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益州乱象
北风的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1章 益州乱象,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北风的雪,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桓阶虽然有能力,但太过年轻,担任一个拥有百万人的一郡之守,实在是有些欠缺。</p>
此事暂且放下,紧接着是下一份公文。</p>
“恩?是韩熙的。”韩玄想了想,会有什么事呢?</p>
将其打开,看了几眼心底便已了然。</p>
之前韩玄在江夏建造了医学院,张仲景伯父为院长,专门传授世人医术。</p>
最近这几年,这件事基本已经落实了,在荆州内,所有的医者都必须受过医学院的严格考核检验,方有行医的资格。</p>
如此一来,剔除了绝大部分的庸医,这让荆州病死人数,大幅度下降。</p>
韩凌主要是询问,这一政策是否要在扬州推行。</p>
韩玄在其上,用笔写下了一个准字。</p>
接下来,韩玄继续查看其他的公文。</p>
剩下的都没有什么大事。</p>
无非是韩玄之前种的棉花,如今已经成为规模,各种棉织品已经大面积在民间出现。</p>
棉布不仅能够御寒,而且还比丝绸更加吸汗,这让在生活在闷热的南方百姓,十分喜欢。而且棉布也比寻常的麻布要舒适许多。</p>
还有便是水车的推广,磨坊也渐渐出现,让原本难以下咽的小麦,可以研磨成面粉。不仅不费多少人力,还使得面食逐渐发展起来。</p>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总之荆州在韩玄的治理下,很多政策都出现了正面效应。</p>
纵使如今外面打的热火朝天,民不聊生。但在荆州内的百姓,依旧安稳,吃的上饭。</p>
不知过了多久,日上三竿。</p>
“主公,在下有要事禀报。”徐庶走了进来。</p>
“元直啊!我不是给你几天假了吗?什么事情这么急匆匆赶来,不多陪陪伯母与妻子吗?”韩玄笑着询问道:“徐母可是心心念念,让你给他留个大胖孙子呢!”</p>
“都回来了,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徐庶笑道。</p>
“说吧!什么事情。”韩玄低着头继续处理公务,也不调侃徐庶这个工作狂了。</p>
“有一个名士想要去益州,但由于刘焉逝世,益州发生混乱,道路不通,因此停驻在咱们荆州。”徐庶说道:“想必主公对此一定对此人很感兴趣。”</p>
“哦!能被元直称之为大才的人,可是世间少有。”韩玄确实是被引起了兴趣。</p>
“此人想必主公也听说过。”徐庶走上前,道:“颍川荀氏的荀攸。”</p>
“是他。”韩玄心底有些骇然,此人他确实知道。</p>
之前荀攸与其他人合谋,想要刺杀董卓,但却失败了,因此被牵连入狱。</p>
董卓死后,荀攸便被释放而出,弃官返乡。</p>
前些日子听说他被朝廷再次征召,考试名列优等,之后的事情韩玄便不清楚了。</p>
“此人正在城中,我派人将其请来如何?”徐庶笑道。</p>
“那就有劳了。”韩玄点了点头。</p>
没过多久,荀攸便走了进来。</p>
荀攸一进来便躬身行礼道:“荀攸拜见隋侯,不知召在下前来有何要事?”</p>
“先生何必装傻充愣,召你前来是何原由,先生难道不知吗?”韩玄反问道。</p>
“还请隋侯勿怪。”荀攸连忙说道:“在下来到贵宝地,却迟迟不来拜见,是在下疏忽了。”</p>
韩玄看着对方的样子,忍不住道:“公达你我虽未曾相见,但汝之远名在下早有耳闻。当初敢设计刺杀董卓之人,如今如何变得如此圆滑。”</p>
“都是些陈年旧事,让隋侯笑话了。”荀攸苦笑道。</p>
当年之事确实是个笑话,事情未成,他们便暴露了。</p>
若不是九死一生,又经历了一场牢狱之灾,自然学到了一些道理。</p>
之前朝廷征召他为任城相,但他却没有赴任,因为他不想在卷入到朝廷那个旋涡之中。</p>
荀攸见益州地险城坚,人民生活殷实,于是便想去蜀郡担任太守,躲避战火。</p>
“先生不如来我这,我必将扫榻相迎。”韩玄邀请道。</p>
“还请隋侯赎罪,在下已经上请朝廷为蜀郡太守,恕难从命。”荀攸拒绝道。</p>
“蜀郡有山川之险,倒是个避世的好去处。”韩玄盯着对方,见荀攸无动于衷。</p>
于是又道:“莫非先生是想,静观时局变化吗?”</p>
话音刚落,荀攸面色不由得有些异色。</p>
虽然只是一瞬间,但依旧被韩玄所察觉。</p>
韩玄忍不住笑道:“现今天下大乱,正是有谋之士费心劳神的时候,而先生所为,莫不是太过保守了!”</p>
“隋侯以为如何?”荀攸见此,便也不再继续伪装,而是询问道。</p>
“公达你虽算无遗策,经达权变,但缺少一个明主的赏识。”韩玄道:“不如这样,先生先留在我着,接下来我便要往益州用兵,那里即将遭受战火侵扰。若是先生以为在下可以辅佐,我必重用于你。若是不行,汝可自行离去,吾不拦你。”</p>
荀攸思索一番,同意道:“那在下任由大人调遣。”</p>
“哈哈,好啊!”韩玄笑着起身道:“如今长沙太守空缺,你便前去赴任吧!”</p>
“多谢大人。”荀攸躬身道。</p>
虽然跟他预想的不一样,但长沙郡也很不错,他可以待在那里,静看天下大势,由此再决定投效何方。</p>
蜀郡,成都。</p>
此刻,满城尽是披麻戴孝,为益州之中刘焉哀悼。</p>
司马府内,司马赵韪与治中从事王商,二人共聚在一起商讨。</p>
“刘焉那个家伙,终于死了,是我们益州氏族出头之日了,哈哈。”赵韪饮下一杯酒,大声笑道。</p>
“赵兄慎言,慎言啊!”王商连忙四处观察。</p>
“怕什么,这是我的府邸。”赵韪为其倒上一杯酒。</p>
赵韪继续道:“当初刘焉听闻益州有天子气,便从洛阳赶来。若不是我等相助,刘焉能有今日?”</p>
“唉,狡兔死,走狗烹,如何奈何。”王商饮尽杯中酒,道:“郤俭在益州大肆聚敛,贪婪成风,益州士族苦不堪言。本以为我们与刘焉联合,平定战乱,益州能安定。但刘焉却重用那些流民,从而打压我等。”</p>
“就是,李严、法正、孟达,这些从南阳、三辅一带来的丧家之犬。居然敢自称什么东州士,不就是流民吗?真会给自己脸上贴光。”赵韪不屑道。</p>
“若不是我们益州收留他们,他们都不知死在何处荒山野岭之中了。”王商有些醉意朦胧,逐渐放开了。</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