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性沧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山海经第七点想法:尘埃所无法掩盖的鲧禹治水,蓝白社,魔性沧月,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禹,姓姒,传言为颛顼后裔,鲧(gun)的儿子。</p>
史记说鲧是颛顼的儿子,鲧生禹。</p>
但是我们以山海经为准,《山海经》说:“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p>
如果你们把这个‘生’,当做生孩子,那么鲧比颛顼还大一辈,这显然很离谱。</p>
我说过,生不一定是孩子,它也可能是指衍生出的部族,这句话本身也表达了这层意思。</p>
黄帝后裔的一支,衍生出了骆明一族,骆明又衍生出了白马一族,白马可能是那个部族的图腾。</p>
具体什么样,我也不知道,总之名为白马。我猜啊……可能是龙裔图腾。古代白马是龙的化身。身高八尺的白马,被认为是龙裔。</p>
总之,鲧就是白马一族领袖。</p>
从记述者的角度来翻译,意思就是‘白马一族,是现在的鲧族’。</p>
我是以山海经为准的,所以鲧不是颛顼儿子。</p>
不过史记可能也非空穴来风,有一种说法是,颛顼的儿子之一是鲧曾,鲧曾生了鲧祖,鲧祖生了鲧父,鲧父生了鲧,鲧生了禹。</p>
这么算的话,颛顼是禹的六世祖。</p>
鲧可能是个谥号、尊号之类的,白马一族的领袖,世代都叫‘鲧’。</p>
因为世代都叫鲧,所以如何区分这几代鲧呢?于是就把最后一代叫做鲧,上一代叫鲧父,上上代叫鲧祖(祖父),上上上代叫鲧曾(曾祖父)。</p>
是颛顼儿子的,乃是鲧曾。司马迁可能没梳理清楚,直接记述为鲧,于是认为禹是颛顼的孙子。</p>
无论是哪种说法,不管鲧和禹,是黄帝分化的一支后裔,还是颛顼分化出去的一支后裔。</p>
他们都是根正苗红的黄帝一系血脉。</p>
然后问题来了,他们不姓姬,姓姒。</p>
不姓姬,明显他祖上也不是嫡子,被外封了。</p>
看过了我之前番外的,应该都懂。</p>
黄帝分封了十四个儿子,其中十二个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p>
姬毫无疑问是嫡系,十四个儿子,十二个姓,还有俩呢?还有俩也都姓姬。颛顼和帝喾分别继承。</p>
所以‘黄帝生骆明’,里面的骆明一族,应该是这十二个姓里其他的某个姓,比如姞(我猜的)。</p>
之后骆明一族,又分封了某个庶子一脉,分化出了另一族白马。分化出去肯定得有别的姓啊,所以姓姒。</p>
再之后,宗家一脉单传,部落式微,一直也没有更多的土地分封,所以白马一族再也没有分化别的氏族。</p>
所以才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直接就是鲧了。</p>
如果是指个人,那这辈分短得离谱了。</p>
所以这一定是部落分化,分化就必须封新的姓。鲧禹姓姒,姒却不是黄帝分封的十二个姓,所以中间一定分化过一次。</p>
那一次,就是骆明生白马。如此便正好对上了。</p>
只分化过这一次,所以从黄帝到鲧,才如此的‘短’。</p>
从世系就能看得出来。</p>
姬姓极度强势,一代代疯狂开枝散叶,而白马一族,鲧之一系,却始终困在一隅,历代都没有能出人头地的大人物,以至于连续很多代,都没有扩充支脉,始终是宗家一姓单传。</p>
从第一代鲧开始,一直都姓姒,一直都是鲧这个鲧那个,直到出了禹,成为了帝,还获得了‘大禹’这样的美谥。</p>
大禹不是名字。</p>
他姓姒,名叫姒文命。没有别的说法,他从小就叫姒文命。</p>
在我们看来,这名字可以说是取得极好了。文命,多美的一个名字。</p>
但这其实,侧面表达了大禹小时候的地位……双字名,属于贱名。</p>
自古以来,单字为尊,双字为贱。</p>
这种情况直到魏晋五胡乱华之前,都是传统。越往古代,越是如此。</p>
比如帝喾,就叫‘夋’,夏启就叫‘启’,大羿就叫‘羿’,周人的祖先后稷,就叫‘稷’,初代商王成汤,就叫‘汤’。</p>
殷商甲骨文里祭祀的高祖王亥,并不叫王亥,而叫‘振’。</p>
周公名‘旦’,孔子名‘丘’,秦始皇名‘政’,汉高祖名‘季’,汉文帝名‘恒’,汉武帝名‘彻’。</p>
你们可能要说,汉宣帝不是叫刘病已吗?</p>
对,原名刘病已。还是襁褓,没有名字之时,就因为被巫蛊之祸牵连,被汉武帝下狱。四岁时大赦,送到祖母史家抚养。</p>
刘病已从小就在长安街头过着市井生活,原本皇位跟他没关系,取得是贱名。</p>
哪知道天命在他,昭帝死后,霍光扶植刘贺登基,结果他太昏君了,在位二十七天,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坏事……</p>
大臣们受不了了,霍光果断把皇帝废了,即海昏侯。</p>
之后找来找去,最后把在街头长大的刘病已,接回皇宫扶植为帝。</p>
刘病已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改名字为刘询……</p>
你们可能要说,颛顼不是俩字吗?</p>
颛顼并不是黑帝的名字,这个我说过,同样尧、舜,这也都不是名。</p>
舜是谥号,尧是谥号,大禹也是谥号。</p>
注意,‘大禹’是谥号,禹只是简称。他是第一个用两个字来表达谥号的人,谥号这东西,字越多越好,先秦基本都是一个字谥号,汉以后偶尔会有两个字的谥号。唐宋开始不要脸了,七八个、十几个字的谥号,清朝最不要脸,二十多个字的谥号都有……</p>
但名字,晋朝以前,一个字为贵。</p>
颛顼到底叫什么,我不知道,看过我前面解读的,应该还记得,我驳斥颛顼叫乾荒的说法。这里补充一下,当时我并没有提双名为贱的事,其实这也算是理由之一,颛顼名叫乾荒就离谱。</p>
同理,舜的名字,也没有记载。</p>
以舜小时候的落魄卑微地位,我估计是个特别贱的名,比如叫姚二狗子之类的,大概这意思,所以没有流传。</p>
至于尧……按照尚书的说法,尧名为‘放勋’。</p>
‘放勋’可能就相当于现代的‘大强’、‘铁根’这种名字吧。</p>
只是我们现代人,get不到上古的点。非要说有什么寓意,那就只能字面理解,‘放’古义是流放、驱离的意思,‘勋’的古义为:能成王功也。</p>
合起来作为一个名,意思就是‘驱逐功业’。</p>
典型的贱名,其实尧的童年也不好。</p>
按照史记的说法,在帝喾后面继位的,是长子帝挚。尧只是个小儿子,哥哥当了帝,直接把弟弟封到陶地,没发展几年,之后又转封到唐地……所以尧后来是陶唐氏。</p>
哪知道唐尧依然发育起来了,他人格魅力高,又有能力,部落经营地很好。</p>
尧靠着自己笼络声望等手段,再加上哥哥帝挚执政实在是太昏庸,所以各方诸侯废了帝挚,接尧回来继承大统。</p>
他这么爱刷声望,估计也和不受父亲、兄长重视的童年有关吧。(刷声望的事具体去看第一卷末尾免费番外)</p>
回归正题,魏晋之前,取名儿尽量取单名。</p>
因为古代夭折率高,所以孩子出生基本都是没有名字。稍微活到几岁时,才会取个小名儿,只是用来叫他,他知道是叫他,能应答就行了。</p>
放勋、病已、阿瞒都是这种小名。</p>
如果还没等有大名,爹就死了,或者爹不重视他,懒得再取个大名,那就有点惨了……</p>
以舜从小的生活环境,以及被父母嫌弃的程度来看,我怀疑舜的真名,特别奇葩……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p>
总之夏商周直到秦汉,乃至晋朝前期,都以单名为贵。</p>
只有黄巾军里的一些人,才会叫双名。三国里贵族出生还叫双名的,只有孙尚香……而正史其实并没有记载她,最早出于元杂剧。</p>
综上,大禹名叫姒文命,听起来很霸气,实则在当时是个贱名。</p>
‘文’古义为花纹或纹身,‘命’就是令的意思,只是比令更强调一点。后来引申出天命(上天的命令),人活着乃为了执行天命,而人死了,就是没命(上天不再给你命令了,你不必存在了)。继而才衍生出寿命、生命的意思,最开始就是命令的意思。</p>
所以文命,貌似是指他身上有刺配(我猜的),也有可能是把使命刻在身上的意思。</p>
他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死了,估计是族里的长辈给取了这么个名字,浪漫点地说法,就是把振兴家族的使命,刻在他的身上。</p>
为何长辈不取单名,这跟他小时候整个家族地位卑微有关。</p>
按照周时期的说法,共工、三苗、鲧和驩兜,乃是四罪。</p>
即上古的四大罪族,直白点,被流放者,全族被挂上罪人标签,排斥在整个炎黄文化圈的边缘。</p>
春秋时期的《左传》:‘流共工于幽州,放灌兜于崇山,迁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p>
共工氏有罪,曾与颛顼争帝,还经常决堤放洪水。</p>
灌兜一族也有罪,据说是丹朱一族,被人民赶下帝位后,他和他的族人们估计不服舜。</p>
但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灌兜就是丹朱,这个够扯得,我不讨论了。</p>
三苗你们都懂的,九黎后裔,一直都是罪族。历代的帝都在融合他们,舜的时期有重大突破,平定了三苗,禹的时期,彻底融合了三苗进炎黄系。</p>
最后一个,鲧族,罪名是:带着族人,偷了帝的息壤,没有等待帝的命令,就擅自去填洪水,结果被直接斩首,全族流放。</p>
四罪四凶,篇幅太大,山海经里也有,以后再讲。</p>
总之鲧族世代传袭,最后一代鲧王,就是禹的父亲。</p>
他治水失败,直接导致禹从小就是社会地位较低的被流放者。小小年纪,禹就背负着白马一族的命运。</p>
当然,他比那年代真正的贱民要强得多,他有祖宗赐予的贵族姓氏:姒。</p>
也有很有文化的族老取的名字:文命。</p>
至少在我们看来,很好听,很有文化。所以禹属于落魄贵族世家,而非真正的贱民,乃是有家族底蕴的。</p>
那么禹登上帝位的功绩是什么呢?我想不会有人不知道:大禹治水。</p>
讲山海经里的大禹治水之前,老规矩,倒叙。</p>
这回倒得比较多,因为在近现代,禹和夏朝,备受争议。</p>
虽然广大群众认可夏朝的存在,但是疑古派并不这么认为,国际学者也不承认。</p>
在近代,民国顾颉刚认为大禹是虫子,乃是商周时期鼎上的文化象征,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个人。</p>
他认为大禹治水是神话,是周人编撰出来的神,而非人,原型乃是商朝鼎上的虫形纹路。</p>
连大禹都不存在,则夏朝也不存在。</p>
其论据,主要围绕,《说文》:禹,虫也。</p>
之后的疑古派,甚至直接多加一个字,说禹是蠕虫。</p>
我服了,禹这个字的象形,确实是个虫形。这一点,我在《非人》里阿蒙文明影响埃及文明那段剧情里,描述古埃及图腾乃应龙,襄助黄帝伐蚩尤时,也说了。</p>
另外商朝的鼎上,确实很多运用虫形纹路。</p>
但是,商周的虫形纹路,都是有脚的!而且脚越多越尊贵。</p>
毕竟很抽象,说它是虫子也好,是龙也可以啊。</p>
《说文》只是解释字,并非解释‘大禹’这个人。禹的谥号乃是大禹,这个‘大’字很重要,古人喜欢简称,真是省出了事啊。</p>
大虫非虫。鳞虫之长乃为龙。</p>
这是谥号,又不是禹的名字。拿这个否定禹的存在,说是周人对商鼎纹路的猜想和神化,完全是无稽之谈。</p>
这就好像……用康熙的谥号‘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来否定康熙的存在,认为这个皇帝,是民国人对清朝诏书上的一些美德文字的引申和神化,实际上不可能有这种皇帝……继而大清也是不存在的王朝,民国学者编著了一个封建王朝。</p>
本人不止一次地看到、听到,有人拿国际学术界,外国学者的说法去否定夏朝。</p>
我想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其实我国只有三千年历史,夏朝并没有考古实证’。</p>
这话,我都听烂了。</p>
都2020年了,不会还有人信这个吧?</p>
第一,确实没有考古实证‘夏’这个国家。</p>
但是只有三千年文明史是错误的,没有文物石锤夏朝,但是已经有无数文物石锤‘夏代’了。</p>
即那个时代,是有文明的,无论是二里头还是良渚遗址,都已经申遗成功。二里头存在的时期,覆盖了文献中的夏朝时期。良渚存在的时期超过了夏朝的时期。</p>
没有石锤是因为没有保存下来文字载体。</p>
甲骨文是非常成熟的文字,共有五千多个字。这难道是突然冒出来的?它的前面一定还有另一种象形文字。</p>
有人说,为何殷墟那么多甲骨文,就没有一个提到夏朝?</p>
很简单,首先一开始,其实连‘夏’这个字都没找出来,于是有人说甲骨文里怎么会没有夏字呢?所以没有夏朝。</p>
后来发现了有‘夏’这个字,象形为烈日高悬,一个人跪在太阳下。</p>
可见,疑古派也是在被不断打脸中的……</p>
不过有一说一,甲骨文因为只写了‘时夏’,所以确实也不能说夏是个国家。</p>
但是,甲骨文只破解了百分之三十……还有大量的甲骨文没有整理和破解。百分之三十没提到‘有夏’,我觉得很正常。</p>
其次,殷墟是商中后期的首都,是武丁及以后的商王所在地,那时候距离夏朝已经很久了。</p>
另外,所有甲骨文,都是商人做一件事情之前,占卜问神,或者做完一件事后,告祭祖宗的。</p>
人家祭祀自己的祖宗,主要是祭历代商王,提夏朝干嘛?</p>
二里头作为夏代遗址,没有发现文字,实在是个遗憾,其实发现青铜器上有‘文’这个字。但是没有更多的字了。</p>
反倒是七千年历史的良渚遗址,字多点,有十一个字。也是刻在甲骨上的,只不过国际社会不认可那是文字,称其为‘甲骨刻符’。</p>
事实上那所谓刻符,完全符合象形文字的结构和演变。</p>
至少研究古文的人,一眼就认出那分别都是什么字,秒破解了那十一个‘刻符’。因为我们文字一脉相传,没有断代。</p>
其实民国时期因为国势倾颓,很多人提出汉字乃糟粕,太难了,不利于推广,痛斥其是愚民,限制大众教育的工具。要求全面废除汉字,使用字母文字。</p>
钱玄同:“欲使中华不亡,欲使中华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字,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p>
***:“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p>
鲁迅:“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汉字终将废去,盖人存则文必废,文存则人当亡。在此时代,已无幸运之道。”</p>
瞿秋白:“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p>
有人洗地,说只是废除繁体字,很抱歉,并不是,乃是全盘废除,只用字母。有1918年的杂志报纸,以及后来鲁迅的笔稿为证。</p>
做了就是做了,没啥好说的,当时有志者人人在为国找出路,他们是先行者,允许犯错。个别主张在我们看来过于激进,是很正常的。(铺垫,鲧也是如此……)</p>
当然,汉字怎么能废呢?韩国就废了汉字,古籍都看不懂了。</p>
总之也有大量的人阻止废除汉字,最后折中了一下,为了推广普及,发展了拼音。汉字拼音并行推广,才有今日。</p>
从唯物历史观角度来看,他们的历史作用是积极的,最后推进了社会的进步……</p>
扯远了。</p>
关于夏朝文字,我怀疑夏朝的书写载体非常不易保存……甲骨文能留下来,多亏了殷商迷信,用龟甲牛骨做载体占卜,顺带写点字。</p>
夏朝没这习惯,如果是用布……羊皮……那真是凉了。更何谈殷商灭夏,毁了夏都(二里头发现大量被残杀的尸骸,我估计还焚了城)。</p>
第二,外国学者如何定论,管他干嘛?</p>
没有文字实证就说夏朝是虚构的,那么在相同标准下,亚历山大大帝是虚构的,古希腊百分之八十的历史,都是虚构的。</p>
亚历山大,所有存在的根据,都是几百年,乃至千年以后的文献记录,且是传说形式,类似于亚瑟王。</p>
他最大,最大的石锤证据,乃是埃及有个‘亚历山大港’城市是以他为名的。</p>
但是,大禹也有禹陵啊,黄帝都还有黄帝陵呢,这并不能算作证据。</p>
至于古希腊,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文献,出自于文艺复兴时期……</p>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各种古希腊牛逼学者的典籍,都没有文物石锤。文艺复兴鬼知道是复兴什么东西。</p>
十大最美物理实验中,有一个是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在公元前240年,用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测量了地球周长的故事。</p>
用的是数学方式,精准地测出了地球周长,最后得出的计算结果,与现代测量结果相比,误差很小。</p>
但是那个办法,学数学的恐怕都知道,扯犊子呢。</p>
不过它看起来又像那么回事。这是个美妙的故事,有兴趣的可以去查。</p>
但是所谓的古希腊测量地球周长的文献记载,其整个过程大纲和部分细节,无比地近似《旧唐书》中记载张遂测量地球子午线的文章。</p>
貌似还犯了一些极可能是翻译文言文时,没翻译懂而导致的错误。以为国人不爱看【二十四史】呗?</p>
具体的有人论证过了。我这里就不多说了,你们感兴趣的话以后再说。</p>
还有,所谓亚里士多德的墓空空如也,一个字也没有,底部有一块1.7x1.3米的小石室。证明这是亚里士多德之墓的证据,乃是图书馆里一份11世纪的手稿提供的线索,说亚里士多德的墓就在那片范围。这份手稿距离亚里士多德的时代,足足一千四百年……早怎么没挖出来?</p>
算了,算了,言归正传。</p>
在大禹存在的基础上,往回倒。</p>
传说大禹治水走遍天下,晒得皮肤黝黑,满手老茧。</p>
司马迁评价:“禹勤沟洫,手足胼胝。言乘四载,动履四时。娶妻有日,过门不私。九土既理,玄圭锡兹”</p>
说大禹亲自疏通沟渠,手脚全是茧,教人水行乘舟,陆行乘车,泥行乘橇,山行乘辇,一年四季都在行走天下。刚娶了妻子就走了,路过家门都不回去看。如此直到九州水患处理好,舜重重地赏赐了他玄色的玉圭。</p>
玄色玉圭什么意思呢?不同名称的圭是赋予持有不同权力的依据,比如遇自然灾害,天子派去抚恤百姓的大臣所持的信物,叫做珍圭。持有者行使和解或婚娶的职能,叫做谷圭。持有者行使嘉奖的职能叫做琬圭,持有者行使处罚的职能,叫做琰圭。</p>
至于特大功业,则是赐玄圭。</p>
司马迁是西汉的,那么更早呢。</p>
《尚书》:“禹平水土,主名山川……”</p>
再早点,春秋时期《诗经》:“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p>
《诗经》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史料。在研究先秦历史时,它比史记更可信。</p>
《诗经》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p>
这么说吧,诗经对于周朝而言,就相当于占卜的甲骨上所书写的文字,对于殷商的意义。</p>
不过,这些终究是文献,而不是文物。</p>
那么记载大禹治水的,有文字的文物,有没有呢?</p>
首先就有春秋时期的叔夷钟,钟上有铭文,因为是宋朝人挖出来的,保管不善,只能依稀辨认:剪伐夏祀……咸有九州,处禹之堵……</p>
那么现代出土的文物,有没有呢?</p>
2002年,从国外买回来的遂公盨,西周青铜器,铭文写: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乡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沬唯德,民好明德,寡……顾在天下。用厥邵好,益干懿德,康亡不懋。孝友,訏明经齐,好祀废。心好德,婚媾亦唯协。天厘用考,神复用祓禄,永御于宁。遂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p>
没什么好翻译的,这中间有很多字已经无法辨认,我发上来的其实少了很多字,所以你们看个乐就行了。</p>
总之,它的历史距今两千九百年。</p>
但是很遗憾,距离禹还有一千年。</p>
值得一提的是,遂国,是个古国。历代遂公都说自己是虞舜后裔,他们祭祖祭得就是舜。</p>
夏朝封虞舜的后裔于遂,公爵,历夏、商、西周三代。春秋时,齐桓公第一次九合诸侯,叫大家来会盟,当时的遂公不去,于是齐桓公灭了遂国。之后遂国人想复辟,假装犒劳齐军,用酒灌醉了士兵,然后趁机杀死了所有齐军。</p>
齐桓公得知后大怒,下令屠城,遂国公族全死。</p>
作为舜的后裔,他们无比的推崇大禹的功业,可见禹没有逼过舜,更没有流放舜的儿子。</p>
到此为止,没有更多的证据了。</p>
最后的,便是山海经。</p>
山海经最早是一套套图,图上有文字,所以我说夏朝人用的是不利于保管的文字载体,图这种载体,几百年就没了。</p>
总之根据后来所有对山海经的传言,都是说山海经乃是‘禹书’。</p>
确实,大禹肯定是山海经的作者之一,而且禹贡献了其中大部分内容。</p>
晋朝人看到的版本,就跟我们不一样。</p>
晋人提到了一段我们看的山海经,所没有的一段文字。</p>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树穀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鎩之所起也。能者有馀,拙者不足。封于泰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p>
这段文字,据说是在《山海经·五臧山经》晋朝版本的末尾。</p>
从口吻来看,这明显是禹死了以后,有人写的。但至于禹死了多久,那就不知道了。</p>
这也是我很少解读《山经》内容的缘故。因为山经,是夏朝人写的。</p>
其中山经的内容,是由大禹、伯益总结的。</p>
而我跟你们解读的,其实大多数都是海内外经,与大荒经的内容。</p>
至于山经,我很少提,因为太严谨,严谨到就是数据报告,根本没什么好解读的。</p>
山海经,分为五臧山经、海内经、海外经、大荒经。</p>
五臧山经,一山连着一山,相隔多少里,出什么产物,有什么动物,动物吃起来怎么样,水从那里发,流往哪里去……都一一详实记录。</p>
并且每一条山脉,最后都会写下对应的山神与祭祀的方法,该给什么贡品,该以什么规格祭祀,都有详细记录。</p>
世人总说山海经是地理图志,其实说的是《山海经·五臧山经》是地理图志。</p>
山经非常详细、严谨,完全就是地理数据记录,动物百科。海经则多历史事件,海内外邦国与奇人奇物。</p>
山海经,就是《山经》《海经》合起来,意思便是:山珍海味经。</p>
不对,是山包海汇经,也就是包罗万象的意思。</p>
《山经》内的记载,如此一山连着一山,我怀疑就是传说中夏朝的《连山经》。</p>
还记得我说过的,三大易经吗?</p>
夏朝有‘连山易’,商朝有‘归藏易’,周朝有‘周易’。</p>
周易被儒家保管的很好,始终流传,归藏失传但也给我们现代考古挖掘出来了。</p>
唯独《连山》始终不知所踪,也许,它并没有失传,《山海经》的‘山经’就是连山经。</p>
当然,没有证据,听个乐就行了。</p>
说了这么多,再结合【上古帝王的套路】、【灵照百里的智慧之光】解读的一些人设,我们现在可以来看山海经了。</p>
《山海经》:“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p>
这是海内西经描述昆仑之虚的一段,介绍了‘河水’从昆仑虚,东北方向的冈之岩发源。</p>
在这段前后,还分别介绍了赤水、黑水、若水、洋水等水系。</p>
那么‘河水’是什么水?我想懂历史的都知道,在先秦时期,我国只有一条水系配称为‘河’,那就是黄河。</p>
没错,‘河’不是我们现在这个意思,在上古它是个特指性的名词,是黄河独有的名字。</p>
以前我解读夸父的时候也提过,我在翻译‘河、渭’不足时,说的就是黄河与渭水不够喝。</p>
同样,‘江’也不是指别的,专门特指‘长江’。</p>
河伯不是别的地方的水伯,而是黄河水伯。</p>
我们现在文化中写什么河、什么河,在古代写作什么水、什么水。黄河叫河水,长江叫江水。</p>
山海经这里写的非常奇怪,它写黄河发源于昆仑东北,往北边流,接着又西南入渤海,然后又出海外,往西又往北,经过大禹疏通过的积石山。</p>
积石山在哪?</p>
山海经原文:“轩辕之丘……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p>
具体考证要大段的推导,我估计你们对地理没兴趣,总之把西山经里提到的距离加起来一算,得知这座山,距离昆仑并不远,算上绕路也就一千九百里。</p>
答案我直接告诉你们,因为积石山并没有改名,现在还叫积石山。</p>
在甘·肃省,今祁连山脉延伸出去的一座山,那里确实积石遍布,大块大块的巨石堆了一地,有一条峡谷,有明显地开凿痕迹,并且有水蚀痕迹,那可能是曾经的黄河故道之一,国外学者也有考证,积石山发生过大洪水。</p>
黄河多次改道,光是记载的就有二十六次。</p>
所以上古时,黄河怎么走,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了。</p>
这段文字,你们看来也许很诡异,黄河怎么往西往北?</p>
其实往北没问题,黄河上游本来就是往北的,往西也没问题,黄河整体往东,但是部分河段会往西。</p>
黄河九曲就这个意思,它并不是一条直道的往东,如果将其河段放大细分,会发现它是扭扭曲曲,上上下下,左右左右,最终流入大海。</p>
山海经这里写了,最后入禹所导积石山。</p>
而积石山在祁连山脉,也就是说,这段只是描述了,黄河从发源到流经祁连山脉,上游这么一小段的路程。</p>
这么一小段路程,黄河往西往北都很正常。</p>
其实现在的黄河,也是这样的,从巴颜喀拉山脉流出,往东北流一段距离,突然往西北折,一直流到祁连山脉南部,才继续往东。</p>
另外山海经这里的渤海,不是我们认知中的渤海,在我看来是青海湖。</p>
因为青海湖就在祁连山脉南段,积石山南部。</p>
在上古,禹的时代,为了治水,与开凿了积石山,让黄河改道、泄洪。</p>
这段山海经,记载的就是当时的河道。</p>
昆仑之虚八方皆有高山,具体我不介绍了,以后专门讲昆仑时再说。</p>
所以积石山这段的意思便是:【黄河从昆仑东北方向的那座山流出,一路往北奔流了一段路,一直流到祁连山脉被阻隔,接着又往西南折返,折返时,流入了青海湖。然后青海湖水势上涨,冲击出一条河,也就是黄河流入青海湖又流入,继续往西,往北,直到祁连山脉大禹凿开的积石山。】</p>
过了积石山以后,往哪流,我就不知道了,这里没写,其实也不重要。</p>
总之,这一段,就是介绍黄河上游的一小段走向,顺带介绍了大禹开凿山路,疏通水道,篡改黄河。</p>
以上,就是山海经对于大禹治水的一个片面记载。</p>
山海经另一段文字,也佐证了这一点:“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p>
这段说积石山东边有个先槛大逢山。黄河、济水都流过它,海北浸润着它。这间接证明,那里的‘海’正是青岛湖。</p>
关于大禹治水,山海经还有吗?有。</p>
《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朽涂之山,青水穷焉。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p>
意思很简单,有座朽涂山,青水流到它这就没了。还有云雨山,山上有栾木。大禹攻过云雨山。</p>
这个攻很有意思。</p>
类似的记载还有。</p>
《山海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p>
这段牵扯众多,既有不周山,又有共工国,我以后单独写一章来解释,这里我姑且直接翻译。</p>
意思也很简单:西北海外,大荒中,有个破缺的山,叫不周负子。有两黄兽镇守。还有一条河叫寒暑水,这条河西边有座湿山,东边有幕山。大禹攻过这些共工国的山。</p>
这里透露了两个信息,一个是不周山地区,都属于共工国。另一个就是禹攻过这里的山。</p>
无论是‘禹攻云雨山’,还是‘禹攻共工国山’,其实跟之前的‘禹导积石山’是一个意思。</p>
就是描述大禹开山凿路,疏通黄河。</p>
山海经描述了鲧窃帝息壤,以湮洪水。</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