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有了孜然,各种铁板和烧烤要上吗
落笔成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章 有了孜然,各种铁板和烧烤要上吗,带着爸妈穿越,在古代开设福利院,落笔成瘾,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现在拿到家里放的几盆香菜已经可以拔着吃了,八月又编了一些小花盆,打算再分批种一些,一来自家用,多余的也可以拿到饭店里去卖。</p>
现在的饭店冬天用的都是晒干的香菜,如果哪家有了新鲜的香菜,想必也是很吸引人的。</p>
收入现在已经比较稳定了,大家做的也都熟悉了,郑文青和郑文武两兄弟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八月又怂恿着王老太太早点给他们找私塾。</p>
原以为古代和现代一样,都是年后开学,结果过了这么久,发现古代的私塾好像没有具体的一个固定日子,貌似哪天都可以,只要夫子愿意收就行。</p>
自己知道自家弟弟什么情况,还是早点让他去学堂比较好。</p>
好在郑家其实还算比较上进开明的家庭,郑家的儿子们包括两个大的孙子,都曾上过一年半载的。</p>
后来觉得不是那块料,识得一些字也就不再继续了。</p>
曾经祖上是出过状元的,后来没落了,所以后代子孙只要有能力,都会让孩子们去念上两年书,试试有没有潜力。</p>
可惜不知道过去多少代了,再没有出过什么正经的读书人,好在这个优良传统让郑家人至少脱离了文盲范畴。</p>
现在的私塾不是很多,离得最近的是三里外的刘家村,村里有个姓徐的秀才,十年前落户刘家村,以私塾维生。</p>
农村读书的不多,所以一直以来也就维持那么三五个。</p>
其实对于郑文青来说,接受能力就不必说了,虽说自觉性差了点,但和小孩子还是没有可比性的。</p>
刚开始不管在哪里学,都是以识字背诵为主的,而郑文青的学习进度可以很快,所以找个学生少的夫子挺好的。</p>
可怜的郑文青,现在还并不知道在家里人业务都熟练以后,自己就不那么重要了,原以为能快乐到年后的日子,早早地被迫结束了。</p>
徐秀才的规矩大家基本也知道,束修半年结,二两银子。</p>
中午可以回家吃,也可以在私塾吃,要是在私塾吃,需要每十天上交一次粮食,米呀面呀蔬菜什么的,种类不限。</p>
也不规定数量,你觉得你家孩子够吃就行。</p>
按理说三里路也不算太远,王老太太本想着中午让他俩回来呢,结果被八月劝阻了。</p>
“奶,既然交点粮食可以在私塾吃午饭,那就让弟弟们在那里吃吧。</p>
一来可以和老师更亲近,二来省下路上的时间可以多读书。</p>
咱们花那么多的钱,当然要让他们多学点才不吃亏呢。”八月极力游说。</p>
王老太太一向是个很听劝的人,觉得八月说的很有道理,小孩子的记性最好了,与其把时间都浪费在路上,还不如在私塾里多念几遍书,多识几个字。</p>
毕竟一年几两银子都出去了,也就别在意伙食费这种小问题了。</p>
于是,数了数钱匣子里接近十两的巨款,王老太太表示现在供两个读书人也是可以接受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