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乾隆与豆芽
一灯阑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7章 乾隆与豆芽,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一灯阑珊,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糊糊:“小伙伴,今天介绍的是一道宫廷菜。”</p>
刘彻:“哪个宫廷?”</p>
汉宫、唐宫、明宫、还是清宫……总不可能是秦宫,看了这么些日子,他都有些同情始皇帝,吃的实在太差了。</p>
糊糊:“这是一道清朝宫廷菜,所用食材的都不是稀罕物,却让当朝皇帝太后念念不忘,可见其珍贵。</p>
名字有很多,酿豆莛、酿豆芽、豆芽嵌肉、银丝塞肉、清清白白仙人指路……</p>
做这道菜,最需要的不是厨艺,而是手艺。</p>
取上好的绿豆芽,掐去头尾不用,在水里烫一烫沥干。</p>
上方火腿用蜜蒸过,切得细如发丝。把竹签和火腿丝一起穿过豆芽,再单抽出竹签来,火腿丝就酿入豆芽了。</p>
一斤豆芽约莫用二两火腿,最后再快炒即成。</p>
论费事程度和野史传说中的葱丝雕花不相上下。”</p>
来源网络 找遍全网都没找到穿进豆芽里的肉丝图片</p>
天涯赤子心:这和直接用豆芽炒火腿有什么区别!</p>
仰望星空:直接炒配不上皇家的尊贵。</p>
李世民:“靡费!”决定了,待会吃豆芽炒火腿。</p>
康熙:“这个哪个宫廷?”反正不是他的宫廷。</p>
目光扫过胤禛,算了,这是个抠的。难道是再往下的乾隆……</p>
雍正扫过侍立在下的宝亲王弘历,这是个手头松泛的。“弘历,豆芽滋味如何?”</p>
弘历:“清炒滋味最佳。”</p>
乾隆皇帝确信自己没吃过这道菜。</p>
糊糊:“这道菜盛行于嘉庆年间,据说是慈禧太后的最爱。”</p>
沾上由盛转衰的帽子,再有慈禧加成,乾隆大概知晓这道菜背后的名声了。</p>
糊糊:“《清稗类钞》说这道菜是苏帮菜,缕豆芽菜使空,以鸡丝、火腿满塞之。</p>
但野史传说是孔府菜。</p>
因为太过折腾,所以慈禧老佛爷也不能经常吃到。孔府的人识趣,特地成立了一座衙门,叫做掐豆芽局。</p>
局子里的人不管其他,专门伺候绿豆芽,还给它格外起了一个文雅的名字,叫做豆莛。</p>
读过诗经的人都知道——莛,就是亭亭玉立的草茎。”</p>
朱元璋:“不学诗,无以言。”孔子如此推崇《诗经》,是让你们在这里耍小聪明的?</p>
孔家日后的名声,真是……</p>
糊糊:“孔府菜起源于北宋仁宗年间被封为衍圣公,在乾隆时期发展至鼎盛。</p>
据说乾隆皇帝也曾在其中出了一把力。</p>
话说乾隆将公主下嫁孔府后,和天下第一家结为亲家。皇上心疼爱女,在他下江南时,不免绕道探视。</p>
衍圣公为了满足天子的口腹之欲,丝毫不敢怠慢。于是孔府内一日三餐,进席开宴的小厨房,全力承应,使出浑身解数。</p>
山珍争奇、海鲜竞香,佳肴鱼贯而上,让人眼花缭乱。不料皇上没有胃口,压根儿不动筷子,这可急坏了在一旁侍膳的衍圣公,忙令厨师设法,只盼上邀天眷,龙口能开。</p>
厨师临危受命,灵机一动,把绿豆芽掐头去尾,接着滚水一焯,再用几粒花椒爆锅,然后将豆芽略加煸炒,立刻盛盘献上。忙乱中花椒没有拣净,一派质朴天然,更显冰肌玉质。</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