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抬头共明月
北海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7章 抬头共明月,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北海游,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火光映照下,考生们或大步前行,或踟蹰不前。</p>
四周是此起彼伏的祝福声。</p>
“十年寒窗,只在今日。五郎,务必要折冠归来!”</p>
“大儿啊,家里是否能改换门庭,就看你这一次了!”</p>
苏玄明这次抽的号不算太好,也不算差,正是偏后殿,离考官很远,虽不能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胜在安静,不易被打扰。</p>
旁边号舍的考生显然也是如此想的。</p>
苏玄明听到他长舒一口气,还在那儿小声背着《三五》的知识点。</p>
在昏黄的烛火下,监考官们点验,发卷。</p>
苏玄明从考篮里拿出笔墨,试纸,藿香正气水以及三支蜡烛。</p>
藿香正气水是预防得伤寒的,没放在桌子上,而是放在身后的小床板上。</p>
和县试不一样,大周朝的乡试,会试延续前朝的“继烛”制度。</p>
因为考题量比较大,以日出为开始。日落后可继续燃烛答题,最多只能燃三烛。</p>
百川书院提供的烛火都是特制的,苏云烟早就为了这次乡试,四处搜寻烛火秘方。</p>
灯芯要扛烧,烛光要稳,最好还要减少青烟……</p>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苏云烟最后在一个山沟沟里,找到合适的制烛手艺人!</p>
苏玄明摸了摸蜡烛,又摸了摸藿香正气水,家人虽然不在身边,但处处都有家人的痕迹!</p>
天光泛白,一声锣响,乡试第一场正式开始!</p>
苏玄明深吸一口气,展开试卷,开始答题。</p>
每个朝代,甚至不同皇帝在任,科举的内容也会发生改变。</p>
在前朝,科举题目多,考试内容因科而异,进士是考诗赋,明经试帖经墨义,秀才试方略策。</p>
等到了大周朝,考试科目就变成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的大义和策论。</p>
乡试共分三场,首场是《四书》三题,《五经》各四题,考生可自选一经。</p>
自汉代以来,为四书五经做注疏的人很多,而考试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教材做标准。</p>
大周朝这一次就规定,《四书》主崔三论《集注》,《易》主崔三论《本义》,朱大人《传》……</p>
考试第二场则是《孝经》论一篇,昭,告,表内科一道,判五条。</p>
第三场考试就是经史时务策五道。</p>
“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四海会同,有猷,有为,有守。功崇惟志,业广惟勤。”</p>
这题出自《书》。</p>
苏玄明没有做丝毫的犹豫,在草稿纸上写起来,等全部写完后,再誊抄到试纸上。</p>
崔三论为四书作注,在给百川书院的学子讲课时,自然也是按照自己的观点来教的。</p>
还有谁能比崔三论更适合讲解四书?</p>
从这道题就能看出,当今的圣上野心勃勃,对于佟太师的绥靖政策早就不满了。</p>
甚至,他还觉得顾南夕身为云州刺史,应该趁着春季,草原青黄不接时,一举灭掉鞑子!</p>
只是出于种种原因,他没有下旨催促。</p>
苏玄明很快就写完了,在等着墨迹干时,他也在心里揣摩圣意。</p>
这次加恩科,主考官黄芪能提出这样赤裸裸的题目,肯定是圣上暗许的。</p>
圣上这是想组建自己的班底了,他信不过佟太师,也忌惮阿娘!</p>
皇恩薄如纸,需要你时,你就是最好的阿姐。不需要你时,你就是心怀不轨的乱臣贼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