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无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六章 进阶宣传,重返1990,热血无赖,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因为药酒这东西并不适合长期储存,时间一长反而失去药效,同时口感也会变差。就像之前主打的包谷酒,它的保健功能性决定了长期需求量。总之就是要让顾客买回去经常小酌几口,这与庆林酒厂那些未开封的窖藏老酒大有不同。</p>
</p>
一旦药酒罐了喝空了,药渣当然不能轻易倒掉浪费,稍微懂点门道的人往往都要再打个三五斤散酒灌进去,直到汤色慢慢澄清再罢休。</p>
</p>
而泡药酒最忌讳两种酒混合,这意味着顾客买一罐药酒之外,之后的某个时间段里,还会有后续同种散酒需求,这个市场也是长期性的。</p>
</p>
所以李明超丝毫不担心那剩余一千斤高粱酒的销路,反而是觉得产量还是有点少,到时候怕满足不了经销商那边的供货。</p>
</p>
来到县城,这回他也不打算再搞什么野广告,那些墙上的临时张贴物总是会被及时清理掉,而且影响力微乎其微。</p>
</p>
与其花费精力每天去张贴‘大字报’,不如花点小钱去报社直接刊发广告版面。</p>
</p>
广告这种事情,自然也是刺激消费心理的重要一环。或许在后来那个广告和商标铺天盖地的时代里,它的作用变得并不十分明显,但这个年代,影响力可以直接决定销量。</p>
</p>
在墙上贴宣纸,除了秀自已的毛笔书法之外,几乎不能起到什么宣传作用,但这个年代的报纸可就不一样了。</p>
</p>
别说电视,更别提网络,在这个电话线都还没普及的时期,传统纸媒力量绝对不容小觑。</p>
</p>
尤其是报纸这种廉价</p>
</p>
而且与野广告相比,在报刊上面购买一个专门板块,品牌的档次也会在人心中高大一截了,影响力甚至超过一面巨幅墙体彩绘广告。</p>
</p>
为了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李明超也在广告词的设计上颇费了一番功夫。这东西毕竟要收刊载费,不可能天天上报纸,这方面预算顶多能维持三五天。</p>
</p>
所以用词必须精炼有力,能朗朗上口深入人心,就像史玉柱的那些魔性广告一样,叫人看了之后立刻能记住,甚至在平时能激发联想,让产品随时浮现在脑海里。</p>
</p>
另一方面,除了干巴巴的文字之外,也必须弄一张附图。上面除了商标之外,要让不认识字的人也能一眼从密密麻麻的信息之中捕捉到这个广告。</p>
</p>
思来想去,李明超即兴写了几句有趣的打油诗,里面稍微玩了几个藏头露尾的文字游戏。而且内容除了提到自家药酒,也联系到日常的生产生活,叫人随时都能脱口而出。</p>
</p>
至于附图,最终他决定使用老洪这个金字招牌。但由于印刷质量,如果刊印照片的话,最终效果肯定不清晰,所以他自已动手画了一个老洪的速写漫画,通过寥寥数笔的线条勾勒,让这个曾经家喻户晓的本地酿酒师形象跃然纸上。</p>
</p>
老洪摇着蒲扇端起酒碗做了个敬酒姿势,俨然一副逍遥快活的模样,这个慈眉善目的和蔼老头能让人立刻记住,看样了整体效果绝对不差。</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