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期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章 军火,民国之桂系开局,永远期待,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远在广州的陈德良嗅到战争的气息,他想起此次来广州的另外一个重要目———军火。</p>
陈德良这段时间一直有翻阅1911年到现的广东报纸,这能让他了解到广东近段时间发生的大事推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能让他对国内和国际上的形势有自己的判断。广东给他的印象是个硝烟四起的大战场。除了孙中山与各类军阀的斗争、军阀之间的混战外,随时还有规模大小不等的战事:警察剿匪、土匪间的火拼、宗族械斗等;关于这些战事的报道,经常出现西方国家的新式武器。在广东的不少地方,枪械是甚至是民间普及工业产品。</p>
军队、警察以外还有不少武装组织,商行、乡团等这些地方自卫性团队,这些都有不计其数的武装,具体数量有多少谁也不得而知,陈德良估计甚至有几百万。仅在广州商行就有枪械几万支。珠三角地区,碉楼林立,每个碉楼充满着枪眼,说明这些地方的武器存量不少。乡村的宗族也是武器收藏的大头,陈德良看报纸关于宗族械斗的报道,经常都会提到新式的西方重炮。</p>
盗匪手中更有大量武器。广东的职业盗匪团伙漫山遍野,盗匪往往拥有大炮、机枪等先进武器,有些还有武装轮船。而且,很多盗匪团伙都超过一人一枪的装备率。别说陈德良的部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现在中国没有什么部队能达到这个标准。一些小军阀还被称为“三多司令”:官多过兵,兵多过枪,枪多过子弹。广州军警的枪支数量和质量都远远比不上民间。</p>
所以枪支走私,在这个时候可是一门一本万利的好生意。武器的泛滥对社会治安形成严重的威胁。有个着名的事件,孙中山乘船视察广州附近的炮台,途中遭到不知来自哪里的枪击,一名船员被当场打死。在大元帅府直接控制的地区,子弹居然打到孙中山的座船上,这件事多少反映出民间武器管理的混乱。</p>
但是这些问题还轮不到陈德良去操心,他知道混乱的枪械管理有利于他轻易获得大量的枪支弹药。所以他今天带着张武山几人到沙面———洋行林立的租界。</p>
广州海珠有一个岛屿,老名叫“鱼珠”,后来改名作沙面。陈德良听当地人说过这里,宋朝时期,沙面曾被列为军事要塞,明代又是海防大镇。到了清朝,沙面逐渐变成繁华的商港,是珠江三角洲着名的海上贸易中心。但在鸦片战争后沦为英、法租界地。所以曾经有十几个国家在沙面开设领事馆,几十家洋行,多家外国银行。</p>
陈德良早就让手下调查好各个洋行关于军火生意的情况。在旧时的沙面几家实力雄厚的洋行:渣甸、礼和、高枝。渣甸兜售英国的军火,礼和兜售德国克虏伯炮厂的产品。但是陈德良的目标是高枝,因为这里有他的熟人。</p>
高枝洋行的一个业务经理陈震华是陈德良的堂哥。小时候他堂哥家境贫寒,颇受陈德良父亲的照顾。所以陈德良第一个选择肯定是高枝洋行,当然来之前他已经和陈震华沟通好了此行的目的,自然不能让自家人吃亏。</p>
有人评价民国时期的洋行建筑风格,方方正正、没什么设计,也不用建筑师。这话在陈德良看来是再正确不过了。眼前的高枝洋行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宽敞,在寸土寸金的广州市区占地面积这么大,充分说明高枝的雄厚实力。</p>
陈德良等人刚进门,一位衣着讲究的招待女士就迎上来问道:“几位先生你们好,欢迎来到高枝洋行,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p>
青春靓丽的女孩,配上甜甜的笑容,让人心情都愉悦几分。</p>
“麻烦和你们陈经理说一下,我们之前已经约好了的。”</p>
“好的,请稍等一下。”</p>
接待小姐把陈德良带到一个办公室,没过多久有人敲门进来。来者身穿黑色西服,布料光泽柔顺,眼力好的人可以轻易地知道这是价格不菲的羊毛面料。梳着整齐、服帖、顺溜的大背头,鼻梁上架着的是精致而华美的金丝边眼镜。</p>
“德良啊,好久不见!”</p>
“是啊,华哥,好久不见。”</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