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鱼胶
喵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 鱼胶,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喵吉,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大郎认真的编制着柳条筐,这些可是用来装鲸鱼肉的,只有鲸鱼肉卖了家里的债才能清了,才能有钱给二叔二婶三叔治病调理身子。</p>
对于姐俩的行为,李大郎只当和挑鱼做饭有关。</p>
鱼胶泡上后,李鱼儿淘出了家里捣蒜的石杵和小石臼,说是石杵和石臼,其实就是天然的石头,因形状适合捣蒜,就被捡回来充作厨具。</p>
李梅儿起火,化了一锅雪水。</p>
等鱼泡泡的差不多的时候,清洗干净,就可以正式开始熬制鱼胶了。</p>
第一步,是焯水,等水温合适的时候,李鱼儿指挥着堂姐将泡好的鱼泡放进去,焯一遍水。</p>
焯好水的鱼泡捞出来,放进簸箕里沥水。</p>
等水沥干净了,第二步就是用剪刀将鱼泡剪碎。</p>
“梅儿姐,剪的越碎越好。”</p>
“知道了,你个小滑头,我倒要看看你能搞出什么名堂来。”</p>
嘴上说着,手上的动作却很灵巧,李梅儿不愧是干活的好手,鱼泡剪的又碎又整齐。</p>
终于,一小盆鱼泡都剪完了。</p>
第三步是上锅蒸,蒸是个讲究活,李鱼儿撺掇着李梅儿从蔡老太太的箱底“借用了”一块干净的麻布,这麻布是留给小弟当襁褓的。</p>
现在管不了这么多了,等过几日,鲸鱼肉都出了,拿到钱给小弟买细棉布,麻布很粗糙,不适合小婴儿。</p>
李梅儿轻手轻脚的将鱼泡放在干净白麻布上,放入蒸屉上,开始小火蒸着,需要蒸两个时辰左右。</p>
也就是赶在做午饭前,能蒸好。</p>
趁着蒸鱼泡的间隙,姐妹俩又拿出贝壳挑选,搭配。</p>
“梅儿姐,你看用这个手掌大的扇贝当底座,用猫眼螺、毛蚬子壳、好看的海螺壳叠加起来当灯柱,再用小一些的扇贝壳当灯台,做出高低错落的感觉,肯定好看。”</p>
前世,李鱼儿非常喜欢和擅长手工艺品制作,比如手工缠丝首饰,贝壳工艺品等。</p>
她首先打算做的就是贝壳烛台,配上鲸鱼油,一定美轮美奂。</p>
若是讲究的大户人家,还可以点上熏香,高低错落、外型精美的烛台上升腾起清幽的香烟,肯定非常的仙气和高雅。</p>
她打算把第一个烛台送给钱掌柜,连同鲸鱼尾巴一起,一者是为了报恩,一者是为了拉拢生意。</p>
钱掌柜在鑫浦镇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出入弄潮楼的也多是当地的贵人,他能跟他们搭上线,若是钱掌柜愿意从中牵线搭桥,鲸鱼油烛台不愁卖不出好价格。</p>
一举两得,好事成双。</p>
“鱼宝儿,你看,我搭配的好看吗?”</p>
李鱼儿看过来,淡紫色的大扇贝壳底座,灯柱的贝壳选的也是淡紫、淡粉的颜色,上边的两个灯台,一个是大一点的紫色扇贝壳,一个小一点的粉色扇贝壳,粉紫的搭配简直太戳少女心了。</p>
李鱼儿夸赞到:“真好看,都说梅儿姐手巧,一点不假。”</p>
李梅儿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也就是干的多了,手熟罢了。</p>
再说了,能者多劳,咱们女娃就得会操持家务,将来到了婆家才难站住脚。”</p>
李鱼儿受现代思想的熏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她假借别人之口,反驳到:“可是镇上大户人家采买的嬷嬷可不这么说,她们说女娃得娇养,得会识字,得会算账,会管家,管家的不需要凡是亲力亲为。”</p>
李梅儿愣住了,她还第一次听过这样的说法,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p>
李鱼儿自然知道她一时间不能接受和平日相反的思想,潜移默化的说到:“嬷嬷还说了,咱们女人要会持家,但也不能一股脑的死干活,瞎干活,那样只会被婆家看轻,觉得你傻,等他们习惯了,就不把你当回事了,好像你应该应分的伺候他们全家老小一样。”</p>
小女孩清脆的声音,模仿着管事嬷嬷的样子说话,让李梅儿心里又好笑,又觉得有道理:不愧是大户人家的管事嬷嬷,看事情就是通透。</p>
这种想法在李梅儿心里留下了潜在的印象,也让她日后在婆家躲过了沦为“免费保姆”的命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