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有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零二章设局,明末之巨宼逆袭,小河有水,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早在五月鳌拜、遏必隆新野之战全军覆没后,湖广总督祖泽远就开始于武昌设防备战。七月,招募勇壮三千多人、渔户两千余人充实江防,分派绿营乡勇分驻江夏、大军山等处,又将其余各处江防营、各府县绿营兵尽数调回武昌周围。</p>
大兴军从荆州出发后,祖泽远更为恐慌,将城外驻守各处兵勇全部召回城内固守,一应守城器械、火药铅弹、滚石擂木堆积如山,就连用来灭火的水龙也被抬上了城墙。</p>
因大兴军细作无孔不入,祖泽远还将汉阳、武昌、汉口的老百姓及江上渔户仔细清理了一遍,并实行十家联保,一家有事,九家牵连。</p>
武昌城内一片鸡飞狗跳,人人凄惶,谁都知道只要大兴军一攻城,若是短时间破城还好,要是围的时日长了,吃苦的还是老百姓。</p>
然而,在城南十里街后的一所宅院内,几名男子却围坐在一起,面露喜色!</p>
他们都是大兴军军情司在武昌发展的秘谍,为首一位姓常名思忠,原本是被清虏称为“山东第一巨寇”的山东义军谢迁部下一名小头目,顺治五年谢迁义军被鞑子残酷镇压后,常思忠便辗转流窜到了武昌。</p>
因他心狠手辣且心思狡诈,很快就在武昌流民中崭露头角,他将来自各地的流民组织起来,在武昌繁华地带乞讨、敲诈、行骗、抢夺各施其职,很快就在南市打出了名头,老百姓都称其“忠爷”而不敢呼其名,连官府中普通的役吏也刻意巴结。</p>
常思忠日子过得快活,也习惯了天天将脑门刮得发亮上街去闲逛,巧的是军情司派到武昌的密谍当中有一名为王志的,是原山东淄川义军丁可泽手下,当年谢迁和丁可泽里应外合拿下淄川,这王志和常思忠便也有数面之缘。</p>
王志在武昌巧遇常思忠,一来二去便熟络起来,时日一久,便将其发展成了军情司秘谍,这常思忠入了军情司,却不是想为大兴军效力,而纯粹是为了每月几十两银子的饷银和办事经费罢了。</p>
常思忠入了军情司后,仗着身份之便,很是为大兴军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情报,逐渐被提升为武昌秘谍的头目。这一年多来大兴军连战连胜,声势大振,常思忠也渐渐用上了心,如今大兴军又要来攻武昌,这让他和手下几名兄弟也是兴奋莫名。</p>
几人说笑了一阵,一名叫黄三的喽啰笑着说道:“大哥,这一次咱们将城内鞑子布防图送出城去,到时大兴军破了城,推功定当以大哥论首!”</p>
“按理说这功劳肯定不小,只是这武昌城墙高大坚固,就算大兴军得了这城防图,也不一定能够破得了城,到时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p>
“咱们只管献图,能不能破城关咱们鸟事!”</p>
“鹞子兄弟,你这话说得可不对!大兴军若是破不了城,俺们的赏银从哪儿来?况且有了这桩大功劳,说不定日后还能到四川、湖南去当个官,不比俺们在这武昌整日于街市上厮混强多了?”</p>
“可……除了这图外,其他的咱们也帮不上忙啊!”</p>
“昨夜我细细思量,要想成大事,必得冒风险!”常思忠收敛了笑容,一本正经地道:“兄弟们要想富贵,就得看这一遭。”</p>
“既然大哥如此说了,那定然是没错,该如何做,大哥只管吩咐!”</p>
“就是,大哥有什么打算,尽管安排兄弟们去做!”几人纷纷站起来拱手说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