有直接关系。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不仅仅是华夏自古以来流传的规矩,但凡文明社会都有类似的理念。
斩杀使者,就意味着彻底失信于人。
吴彦当然不想失信于人,毕竟是要当皇帝的人,所以面对辱骂,他笑了起来说道:“今天我不杀你,但你最好在三天之内离开华夏大地。”
我又不是当场斩杀来使,那就不会失去公信力啊。
这句话让营帐内的气氛紧张了起来,原本不怕吴彦的文翰忍不住后退了一步,目光惊恐的看着吴彦。
他知道他眼前这个叫赵无极的男人,有多么强大,简直堪称非人类,和英国传说中的那些骑士、女巫、魔法师们一样,神秘超凡。
可惜的是,英国的那些超凡存在只是传说,而华夏的武功却是真实存在的。
“你不能这么做。”文翰决定讲道理,说道:“之前我们俘虏了你们清廷的人,也都把他们给放了。”
吴彦呵呵了两声,说道:“是啊,所以有了松江府的租界,有了各种不平等的条款。”
这句话文翰等人忍不住暗自思考,怀疑赵无极如今的姿态,可能和咸丰帝的态度有直接关系,难道,咸丰帝觉得清廷又行了,所以想要用战争来解除之前的各种条约?
产生这个想法的时候,文翰等人的双眼之中,不仅没有丝毫因为可能出现的战争而担忧,反而都兴奋了起来。
战争就意味着资源。
至于输,他们从未考虑过。
吴彦将这些人的表现尽收眼底,收起了脸上的表情说道:“大家都是成年人,应该知道谁的拳头大,谁说的话就是道理。你们可以不要那些人的尸体,也可以不要那些俘虏,纠集你们所能够纠集的一切兵马来打我,只要你们打死我,那就可以把我说的话当成是放屁,可如果你们打不死我……”
说着,吴彦的声音略微提高,身体也在椅子上坐直了,以压迫性的目光看着各国公使、领事,说道:“那就乖乖的给钱,乖乖听话。”
文翰忍受不了吴彦给他的压力了,说道:“赵无极,你会为你的狂妄付出代价,清廷也会因为你的狂妄而付出代价。”
说完这句话,文翰转身就走。
但其他人却留了下来。
美国公使马沙利说道:“赵大将军,虽然战场之上向来有索要赎金的说法,但你开的价格也太高了,我们美国是不可能接受的。”
吴彦瞥了马沙利一眼,知道这人一直在上书美国国务院,要求插手清廷和太平天国的战斗,以获取更多的利益,所以忍着一枪扎死他的冲动,说道:“第一,这些人不是你们美国的官兵,而是那些商人的雇佣兵,所以交付赎金的不是你们美国。第二,就算真的是你们美国的官兵又如何?要不要我带兵横跨太平洋,然后去帮一帮你们美国境内的奴隶主?”
听到这句话,马沙利等人是真的震惊了。
震惊的程度,不亚于之前他们的联军被状元军打败的时候。
因为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清廷都不可能得知美国国内目前的局势。
不等他们回过神来,吴彦又说道:“还有你们三个,怎么,沙俄派兵攻占了奥斯曼帝国的属地,你们两个不帮着奥斯曼打沙俄,竟然还在这里和他勾结在一起,要不要我传书奥斯曼帝国,说其实沙俄和你们两个勾结在了一起?”
这句话指的三个人,分别是沙俄、英、法三国的代表,而奥斯曼帝国就是后世的土耳其,沙俄在1853年7月份强占了土耳其的土地之后拒不归还,土耳其也会在十月份对沙俄宣战。
本着唇亡齿寒的原因,明年的三月份,英法两国就会对沙俄宣战。
“你为什么会知道这些?”
此时刚刚进入十月初,这三个国家的代表又早已来到华夏大地,所以他们也是才收到三个月之前发生的消息。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了,消息沟通非常不便利。
像是美国公使马沙利,他想要上书和美国国内沟通,一次书信的往返最快也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因为从华夏开船到美国,单程就需要一个月左右左右的时间。
官方记录中,1872年晚清送了前后送了四批‘留美儿童’,想要学习美国的先进之处,第一批在8月11日启程,9月15日到达。
“你们猜?”
吴彦呵呵笑了起来,然后说道:“所以,别再威胁说派兵来打我了,不是我看不起你们,就你们全部联合起来,能喊来十万正规军吗?倾巢而出,你们的国,还要不要了?”
手底下只有四万人的吴彦,当然不可能自信到他能够凭借这四万人对抗包括清廷在内的全世界。
但事实上,目前的世界局势其实很复杂,诸国之间的不宣而战也非常正常,唯一好点的美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并不需要担心其它国家的入侵,但他们也即将开始南北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真的喊不来多少正规军。
原本历史进程中,三年之后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两国一共才出动了不到两万人的正规军,虽然有173艘军舰,但这个时代的军舰火炮射程其实很短,除了轰击港口码头之外,只能起到运载兵力的作用。
而和世界任务相关,耻辱至极的八国联军事件,真正的八国正规军加起来也才五万人而已。
其中以东瀛派兵最多,意大利最少只有80人。
所以,这也算是吴彦起事的最好时机。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给各国代表的带来的震撼,比之前那一战还要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