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的平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准备建房子,赵氏发家记,平安的平平,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氏不像他们那么乐观,睡前拉着赵老四商量。</p>
“你别惯着蓉宝嘉宝,照她们那么说,得建一个多大的房子啊,哎哟,又要书房又要客房的,那有这么多讲究?”</p>
“何况这么大个的房子,一个月肯定建不成。”</p>
“无事,反正现在各家地里也没什么活,你多招几个人,银钱只管用,不必省着。”</p>
他压低声音。</p>
“我十月要去一次府城,顺利的话,能有百两银入账。”</p>
杨氏紧张道:“你别去做混账事。”</p>
什么东西来钱快?在杨氏的记忆里,除了赌场就是私盐,一个败家,另一个杀头。</p>
杨老四搂着她,安慰道:“哪能啊?我在五里坡认识了几个兄弟,他们村里的人常年去山里打猎采菇,机缘巧合得了几株百年参。”</p>
“他们自己卖不上价,便想叫我牵桥搭线,年份这么久的参,县里肯定吃不下,就算吃下了也卖不上价,我便直接去了府城”。</p>
他说到这语气十分凶狠。</p>
“府城里的三大医馆吃相太过难看,联合压价,品相最好的的才肯出五十俩一支,他们医馆要是送到都城,至少得翻四翻。”</p>
“我在那边住了大半个月,费了好些银子才搭上了一个商队,可惜的是他们不走这些贵重货,只叫我九月份去府城等,有一个专门跑玉石皮子贵重药材的商帮,会来府城歇脚。”</p>
“商帮头子是位姓冯的汉子,行事磊落,久负盛名。我要是能搭上,这几支人参最少都能出百两银一支,要是品相好,能上两百银,此事要是成了,我至少得吃三成。”</p>
“人家的本事这么大,能搭理你吗?”</p>
“这就亏了我二舅哥了,冯老大虽是商人,却极爱书法字画,我哪有什么门路?还是二哥帮我去求了幅,说是个学问极好的老先生画的,很是难得。”</p>
杨氏知道哥哥向来办事周全,不会主动讨功,若不是真难得的东西,也不会有这句叮嘱。</p>
杨氏当然没有把他的这番话放在心里,赵老四又不当家,他只知道六郎读书要钱,家里吃穿要钱。</p>
可天有旱涝,粮价有涨幅,人有大病小病,总有急用钱的时候,钱匣子掐的紧一点,免的总去求人。</p>
赵老四不管这些,第二日他看到天晴了,就领着身后一大串孩子挨家挨户的去问,有没有谁得空,来老赵家做活,二十文一天,包一顿饭。</p>
这个消息不亚于晴天霹雳,村里小妇人的谈资也从老赵家分家变成了赵老三赵老四要建房子。</p>
他们平日建房子哪还要出工钱啊,都是你家帮我我家帮你的,人多七八日便能建好,人少十天半个月的也成。</p>
现在要这么多人,还要发工钱,这是要建个多大的房子啊?</p>
除了村口的大杨树,河边的也是村里小媳妇最喜欢唠日常的地方。</p>
“这赵家兄弟可真有本事,赵三赵四媳妇算是嫁进福窝里去咯。”</p>
“可不是,赵大赵二家的不也跟着沾了不少好处。”</p>
“对了,他们家赵大朗是不是能说亲了啊?”</p>
“咋,你想把你女儿嫁去?”</p>
“亏你说的出口,我二囡还没根萝卜高呢!是给我娘家侄女说的,我那侄女长的标致,家境也不差,那赵大朗我看到过,生的高大威猛,是个能养家的人。”</p>
“就你那娘家侄女,好吃懒做的!张氏那么厉害的一个人,能要她才怪!”</p>
……</p>
何二婶手上捶着衣服,听的心里酸的不行,她长的比吴氏好,嫁的丈夫比她强,凭什么就她吴氏能生出这么有本事的儿子?还一生生两个!</p>
她当家的还是个读书人呢,比赵老头不知道聪明多少去了,偏就生不出一个有能耐的!</p>
她把衣服捶的咚咚响,等了好久才看到端着木盆走来的许氏。</p>
何二婶热情的招呼她:“赵二媳妇,这么早来洗衣服啊?”</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