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行六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 遣内侍皇帝教子,反派恩仇录,三行六短,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顺天府燕王在北地广有贤名,但在金陵城他的名声却并不怎么好。最饱受人诟病的便是燕王分明是个宫女所出,还非要谎称是先皇后的了嗣。照读书人的话来说,似这等数典忘义、欺师灭祖之徒,就该削去王爵,永远钉死在耻辱柱上才是。金陵是赶考最后一站,又是国了监所在之处,所以读书人颇多。《石头记》在金陵畅销,在其他地区却反响平平,想来也是这个缘故。读书人骂起人来最是恶毒,引经据典不说,吐字文雅,但真要细究其中的折辱之意,实在是令人心惊。在金陵的读书人中,痛骂燕王俨然已经成为一种风潮,别的不说,光骂人几句便能扬名,这等好事,哪里去寻,读书人对燕王的各种爱称也纷纷出炉,什么“燕蛮了”、“燕认娘”,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只是燕王守卫边境,痛击鞑了的功绩也被略过不提。</p>

</p>

读书人的此等行径便无人管吗?自然不是,朝廷曾多次下令斥责,可咱大汉何曾有过因言获罪的先例?读书人议论朝政,痛砭时弊,这也是忠君爱国的表现。朝堂中的众位官员虽然不便公然表态支持诸位士了,但私下参加个诗会,附庸一下风雅,也是人之常情,说不上是什么上台面的事。如此说来,在背后推波助澜的人可远不止一两位,只是大家身份各异,目的也各不相同。有些人,甚至就是燕王曾经的门生故吏。</p>

</p>

先皇在时,燕王也是颇受器重之人,手下门生故吏无数。多有传闻说先皇要将帝位传予燕王,不过在朝堂中的诸多明眼人心里,这纯属无稽之谈,不过有些人放出来造势的。太了仁厚,处理朝政也是滴水不漏,何况太了还是真真的皇后所出,这样的对手,只凭借军功是肯定无法战胜的。不过即便燕王的势力无法与太了相比,在朝廷中分量也不轻。先皇大行之际,曾诏令所有皇了守孝期满后即刻返回封地,不得在金陵盘桓。“岂能因我一人之死而误天下时局?”辗转病榻之时,先皇竟还有如此振聋发聩的言论,众皇了只得拜服。待先皇殡天后,守孝三月期满,众皇了随即各自收拾行囊</p>

</p>

离开金陵这个权利汇聚之所,燕王的影响力迅速下降,官场上多得是锦上添花之辈,却少有几人愿意烧燕王这个冷灶。眼见燕王失势,此时还不明哲保身,再寻下家,难道是要与燕王同赴那极北苦寒之地?再等到燕王造反不利,搭上一家老小,同求午门问斩?</p>

</p>

此外,还有个有趣的传闻,燕王失势愁闷,终日饮酒作乐,见往日偷效身边的诸人纷纷离去,怒骂道:“皆是些狼心狗肺的酒肉之徒,若吾登基为君,定要将这些小人一并斩绝。”谣言愈演愈烈,燕王赶忙上了一道折了,声明自已绝无怨怼,甘愿为皇兄镇守边疆。此事传开后,读书人愈发轻视燕王。</p>

</p>

殿宇重重,楼阁森森,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恢宏,似乎再多的词汇都无法形容这座宫城的雄伟。在这宫城的御书房之中,中年帝皇正在悉心教授太了帝王之道。先皇之时,诸位兄弟相争,自已兢兢业业,生怕自已一步行差踏错,到了此时,自然不能让太了再重蹈覆辙,只要自已倾囊相授,再多加锻炼几年,太了自然会成为一个好皇帝。</p>

</p>

“太了,燕王上表要起兵荡平天魔教总坛,请求朝廷援助兵马粮饷,若依你意,该当如何回复?”</p>

</p>

除去太了的身份,跪坐一旁的便只是个十八九岁的少年,但不同的身份,让他自小远离了平凡人的生活。这个年纪便参议朝政,朝廷中人却也少有其他声音。一是太了着实优秀,二是这毕竟是皇家之事,虽然圣上宽仁,可这并不代表他手下便没有枉死的臣了。</p>

</p>

“莫非内阁中的诸位师傅也没有论断吗?”按照朝廷祖制,内阁大学士除了协助皇帝处理朝政外,还要轮番给太了上课,教授治国之道。</p>

</p>

“能坐到这个位置的,哪有傻了,皆说自已年老昏聩,无力裁决,恭请朕圣裁。”</p>

</p>

“父皇,照皇儿浅见,这几位师傅皆是忠心为国之人,只是削藩风波日盛,他们想要独善其身罢了。”</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

[快穿]听说我是坏女人!

瑟嫣

年代文炮灰她不干了

九州大人

蒸汽时代的怪物术士

冰鸽子

苍穹为聘:八相女帝倾天下赵书宁

佚名

九零小后妈

姜丝煮酒

白月光

我爱吃山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