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章 动员机制,帝国争霸,闪烁,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以迢曼帝国的政治体制,在获得内阁全体支持的情况下,肯定能够在帝国的立法院获得多数支持。</p>
原因也很简单,莱因哈特领导的是多个政党组成的联合政府。</p>
这27名内阁大臣当中,13人来自莱因哈特所在的“迢曼民主振兴党”,另外14人分别来自6个政党,而这7个政党在立法院拥有78%的席位,肯定能为莱因哈特的战争提案提供三分之二的多数票。</p>
其实,只需要获得4个联合政党支持,莱因哈特就能够发动战争。</p>
让莱因哈特操心的,并非能不能获得战争授权,而是有没有把握打赢这场战争,或者说达到既定目的。</p>
正是如此,在送走内阁大臣之后,莱因哈特就让秘书去安排,请军方的将领前来协商作战的事情。</p>
在根本上,莱因哈特并没有指望能够在战场上取胜。</p>
显然,他还有那么一点自知之明。</p>
别说迢曼帝国,就算拿整个西陆集团也比不过梁夏帝国。再说了,在西陆集团与梁夏帝国之间还有广袤的,几乎是无法跨越的巨大陆。从军事层面上看,通过地面战争击败梁夏帝国的概率几乎为零。</p>
这绝对不是在涨敌威风。</p>
要说的话,梁夏帝国在巨大陆方向的态势,比上次大战爆发之前,还要好上几十倍。</p>
关键就是,把“势力边界”向西推了数千千米,都到了伏尔加河东岸。</p>
任何来自西方强敌,向东发动进攻的时候,首先得渡过伏尔加河,然后还要翻越崎岖的乌拉尔山,强攻以防御坚固而出名的叶堡,接下来要跨越几千千米的平原荒漠,才能达到梁夏的本土。即便冲到了这里,离胜利也十分的遥远,因为到梁夏帝国核心地区,还有数千千米呢!</p>
要说的话,没有任何一支地面部队能够在一场战争当中,完成跨度接近1万千米的远征行动!</p>
哪怕是当初征服了世界岛的蒙古骑兵,也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打了成百上千场战斗。</p>
哪怕只是渡过伏尔加河,也困难重重。</p>
在上次大战结束前,准确说是在骆沙联邦投降之前,梁夏帝国不惜耗费更多的物资与牺牲更多的将士,抢在迢曼大军渡过伏尔加河的前面,推进到伏尔加河东岸,就是为了控制乌拉尔山以西的土地。</p>
简单的说,是为了让乌拉尔山成为真正的战略防线。</p>
从军事的角度来说,要想让乌拉尔山成为战略放线,就必须向西推进,控制西边的伏尔加河平原。</p>
简单的说,让伏尔加河东部平原成为战略防御的缓冲区。</p>
这样一来,来自西边的敌人首先就得渡过伏尔加河,然后要向东推进数百千米,才能够到达乌拉尔山西麗。</p>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更容易明白。</p>
如果放弃伏尔加河东岸平原,迢曼帝国的军队就能直接面对乌拉尔山,不存在要首先渡河的问题。</p>
对防御的一方来说,意味着需要守卫整条山脉,至少要沿着乌拉尔山布防。</p>
有了伏尔加河东岸平原,防御部队就能够击中部署在叶堡等要塞里面,在敌人发起进攻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p>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梁夏军队一直采用的这一套防御战略。</p>
整个伏尔加河东岸地区,都是梁夏军队的防御缓冲地带,而这套防御战术对梁夏帝国的装备建设都产生了巨大影响。</p>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直升机的航程与作战半径。</p>
从乌拉尔西边前进基地,到伏尔加河的平均距离在300千米左右,梁夏陆军的武装直升机的最大作战半径就是300千米,通用直升机在满载下的航程不低于300千米,大型直升机更是以600千米为设计指标。</p>
只要战争爆发,梁夏陆军航空兵就能够依托乌拉尔山西边的前进基地出击,打击来自伏尔加河对岸的敌人。</p>
此外还有,梁夏陆军唯一的远程支援火力,也就是战术弹道导弹,最大射程也只有300千米。</p>
这个地理因素,就连梁夏空军都没能避免。</p>
梁夏空军的主力攻击机,作战半径都在500到700千米之间,就是因为前进基地在乌拉尔山东边。从这些基地起飞,攻击机需要飞跃乌拉尔山,也就要消耗更多燃油,需要更远的作战半径。</p>
在防御部署上,整个伏尔加河的东岸,以及阔海的北岸平原,全是战略缓冲区。</p>
按照迢曼总参谋部,以及西陆联军司令部做的推演,以现有兵力,就算是全力以赴,最多也就推进到乌拉尔山一线。</p>
要想继续向东推进,必须投入更多的兵力,也就会导致后方防线空虚。</p>
简单的说,等梁夏陆军发起反击,西陆集团或许连本土都守不住。</p>
正是如此,在西陆集团拟定的几套战略计划中,其实全都以扫荡骆沙联邦共和国为主要目的。</p>
在完成对骆沙联邦共和国的攻占行动之后,也就是在拓展了战略防线之后,就必须立即由攻转守。</p>
接下来嘛,就得看友军的表现了。</p>
只有在纽兰共和国参战,并且在东望洋上发起进攻,牵制梁夏海军的主力,以及同时夺取夕落洋的制海权,打通到西大陆的海运航线,通过海运向西陆集团提供战略援助,才会考虑在巨大陆战场上继续向东推进。</p>
当然,如果纽兰共和国出兵参与地面战争,自然是再好不过!</p>
因为纽兰共和国立即参战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在西陆集团的战略计划中,要在巨大陆战场上跟梁夏帝国鏖战。</p>
取得全面胜利?</p>
显然,那只是痴人说梦!</p>
基于这一整套战略计划,在单方面跟东方集团开战的情况下,西陆集团能够争取的最理想的结果,只是逼迫梁夏帝国承认骆沙民主共和国吞并了骆沙联邦共和国,并且以此重新完成了统一。</p>
不过,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在东方集团发起反击之后,西陆集团的大军撤回到伏尔加河的西岸。</p>
要到这个地步,能够守住本土就很不错了。</p>
当然,莱因哈特也没想过要在军事上取得全面胜利,或者说没有指望通过战争击败梁夏帝国。</p>
他的目的,其实只是转移西陆集团的内部矛盾,借战争加强对西陆集团的统治力度,打击那些试图或者已经在挑战迢曼帝国,想要摆脱迢曼帝国控制的分裂势力,让当前局面继续维持下去。</p>
只是,情况显然没那么简单。</p>
用几名高级将领的话说,在战火点燃之后,到底打成什么样,发展到多大规模,就不由莱因哈特来决定了。</p>
要是能够打赢,还好说。</p>
只要愿意做出适当让步,就能以胜利者的身份,跟对手讨价还价,也就有把握达成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结果。</p>
如果战败,或者说没掌握主动权,恐怕连谈判的机会都没有!</p>
说得直接一点,不是莱因哈特想结束就能够结束的。</p>
问题就在这里。</p>
之前召开的几十次军事会议,讨论的全都是战争规模的问题,而莱因哈特一直希望能够控制战争规模。</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