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重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五章 藤牌,大家请我当皇帝,四代重奸,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老师傅,你看这藤牌可做的?”张顺拿着一面大藤牌问询道。
“不敢劳秦王垂问!”那老篾匠吓了一跳,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站起来施礼,然后从恭恭敬敬的接过了藤牌。
“这编制之法倒也平平无奇,只是这藤小老儿却是没见过,想必是别地儿的产物。”那老篾匠伸出满是老茧的大手,抚摸、端视了半晌,这才应道。
“这是什么藤,可着人仔细询问!”张顺皱了皱眉头,扭头对李际遇下令道。
“舜王不必问题,我早已知晓!”李际遇不由苦笑道,“此物唤作黄麻藤,又名火索藤,分布于四川、云贵、两广、福建等地,北方并无此物。”
“你倒是有心之人,探的明白!”张顺意味深长的看了李际遇一眼,不由笑道。
原来经过张顺、李际遇和王徵三人反复研究试验以后,这才最终确定了以明甲为主,吸收“板甲”关节构造的重甲形制。
但是由于火器巨大的威力和日新月异的发展,让张顺并不满足于此。
在火器时代组建重甲精兵,是一件有着巨大风险的事情。
一旦所着铠甲无法阻挡敌人的火铳,那么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重甲精锐就会成为活靶子。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人命关天,无论如何重视也不以为过。
关键时刻,张顺想起了当初蒋和和其麾下刀盾兵。
义军当初攻打康家庄的时候,经过庄户指点,曾使用的棉被抵挡鸟铳。
于是他便产生了把藤牌和棉花相结合,进一步削弱弹丸的想法。
然而这些藤牌都是南方多产,北方并无此物,所以张顺第一件事儿就是拉着李际遇寻找篾匠,试图进行仿制。
所谓篾匠,就是用竹子、藤条、荆条、芦苇等韧性竹木编制箩筐、簸箕、竹篓、提篮、席子等编织器具的工匠。
在张顺前世从事这种职业之人,已经颇为稀少,不过在这个时代却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手艺人。
张顺寻找的这个老篾匠已经快七十岁了。
别看他年纪一大把,一双长满老茧的巧手却能抓着锋利的竹篾,如若捉着皮条一般,飞快的编织着手中的器具。
“老师傅,你看这藤条能替代吗?”张顺想了想,若是从福建、广西、四川等地“进口”黄麻藤,也有点不太现实。
“不好说,看你想做什么了!”老篾匠摇了摇头道。
“若是编筐编篓,竹子使得,荆条也使得,再不济柳条也能使得。”
“你这么大一个箩筐,谁知道你要做甚?”
“这不是箩筐,这是盾牌,准备用来防刀剑火铳……”张顺连忙解释道。
张顺拿来的这个藤牌是一副大藤牌,直径接近三尺。
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中号藤牌,直径两尺三寸五分;小号藤牌,直径一尺五寸。
所有藤牌都编制成锅状结构,非常有利于卸力和缓冲敌人敲击的力道。
别看那大号藤牌几乎遮蔽全身,小号也和木牌大小相当、其实大者全重不过九斤而已,小者不过五斤而已,十分轻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