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青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匹马难回1,奶爸劝学史,司马青史,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双方各自勇猛冲锋,两军犹如两股巨浪狠狠撞击在一起,领头的几排战马狠狠撞击在战车之上。那战车是驷马所拉,沉重非常,单马如何冲击得动。马匹由高速奔驰突然顿住,马上骑士被抛飞出去,或被战车上的甲士挺起青铜戈四方或刺或钩,死于非命,或被战车后方甲士举起青铜剑砍杀而亡。后方骑兵悍不畏死,依然勇猛冲锋,一时赵边军与匈奴人杀做一团。</p>
匈奴兵虽多,阵型散乱,恃血气之勇各自猛冲罢了;赵军阵型严整,各兵种协作默契,匈奴骑兵冲之不动,被赵军弓弩手四面攒射,倒下一大片。匈奴人并无什么作战纪律,仗着血气之勇猛冲了半个时辰,见得冲不动赵军阵势,纷纷拨马而退。若是在大草原作战,匈奴兵四面迂回,赵军须得各个方面防守,极为不利。如今在山谷之中,正面太小,没有什么迂回的余地,赵军只需以战车和甲士正面防御,以弓弩兵正面射击即可。少数可以迂回的地形也被赵军骑兵护住,匈奴骑兵并无发挥的余地。战了一个时辰,匈奴兵渐渐落入下风。</p>
头曼单于见地形于己不利,乃传令边战边退,且退五里到宽阔之地再战。</p>
赵军步步紧逼,兜着匈奴人的马屁股追杀。</p>
退了五里,地形略宽阔,匈奴兵形成了一定的迂回,赵军骑兵立即全面压上,双方均各猛冲猛打。匈奴兵虽然没有什么纪律,一个个的生得牛高马大,勇猛彪悍,赵军阵型占优,个体力量不足,双方一时打了个难分难解。不过赵军防护严密,轻伤者众,重伤及阵亡者少;匈奴兵披了件羊皮袄子就骑了马冲锋,伤亡甚众。</p>
正战之间,忽地东北面烽火台狼烟四起,李牧挥剑大呼道:“司马将军已到,弟兄们奋勇拼杀,全灭了匈奴人。</p>
头曼单于也见到了狼烟四起,正自惊疑不定,士卒来报,平城军六万余人已经堵住退路,正一步一步杀过来,左贤王已领兵前去堵截。</p>
头曼单于的心一下子掉到了谷底,十几年从未跟李牧正面交战,想不到赵军阵型居然如此难破,匈奴兵完全冲突不进,那阵后的弓弩兵如雨的箭矢落在匈奴人阵上,惨叫之声不绝于耳。眼见大军已折损了好几万,那赵军阵型严整,不过折损了几千人,越战越勇。</p>
头曼单于下令林胡王、襜褴王并三个小王领了三万兵马去相助左贤王,定要冲破平城军,为全军打开退路。</p>
又战了三个时辰,匈奴兵节节败退,赵军不断压上来。头曼单于指挥匈奴兵一路退到一座山谷之中,那山谷甚大,足以容纳数十万人马。那谷口地形复杂,不利赵军战车冲锋,骑兵进退却甚是便利。左贤王并左大将也被平城军压到了这个山谷,两军又合在一处,死守谷口,赵军追至谷口翻倒了百余辆战车,李将军急令停止追击,只是层层叠叠将那谷口围死。</p>
此时天已大黑。双方各自脱离战场,赵军在外把那山谷围了个铁桶相似。</p>
李牧与司马尚相见,二人安排在谷口附近遍布鹿角,洒下铁蒺藜,急令荀国忠派人送一万面巨木盾前来,另外关中所有箭矢尽皆送来前线。又令五万甲士与弓弩手梯次配置,严防死守。</p>
李牧与司马尚推演无数次,此谷也是假想歼敌之地之一。此谷在雁门关东北,恒山山脉三面环抱,只有谷口可出于平城。</p>
此地地势较为复杂,于战车不利。李牧把战车布于东北侧十五里以外狭窄平坦之处。赵军以五万兵马守住谷口,其余兵马就地休息以养军力。</p>
李牧安排好了防务,召集众将商议。</p>
诸葛明报道:“今日雁门军损失一万人,余者七万八千余人。平城军损失一万五千余人,可用四万七千人,目前全军十二万五千人,若是荀国忠到时,可有十三万余人,其中骑兵一万人。匈奴人大概损失七万人,剩余十二万人,全围在山谷之中。</p>
众将闻言皆是大喜,边军每与匈奴战,损失都比匈奴大得多,不仅粮草辎重多被夺取,便是士卒损伤,也是匈奴损失的数倍。如今以步车兵为主,居然打得匈奴人大败,而且匈奴余众皆被围在山谷,歼灭匈奴人指日可待。此战实是前所未有之大胜,众人大大振奋。</p>
赵大嘴哈哈大笑道:“将军神机妙算,让匈奴人匹马难回之言,果然不错。”</p>
李牧道:“如今山谷之中尚有十二万人,谷口宽阔,不易防守,且我先前所仗之战车在此地不利,诸将仔细防守,方可保得万全。”</p>
李牧又道:“如今蛮兵被围,雁门关已无需防守,传令荀国忠领八千人来援。军师,你看谷中蛮兵尚有多少粮草?”</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