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的平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291章 商量买地,赵氏发家记,平安的平平,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元朝永业田的粮税十五税一,一年两税。</p>
永业田不能荒废,口分田没种粮食就得缴钱,每亩三十文,一年一缴。</p>
没有绢税,只收人头税,大人一百二十文一年,孩童二十文一年。</p>
赵老大今年得缴八石粮食,还有三百八十文的人头税。</p>
再除去自家吃喝,抬到四房的粮食,大概还能卖七十石,三百多斗,十两银子左右。</p>
主要是今年的收成好,赵大郎又领了丁田,才能挣这么多。</p>
但赵老大肯定不会全卖了,他准备只卖四十石,剩下的留着,多吃一年没什么问题。</p>
赵老二家的收成也差不多,一百二十石左右,也挑了十多石麦子过来。</p>
赵老三一回家道:“大哥二哥,你们的粮食别都卖了,我们家还得买不少,就按市价来。”</p>
他往嘴里塞了一块年糕,含糊不清道:“丁是丁卯是卯,你多给的粮食我就收下了,但粮价不能降,咱们兄弟,总没有让你们吃亏的理。”</p>
赵老大赵老二没有再做声。</p>
赵老三看向赵老四,“老四,你那稻子匀我点。”</p>
“想屁吃。”赵老四不屑的扭头,“我家都不够吃呢,你想要不会去外头买吗?”</p>
村里人就算没地也不会去县里买粮,价太高了,去年二十文钱一斗的麦子,磨成白面得要五十文一斗。</p>
三十文一斗的稻谷,去完壳要卖六七文一斗,这不能说是挣钱,是挣翻了。</p>
“我又不要很多。”赵老三搭着他的肩,“你三嫂想再买个铺子,你觉得怎么样?”</p>
赵氏手艺虽然不算最好,但一些家常菜做的特别有味道,为人厚道实在,现在已经是附近生意最好的一家饭馆了。</p>
“你三嫂带了两个徒弟,如今有一个已经有了几分样子,她就想再买一个小铺子,在西城的太源河边,那边有个码头,平日去游玩的人不少。”</p>
一入夜蚊子就特别多,赵老三拍死了好几个,每只蚊子都吸饱了血,他骂骂咧咧的起身,“大哥,二哥,今天在这里吃饭,咱们兄弟几个喝一杯。”</p>
“大郎二郎也在这里吃。”</p>
赵大郎惦记着媳妇,拒绝道:“三叔,家里的饭已经做好了,我回去吃。”</p>
赵二郎打趣道:“大哥想媳妇了。”</p>
但很快,他也怪后悔的,“四叔,不行不行,我再喝就迷糊了。”</p>
“怕什么,四叔家这么大,还怕住不下你。”</p>
赵二郎心里无比后悔,自己怎么就没跟大哥一起走呢,赵老二也不拦着,看着儿子被欺负。</p>
赵老三把酒给他灌下去,取笑道:“马上就要娶媳妇,这点酒都喝不下,到时怎么洞房啊。”</p>
赵老大“哈哈”乐了两声,“老三,多大人了,还欺负侄子呢。”</p>
赵二郎惊讶的看了他一眼,心想自家大伯黑炉子一样的脸啥时候被刷干净了。</p>
赵老三和赵老四嘀咕了两句,没有再作弄赵二郎,继续谈起了下午的事,“现在这个店子一个月差不多有二十两,太源河边的那个铺子地段不错,梨枝的意思是让两个徒弟去掌勺。”</p>
“赵四,你觉得怎么样?”</p>
赵老四又没见过,“你和三嫂去看过吗?”</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