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终于轮到我苏轼了
迈克尔杰克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1章 终于轮到我苏轼了,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迈克尔杰克驴,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唐位面。</p>
李世民看了王勃的相关介绍之后,立刻叮嘱太子李治以后要好好的重用王勃这个人才,像这种千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只要用好了就能让大唐兴旺许多年!</p>
而且在王勃之后还有李白、杜甫这些千古大才出世,所以这是大唐兴旺发达的好机会,一定要抓住这些机会,决不能再让大唐走下坡路了!</p>
……</p>
大宋位面。</p>
赵匡胤的脸色多少好看了一些。</p>
虽说大宋是华夏历史上最懦弱的朝代,但是在文化历史方面,大宋发展的还是很不错的。</p>
……</p>
大元位面。</p>
忽必烈有些懵逼,文坛的事情他虽然了解不多,但大元这么广阔的土地就没有什么大儒出现么?</p>
所以忽必烈也赶紧发展自己的大元文化。</p>
……</p>
此时天幕已经出现了苏轼的相关信息。</p>
第四位:苏轼。</p>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p>
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p>
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p>
嘉佑二年(1057年),参加殿试中乙科 [90-92],赐进士及第 (一说赐进士出身) 。</p>
嘉佑六年(1061年),参加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p>
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p>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p>
宋哲宗即位后,出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外放治理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p>
随着新党执政,又被贬惠州、儋州。</p>
宋徽宗时,获赦北还,病逝于常州。</p>
南宋时期,追赠太师,谥号“文忠”。</p>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p>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p>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p>
其文着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p>
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p>
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p>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寒食帖》《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p>
苏轼于宋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 ,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裔。</p>
苏轼之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不可或缺之意。</p>
苏轼幼年承受良好的家教,其父苏洵是古文名家,其母程氏曾以东汉名士范滂的事迹勉励其砥砺名节。</p>
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的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p>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p>
好交友 、好美食 ,创造许多饮食精品 ,好品茗 ,亦雅好游山林 。</p>
嘉佑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p>
苏洵带着二十一岁(农历虚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佑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p>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p>
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p>
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p>
嘉佑四年(1059年)十月,守丧期满。</p>
翌年二月,三苏重返汴京。</p>
苏轼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苏洵试秘书省校书郎。</p>
嘉佑六年(1061年),在欧阳修的推荐下,苏轼兄弟参加名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制科考试。</p>
九月,苏轼的对策被评为第三等(一、二等虚设,第三等为实际上第一等),之前宋朝只有一个吴育中过这种制科的第三等,因此苏轼中第三等被称为“百年第一”。</p>
随后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又通过学士院的考试,任直史馆。</p>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p>
此时,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p>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而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p>
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p>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p>
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温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p>
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p>
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任知州。</p>
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p>
黄河在曹村决口,使梁山泊泛滥,南清河水溢出故道,洪水汇聚在徐州城下,暴涨的洪水不时泄出,城墙即将被洪水冲毁,富有的百姓争相出城躲避洪水。</p>
苏轼带领他的士兵们拿着畚箕铁锹出来,修筑东南长堤,头起戏马台,尾连着城墙,派官吏分别堵塞缺口以守护城墙,终于保全了徐州城。</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