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带我去远方,坐望敬亭,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给《人民文学》当个编委,想想还是挺带劲的。</p>
但章光年最后的话却让他清醒了过来,说了半天是画大饼啊!</p>
林朝阳顿时有些意兴阑珊。</p>
老章这人,不厚道啊!</p>
“给《人民文学》当编委,想都不敢想啊。中文协的事,我看还是算了。”</p>
再次被林朝阳拒绝,章光年满心遗憾,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一点也不追求进步呢?</p>
几天之后,林朝阳在《文艺报》上看到了关于《高山下的花环》作品研讨会的报道内容。</p>
文章写的花团锦簇,可以看出文协和《人民文学》对于这次研讨会的重视,想必也是呼应之前大领导的举动。</p>
最近放暑假了,图书馆的工作也清闲了下来,林朝阳有大量的时间来看书。</p>
本来年后那段时间因为买房子,他还有点写作的动力,没成想作品太受欢迎,稿费越赚越多,不仅房子尾款赚出来了,连积蓄也越来越多,甚至给林二春老两口买房子的钱都有了。</p>
这段时间以来,林朝阳又陆续接到了来自各地的八家报纸、杂志转载《高山下的花环》的请求,再次收获了超过两千五百块钱的稿费。</p>
稿费收入日益丰厚,林朝阳的创作动力本来就没那么足了,陶玉书又怕他写的太多、太快,会影响以后的创作状态,让他多看书、多观察体验生活。</p>
如此一来,林朝阳算是彻底放飞自我了。</p>
上班就是看书摸鱼,最近他迷上了几本明清文人写饮食的杂文集和菜谱,下班回家就琢磨着做菜的事,经常几天也不动笔写一个字。</p>
这天傍晚下了班,他骑着自行车先去了趟菜市场。</p>
刚到菜场门口便看见有农户挑着担子卖桃子,燕京郊区有农户种桃,每年一到七八月份便能在街头巷尾看到这些人卖桃子。</p>
桃子两毛五一斤,看上去远不如后世的溜光水滑,可胜在纯天然。</p>
林朝阳尝了个桃子,味道清甜、汁水又多,他便买了三斤,花了七毛五。</p>
进了菜市场,又发现有卖鳜鱼的,恰好他今天看的菜谱里便有鳜鱼的做法,就买了一条,鳜鱼八毛一斤,他买的那条鱼快两斤,刚好一块五。</p>
又顺手买了点青菜,林朝阳这才回家。</p>
到了家,他便张罗着做饭,陶玉书想伸手却被他推开。</p>
“今天我给你做一道干炸鳜鱼。”</p>
“又是看了哪本菜谱啊?”</p>
林朝阳要做菜,陶玉书乐得轻松。</p>
“别管哪本菜谱,保准你吃的流口水。”林朝阳信誓旦旦的说道。</p>
陶玉书没把他的话当回事,最近他沉迷做菜,菜谱钻研的很透,但贯彻到具体行动中,成功概率比较低,做三回也就能成功一次。</p>
鳜鱼跟黑鱼一样,是吃鱼的鱼,燕京这边叫花鯚。肉厚刺少,肉质鲜嫩。</p>
一般清蒸、糖醋、做松鼠鱼,味道都很好。汆汤汤白如牛乳,浓而不腻,比之一般的鸡汤、鸭汤更加鲜美。</p>
林朝阳今天要做的是他从菜谱上新学的干炸花鯚,是江苏那边的做法。</p>
陶玉书焖好了饭,林朝阳先把青菜炒出来,然后收拾好鳜鱼。</p>
起锅烧油,待油温合适,将整条鳜鱼入滚油干炸,厨房里弥漫着一股鱼腥味和香味混杂在一起的味道。</p>
他正在炸鱼,陶玉墨回来了,一进门便嚷嚷道:“在楼道里就闻见味儿了,今天做鱼啊?”</p>
她来到厨房门口,嗅了嗅鼻子,咽了口口水,“真香!”</p>
“盛饭!”</p>
陶玉书吩咐了一句,她立马放下包,手脚麻利的去盛饭,摆好碗筷。</p>
林朝阳将炸得金黄的鳜鱼端上桌,香气四溢,陶玉墨馋的就差流口水了,问道:“姐夫,这是什么鱼?”</p>
“干炸鳜鱼!”</p>
饭菜上桌,三人吃饭。</p>
既然是干炸鳜鱼,自然没有什么浇头和汤汁,黄灿灿的鳜鱼躺在盘中,旁边撒着椒盐。</p>
陶玉墨夹下来一块鱼肉,沾了点椒盐,塞进口中。</p>
“嗯~”她忍不住发出一声幸福的鼻音,眼睛都快眯起来了,“姐夫,这道鳜鱼味道绝了。”</p>
听着她的评价,林朝阳没有高兴,而是让陶玉书也尝一口。</p>
这丫头很有吃白食的自觉,平时只要是林朝阳做菜,一律是“好吃”、“美味”。</p>
“确实好吃。”</p>
陶玉书的评价相对而言就真实多了,听见她的话,林朝阳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p>
再看陶玉墨吃的狼吞虎咽,他脸上的笑容更盛。</p>
书果然不是白看的。</p>
成功学会了一道菜肴,林朝阳心里颇有些成就感。</p>
吃完了饭,刷碗这种事当然是要交给陶玉墨来干的,那么多好东西可不是白吃的。</p>
陶玉书拿出一封信,早在开春的时候林朝阳便把买了房子的事告诉了林二春夫妻俩,老两口自然十分欣慰。</p>
半个月之前,他和陶玉书商量起积蓄的问题,林朝阳想让林二春夫妻俩今年到燕京来住一段时间,适应适应燕京的环境和气候,然后把他们接到燕京来。</p>
聊完之后,林朝阳便给老两口去信,今天陶玉书在家接到了回信。</p>
林朝阳打开信看了一眼,大意是让他们小两口好好过日子就行,不用惦记家里,他们在老家挺好,去燕京肯定不习惯之类的话。</p>
“怎么办?”陶玉书问道。</p>
林朝阳笑了笑,丝毫不在意,“你嘴上跟他们说,他们肯定不过来。等回头放假了回去一趟,火车票买好往桌上一拍,不走五十块钱就打水漂,你看他们走不走!”</p>
陶玉书听完他的办法忍不住笑了出来,“你这怎么像土匪绑票?”</p>
“哪个土匪给报销路费啊?”</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