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小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3章 市场底与政策底的关联,股民的炒股日记,闲云小散,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前市场政策底方向明确根基牢固,国家政策对于资本市场高度重视持续关怀。2023 年 7 月 24 日,中央召开会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大的政策方针定了,基本上没有大的出入,后续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发布都是确认了政策底,政策底没有多少疑问,就是市场底现在还不能较好确认下来,需要时间验证。</p>
2023年8 月 27 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公告》,自2023 年 8 月 28 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随后监管层连发三条重磅政策,涉及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规范股份减持行为、阶段性收紧 IPO 节奏等。这些政策对股市企稳以及提振股市交易活跃度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p>
目前 A 股市场整体估值不高,具有较好的投资性价比。展望未来,当下中国经济运行不断回稳向好,在“政策底”夯实下,对后续 A 股市场的行情应该积极乐观,市场最终会给理性的投资者予以回报。</p>
追忆A股往事, 探求政策底与市场底之间的走势规律,互联网时代留下了股市记忆,可以从中寻得一颗定心丸。</p>
走过牛熊的投资者都会知道,市场下跌之后要企稳回升,通常要经历三个底:政策底、市场底和经济底,呈现政策发力、市场触底、经济反弹的走势规律。米云虽然入市十几年,不到二十年,但经历的牛熊不多,真正的大级别牛市可能就只有一次,大部分处于熊市阶段,所以对熊市的感受深点,牛市基本上没有感觉和记忆。</p>
纵观A股,曾经有2大行情,至今让老股民时常挂在嘴边,分别是2007年和2015年两大牛市,参考这两大牛市就能知道政策底和市场底的关联,毕竟他俩都是急涨急跌的行情,米云只经历过2015年的杠杆牛市,2007年的那场牛市米云就没赶上,晚了三年才入市。</p>
在牛熊转换脉络中,政策底和市场底都是紧密关联的,可能也是我们特色的资本市场,属于特殊国情。</p>
政策底是宏观层面的。主要是政策层面表明对资本市场、经济发展的支持态度,并陆续出台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振信心。</p>
市场底是交易层面的,和各路资金参与热情、投资者风险偏好等有关,比如产业资本入市、企业回购、基金自购等。</p>
盈利底是最基础的、最核心的,和企业内在价值增长密切相关,不过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可以从宏观经济数据、企业盈利数据等方面得到确认。</p>
底部区域都是从后视镜的角度才能看见,虽然我们无法预测“底部区域”会持续多久,但它可能意味着最坏的时候或已经过去。身体感觉最寒冷的时候,或许就是黎明破晓前。</p>
在投资市场中,股民朋友们经常会聊起各种“底”:政策底,市场底,情绪底,盈利底,信用底等各种底部区域。</p>
那么,比较常听到的“政策底”和“市场底”有啥关联?从“政策底”到“市场底”,到底要过多久?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几个问题。</p>
投资市场里的“底”,有多少种说法?财经达人李大霄就贡献了无数底,广为流传的就是婴儿底。</p>
了解市场的“底”是什么。一般来说,可以细分为政策底、情绪底、市场底等。</p>
政策底指政府采取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通过降低利率、增加政府支出等手段来托底经济,从而刺激经济复苏,促进经济增长。</p>
在股票市场,“政策底”一般指官方从政策层面明确对资本市场、经济发展的支持态度,常伴随着一系列标志性政策的出台或事件发生。</p>
投资市场的周期波动与投资者情绪和群体行为密切相关。</p>
在市场大幅上涨时,投资者往往更容易充满信心,于是大量买入,推动市场进一步上涨,从而将资产价格推到了超出其内在价值的位置。</p>
而在市场持续下跌时,投资者被悲观情绪所笼罩,由于担忧继续下跌而集体抛售,从而导致市场继续非理性下跌,直至被严重低估的位置。</p>
这里说的“情绪底”,指的就是投资者对市场的走势比较悲观、买入意愿低迷的情况。目前阶段米云认为已经到了情绪底了,市场人气低迷期。</p>
情绪属于主观层面,比较难衡量,但可以参考一些客观数据,比如融资融券、股市新增开户数、新发基金认购情况,等等。如果这些数据遇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市场的情绪不高。</p>
市场底指资产价格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下跌后,形成的阶段性最低点。在“市场底”的形成过程中,“政策底”往往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p>
在政策发布的初期,市场信心会在短期内得到提振,但市场趋势通常不会立即出现反转,而是会在犹豫中逐步筑底。一段时间后,当市场情绪得到修复,共识得到凝聚,最终完成趋势的反转。这个过程就是“市场底”确立的过程。</p>
“政策底”是如何推动“市场底”的?</p>
经济是有周期的。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通常体现在过热、滞涨、衰退和复苏之间循环反复。</p>
宏观经济周期运行情况一般有上升和向下兼容段。</p>
提振经济期,可以采取各种积极取向的措施,以带动经济走出底部:</p>
央行方面,通过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提供更多的流动性,刺激信贷投放,促进消费和投资,从而缓解经济压力。</p>
政府方面,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减税降费等方式,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的投入,以刺激需求、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p>
资本市场方面,则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等手段,扫除市场中的不利因素;通过降低交易费率,注入增量资金等手段,提振市场信心。</p>
经济过热期,可以采取适当降温的方式,使经济回归合理轨道:</p>
央行方面,通过提高利率来收紧货币政策,减少信贷供应,适度降低投资和消费需求,抑制通货膨胀。政府方面,通过减少财政支出或增加税收来收紧财政政策。</p>
资本市场方面,则可以适度提高对金融机构的资本金要求,加强审慎监管,限制过度的风险暴露和杠杆运用,等等。</p>
从“政策底”到“市场底”,到底间隔多久?</p>
人们常说,“市场底”是靠磨出来的。这是因为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后,效果往往并非立竿见影,而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效用,使人们产生感知,所以就形成了“市场底”比“政策底”滞后的情况。</p>
通常来说,经济政策实施后,传导到实际经济活动中需要时间,例如,利率的降低通常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影响到人们的借款成本和投资决策。</p>
从政策传导到实际经济中产生的影响,也可能需要时间才会显现,例如,基础设施投资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工,并对周边的产出和就业产生实际影响。</p>
自2000年以来,A股出现过几次比较明显的“政策底”,分别出现在2005年、2008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还有最近的2023年。</p>
而回顾历次A股从“政策底”开始,一直走到“市场底”出现,间隔的时间却并不确定,短的只有1个月,长的则要等1年之久。最后这次有可能打破历史记录。</p>
底部是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时间点。政策效力的发挥需要一定时间,市场信心的恢复也难以一蹴而就,期间往往会经历一段磨底的过程。</p>
另一方面,底部都是从后视镜的角度才能看见,虽然无法预测“底部区域”会持续多久,但它可能意味着最坏的时候或已经过去。身体感觉最寒冷的时候,或许就是黎明破晓前。</p>
在过去三十年中至少发生过5轮政策底和市场底。</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