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7章 现实难题,帝国争霸,闪烁,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帝国的海军将领来说,空军的“攻-11”在锡兰王国平叛行动中的惊人表现,简直就是一计响亮的耳光。</p>
当年,帝国海军就重新拟定了“攻-X”的性能指标,并直接放弃了超音速飞行能力。</p>
调整之后,隐身性能摆在了首位,其次是2000千米的作战半径,以及具有低可探测性的战场感知能力与通信系统。因为以激光制导炸弹为代表的精确制导弹药已经成熟,所以海军不再强调载弹量,由12吨降低到内部弹仓挂载4吨,以及额外设置6个1500千克级外部重载点。</p>
至于起飞重量,仍然以40吨为上限。</p>
其实,只要不再要求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利用新式技术研制一种40吨以内的隐身舰载攻击机,并不是什么难事。</p>
次年,新历145年,三家厂商就拿出了各自的设计方案。</p>
有趣的是,三家厂商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在当时看来,还非常前卫的飞翼升力体布局。</p>
这也是满足隐身性能与大航程指标的唯一选择。</p>
因为三家厂商的设计方案几乎是如出一辙,所以在年底,帝国海军让三家厂商联合组建项目小组。</p>
此后,“攻-X”项目进入了快车道。</p>
短短3年之后,在新历148年的年底,第一架“攻-X”样机正式下线,并且在首飞之后获得“攻-12”的军方编号。接下来,承包商陆续交付了7架原型机,项目由此进入到设计试飞阶段。</p>
按照计划,设计试飞工作将在新历151年宣告结束。</p>
不出所料,首批量产型,准确说是按量产标准改进的试飞原型机,将在新历151年交付给海军的教导大队。</p>
如果一切顺利,将在新历151年年底,或者152年年初,组建第一个“攻-12A”重型攻击机中队。</p>
帝国海军也将就此进入隐身时代。</p>
只是,仍然比空军慢了半拍。</p>
当然,只要“攻-12A”顺利入役,帝国海军的第三轮变革就将取得阶段性胜利。</p>
至于这种攻击机的价值,完全用不着怀疑。</p>
虽然在执行风险巨大的高强度打击任务时,“攻-12A”只能使用两个内部弹仓,最多能挂载4吨弹药,远低于“攻-5F”,但是凭借更强的生存能力,“攻-12A”的作战效率远远超过了“攻-5F”。</p>
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攻-12A”一般挂载为4枚1000千克级、或者8枚500千克级、或者12枚250千克级的激光制导炸弹,或者2枚远程空对地导弹,或者4到6枚短程空对地导弹。</p>
对海打击,通常是2枚2000千克级重型隐身反舰导弹。</p>
关键就是对海打击能力。</p>
虽然反舰导弹由6枚减少到2枚,而且只能亚音速飞行,但是这种为“攻-12A”量身定制的反舰导弹,拥有同时代最突出的突防能力,打击效率比“攻-5F”使用的KD-12提高数十倍。</p>
此外,还能够充当空射巡航导弹使用。</p>
如此一来,帝国海军的打击范围,将由2000千米“战术”级别扩大为3500千米“战略”级别。</p>
可惜的是,绰号“没羽箭”的XKD-30的研制进度比“攻-12A”还慢!</p>
关键就是,海军提出的性能指标实在太过苛刻。</p>
往简单说,就是要在2000千克,长度不超过4米、直径不超过0.5米的弹体里面,实现600千米的最大射程,0.95马赫的巡航飞行速度,最后60千米在海平面高度不低于3马赫的冲刺飞行速度,还必须具备隐身能力,RCS面积低于0.01平方米,而且弹头质量不低于500千克。</p>
要说的话,弹重指标还算是比较宽裕。</p>
真正的问题是尺寸。</p>
哪怕海军在后来放弃了通用要求,不再要求能够由潜艇搭载使用,从而把弹体直径放宽到0.8米,也就是“攻-12A”弹仓所允许的最大值,其弹体空间也难以实现海军提出的战术性能指标。</p>
有趣的是,“巡航导弹”版反到率先完成研制工作,在去年就已定型,并且在大战爆发之后开始量产,其正式编号为KD-30A。因为不要求具备超音速冲刺飞行能力,巡航飞行速度降低到0.85马赫,所以KD-30A不但把质量减轻到1650千克,还在保持500千克战斗部的情况下,获得了1500千米的射程。</p>
因为性能非常出色,所以KD-30A还获得了空军的青睐。</p>
不过,也并非尽善尽美。</p>
最突出的问题,也就是太贵。</p>
哪怕应国防部要求,海军与空军联合下达订单,第一批就采购了15000枚,出厂单价依然是KD-20与DD-20的5倍。按厂方提供的报价单,只是隐身涂料与电子设备,就占到了总价的60%。</p>
当然,在战争时期,这个价格勉强能接受。</p>
海军想获得的其实是反舰型。</p>
按照最新版本,帝国海军已经把战斗部的质量缩小到了250千克。</p>
使用半穿甲战斗部,并且装填通常用在鱼雷战雷头里的高能炸药,对大型战舰依然有足够的毁伤能力。</p>
当然,如果适当的降低速度性能,那就更好了。</p>
总而言之,在XKD-30问世之后,“攻-12A”能把帝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打击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上。</p>
按照帝国海军做的推演,一个大队的20架“攻-12A”,投射40枚XKD-30,就能对一支单航母战斗群构成饱和打击。因为“攻-12A”不但用来取代“攻-5”,还要取代一部分充当过度品的“战-12”,最终将在1支舰载航空编联队配备2个大队,总共40架,所以就理论而言,帝国海军航母装备“攻-12A”之后,对海打击能力将提高1倍,1支航母战斗群能同时打击敌人2支航母战斗群。</p>
相反,如果不增加“攻-12A”的编制规模,只用来取代“攻-5”,就能够腾出20架重型舰载机的位置。</p>
这意味着,舰载航空兵有了更强的战术灵活性。</p>
比如,多搭载20架重型战斗机,制空作战能力能提高一倍。换成是“巡-4A”的话,反潜作战能力将提高3倍。继续保留24架“战-12”,那么在低烈度的战斗当中,综合作战效率能提高1倍以上。</p>
毫无疑问,这才是理想的航母战斗群。</p>
由此,也就不难看出“攻-12A”对帝国海军的价值,以及周涌涛为什么要拼尽全力支持这种舰载机的研制工作。</p>
在全球大战中,“攻-12A”的价值更突出。</p>
其实,在波伊战争爆发之后,帝国海军立即下达了“攻-12A”的订单,并且责成承包商尽快启动量产工作。</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