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盘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章 得陇望蜀,明末之范进种田,一起来盘他,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长乐军的一个团,满编为一千一百三十人,目前终于满编了。范进就将这些鲁密铳优先划给了近卫团的一个连队。随着时间的推移,再用不了一年,长乐军近卫团都将优先使用上鲁密铳,进而在实战当中检验这款范进魔改的武器的威力。</p>
而随着范进不断的购买、改造和打制,目前曹兴旺、贾飞等战兵部队都已经大部分装备了长乐三大件——鸟铳、滑轮弩和恰西克弯刀。范进相信,到了崇祯八年中旬,自己队伍的装备将完成这次的大规模升级。</p>
但是随着装备的增加,铁料和铜料的消耗又成了新的难题。范进已经深切的意识到,光凭借抢夺和购买,已经无法完成武器的更新换代了。一是抢不到这么多的铁料,二是自己没这么多银子。范进的银子不是按军功发下去,就是用来购置各项军民所需,还有大量的**、粮食购买。随着萨摩藩的生意和在曰本的私自开采,**的投入越来越小,但粮食的采购量却越来越大。</p>
无论如何,也到了考虑自己生产铁料的时候了!</p>
目前范进通过对莒州铁矿和煤矿的开采,在莒州私港囤积的矿石和煤炭数量已经相当可观了,只是长乐军还没有炼钢设备,而且范进一时间还搞不出什么像样的炼钢设备。不过范进早有打算,在前世记忆当中,曾经有一段疯狂的年代,那时的条件也是非常艰苦、穷掉底儿的。</p>
但是凭借着无比的勇气和智慧,聪明的国人也能从零开始炼制钢材,哪怕是走了弯路,但也对范进有着极大的参考!</p>
范进之前也囤积过很多的泥瓦匠和烧瓷匠,这些人都安排在工匠协会,一直以来都筹备着砖窑的建设。范进无论任何的基础设施,都离不开砖,所以他在胶州、莒州、青岛、吉州和下甑岛几处,遍寻了适合烧制青砖的泥土,结果让人意外的惊喜,五处地点的黏土都非常适合烧砖,省了范进不少的人力物力,还有宝贵的海上运力。</p>
随着工匠们熟悉他的砖窑建设图纸,另两份奇形怪状的图纸也下发给了他们。</p>
在那个“大家都亲眼看到了xxx地点的群众大搞xxx的冲天干劲”的年代,还是有很多这种“小高炉”的影印资料留下来的。范进当年就是曾经看过这些资料,而记忆犹新的。只是他当时对这个技术嗤之以鼻,认为这种土方法,把神马菜刀、农具啥的全都融了,制出来的钢还能叫钢吗?</p>
后来他还真正较真的去查过文献,如果烧制的温度得当,就可以利用高炉蓄温的特点,去除掉铁料里面含量非常高的碳,这碳含量降低了,自然而然就成了铁元素占比非常高的钢。就算这“钢”非常粗糙,而且有杂质、微小气孔等,但这依然是钢材啊!</p>
范进想通了工艺,便动手去做。因为他对于这种小高炉印象不深,便不得不按照记忆画出了两种风格迥异的小高炉样式,具体的结构大同小异,只是燃料必须是炭。好在青岛此时群山环绕,树木青葱,崂山上的老林子木材绝对够用。</p>
然后安排烧瓷匠和泥瓦匠,按照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和规格,将范进的“小高炉”进行调整,但不能更改。虽然难坏了十几位瓷器师傅,而且有着不愿意透露烧瓷手艺的嫌疑,在范进一番威逼利诱下,这些工匠都从了。</p>
烧制瓷器的温度需要达到一千两百到一千三百余度,而炼钢才仅仅需要一千一百多度即可。只是烧制瓷器的温度是不断的添柴加炭,不断的保持、提升窑温来实现的。范进直接用这种现成的结构,一下子就启发了大明的这些能工巧匠。</p>
随着付坤宏自告奋勇的去部署接下来的朝鱼羊攻略,范进也乐的自己一门心思的搞这砖窑和小高炉。</p>
又过了三天时间,早就建好的砖窑就产出了第一批青砖。按照范进的要求,这些砖烧制的数量和质量都不符合要求,于是不得不重新改进。到得第十日上,砖窑才烧制出了让范进满意的砖头。范进见费劲千辛万苦,总算烧出来的青砖格外亲切,拎在手里豪气顿生——“板砖在手,世界我有!”</p>
有了这耐高温、强度高的青砖,范进便建起了小高炉。而且砖窑的建设也一刻不停,命令立即传到五处驻地,开窑烧砖!随着命令到达的,是熟悉建窑烧砖的工匠。除了青岛,其他地方烧制出来的砖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建设海岸堡垒。</p>
又过了五日,范进的小高炉终于建好。</p>
(https://www.yqwxw.cc/html/124/124343/33230411.html)</p>
www.yqwxw.cc。m.yqwxw.cc</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