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丹霄秦王
惠子52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3章 丹霄秦王,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惠子521,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八月初五</p>
修炼界的四季轮回,难以捉摸,前日还阳光普照的晴空万里,在此刻却转瞬变为黑云压城,暴雨如注。这片久旱的陕西地域,已有多年未曾经历过如此酣畅淋漓的降雨,此刻终于迎来了一场清凉的甘霖,使得无数耕耘黄土地的凡夫俗子悲喜交加,泪流满面。</p>
近年来,由于连年旱魃肆虐,田间作物凋零枯萎,农户们手中的生机几近断绝,家财耗尽,连亲族亦因饥饿难耐而魂归地府。而这突如其来的豪雨仿佛是天赐的机缘,让人肆意宣泄心中积郁已久的不甘与愤怒。</p>
然而,在这座西安府内的秦王府,情况却截然相反。尽管王府占据府城三分之一有余,却显得格外冷清寂寥,连绵的大雨也无法驱散府中的阴郁气息。往日人声鼎沸的宫人内侍此刻都消失不见,偶有身影闪过,也是小心翼翼,生怕打扰到近日心情烦躁的秦王殿下。</p>
穿过充满江南韵味的玉石栏杆,精致的亭台楼榭,直至王府深处的藏珍阁书房。此时正值午时,书房并未燃起宫灯,只有案牍上的一盏孤烛微微闪烁,照亮一方天地。案牍后的老者,看上去约莫六旬,身披四龙纹绣袍,满脸沧桑,他那皱纹累累的右手紧紧握着一封信函,身形微颤。</p>
"父王..."</p>
...</p>
或许是因为感受到老者情绪太过激荡,一道带着微颤之声从藏经阁的阴影之处传出。</p>
循声望去,显露出一位面貌与老者颇有几分相似的中年人,他满脸忧虑地凝视着坐在书案后的老者。</p>
他的父亲,秦王,年岁已高,修为大不如前,前阵子更是因“陕西妖患”之事受到惊吓,险些踏入幽冥界边缘。虽经数月调息修养,精神状态已有显着恢复,但却仍难以复原至往昔巅峰之时。西安府内的丹药师都劝诫秦王平日里应减少劳累,尤其需忌怒气伤身。</p>
“孩儿,这朝纲实在是太过嚣张跋扈啊。”</p>
手中紧攥着传讯玉简的老人恍惚片刻,终究还是恢复过来,看向面前的长子,脸上尽是愤慨之情。</p>
他们秦王府一脉身为首位藩王,乃大明朝众多皇家分支之首,即使是历经靖难之战后的成祖朱棣也不敢小觑。现如今的小天子,仅仅是凭借侥幸才坐上了皇位这一宝座,竟敢对他们秦王府一脉出言不逊,不仅要求他们全力协助陕西巡抚洪承畴“化解灾厄”,如今更下发密令,命令秦王府立即种植灵植土豆、红薯等物,不得延误。</p>
尽管手中的传讯玉简并非出自内阁钦赐的“天诏”,但落款之人却是王承恩。</p>
在整个大明疆域之内,敢于这般对待他这位秦王的大胆之人,唯有那日夜陪伴在天子身边的司礼监掌印——王承恩一人。换句话说,即便这份传讯玉简是由司礼监掌印发给他的,也必然得到了背后的天子授意。否则,区区一个王承恩怎敢对这位“皇家分支之首”出言不逊?</p>
“父王,我秦王府一脉世代蒙受皇恩浩荡,如今朝廷遭遇困境,我辈自然不能置身事外...”</p>
“捐献一些粮食资源,也是理所应当之事...”</p>
藏经阁中的中年人犹豫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回应,声音中充满了疲惫,脸色亦显得有些病态的苍白。</p>
唉,自家的父亲真是“心魔缠身”,早年间尚能仗义疏财,多次得到朝廷的表彰赞誉;然而近几年随着年纪增长,却变得视财如命。</p>
自从先祖朱元璋在金陵开创大明基业,秦王府便在这西安府落地生根,经过二百余载的传承,连他这位“秦王世子”都不知道府中究竟拥有多少领地。他只知道府库里堆积的修炼资源早已过剩,快要腐朽变质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