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谦之
人瘦凋猪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六节 谦之,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人瘦凋猪颜,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明堂宫上,李旭身穿杏黄的圆领锦袍,他双拳握得比任何时候都紧,赤地真气灌透右手,左手的悲厉渗劲隐而未发。</p>
韩岗坐在织锦垫好的椅子上,用冷僻的目光看着跪在正中央的年轻官员,此人看上去不过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韩岗记得此人与自己同宗,不过郡望在昌黎。</p>
韩岗看了看身边的尚书左仆射裴度,昨日皇帝在灞桥为裴度举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五品以上的京官悉数到场,给足了这位前任河东节度使的面子,这也是裴度第三度拜相了。</p>
长期在外担任节度使的生活让这位名门贵子的鬓角沾染了一些风霜,不过也是韩岗自己都已经到了这个岁数,便是当时年富力强的裴度现在也剩不下多少气力了吧?</p>
裴度沉默不语,他看着下面那个跪在青石地面上的官员,手指不经意的抚摸过身下的锦凳。</p>
他上次拜相时曾问过神皇帝,那位曾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主君,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和韩岗一样,坐在明堂宫中参加朝会。</p>
“等到我儿子继位,那小子自然会给你安排椅子的。”</p>
那位雄猜暴烈的君主如是说道。</p>
果然,自己在明堂宫中有了座位,然而明堂宫最高处坐着的人,却并不是神皇帝意中选定的对象,不过幸好这位广陵郡王做得更好,比神皇帝选中的楚王要好得多。</p>
胸膛里的心脏剧烈的跳动着,这个瞬间李旭甚至觉得自己可能因为心脏病一阵剧痛就这么倒在明堂宫里。</p>
“韩谦之,你这是什么意思!”</p>
李旭原本以为那个国子监博士只是随随便便骂一骂而已,没有想到今天的朝堂上,此人竟然直接向自己发难,近乎是指着鼻子痛骂自己。</p>
佞佛、失德、贪吝、横暴、不孝,这五宗罪让李旭感觉一团烈火在灼伤自己着肝木的元气。</p>
拜漠北胡僧为师,厚赏少林寺诸僧,此谓之佞佛。</p>
查封京中良民资财,严刑峻法以吓百姓,称之为失德。</p>
派遣佞幸之臣分赴河南等地搜刮财富,可称之贪吝。</p>
派酷吏大兴牢狱,滥杀摩尼教徒,此谓之横暴。</p>
至于不孝,这位韩谦之倒是明智的没有拿软禁文太后说事,而是表示皇帝追封自己的生母为太后实在是太晚了。</p>
应该早点,譬如自己刚刚即位,文太后还执政的时候。</p>
“臣之所言,都是为了陛下。”</p>
国子监的四门博士韩谦之跪在阶下,他这样品秩不过从七品上的官员,如果不是因为皇帝的暴怒,绝不会获得这么多人的注视。</p>
“为了朕?”李旭看着跪在下面的年轻官员。</p>
我一个人被监管在乾清宫的时候,看不见你们为了我奔走。</p>
文氏的党羽清除陆贽剑指我项上人头的时候,你们又在哪里?</p>
摩尼教徒在白玉京中乱砍滥杀的时候,你们又在何处?</p>
现在吃饱了喝足了,开始提点我佞佛、贪吝、不孝了。</p>
“陛下如今亲政,天下人皆翘首以盼,望陛下行仁政……”</p>
“韩博士,你以为的仁政是什么?”</p>
胸口里的怒火渐渐消去,李旭知道自己平日里养气的功夫终于起了效果,自己竟然有心情听韩谦之将他的话慢慢讲完。</p>
“轻徭薄赋以劝农桑,不求边功以减甲兵,裁撤冗官以节国用……”</p>
韩谦之侃侃而谈,将他理想中的治理手段一一向皇帝说明。</p>
而李旭根本无心听下去了。</p>
轻徭薄赋,好,白玉京中人口接近百万,这些人的嘴巴大多依赖朝廷的漕运才能支持,如果轻徭薄赋那就只有停漕运,漕运一停,光靠商贾贩卖来的粮食,那个粮价这白玉京中便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要饿死。</p>
至于不求边功,的确不该穷兵黩武,可你不求打人家不代表人家就不会过来串门,回鹘人和吐蕃人一北一西都堵到门口了还谈什么铸剑为犁。</p>
至于裁撤冗官,裁谁?裁掉国子监四门博士,你滚回家吃老米吧。</p>
韩谦之的声音抑扬顿挫,李旭看着下面的官员颇以赞赏的目光看着他,可见此人的确颇有文采。</p>
可文采和为官是两回事,李旭昨夜就让李德裕找来了这个韩谦之的具体资料。</p>
此人之前屡试不第,曾经在几个藩镇的幕府之中任职,颇有文名,最近才通过了吏部的铨选出任四门博士。</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