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0章 素王天启者,颂素王功德之大道!,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花非花月夜,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厚重肃穆的钟声在新的大明宫太极殿缭绕,中外数十巧匠所建构,恢宏的石质挑起高高的顶,足有数丈,琉璃之瓦在其上熠熠生辉,五彩之色凛然而下。</p>
宫殿之上的瞻牙上,站着一道道婀娜的身姿,各自手捧花篮,无数花瓣自苍穹上洒落,宛如五彩之雪纷乱满天。</p>
朱红大门以金玉装饰而成,尽显尊贵,木质外包裹着略有些暗淡的铜轨,有种交杂的美感,无数奇花和异兽各展姿态,布满了大门以及上下左右的宫墙。</p>
走进殿中,一眼所见,便是极致的金碧辉煌,无数琉璃盏中的烛火将整座大殿衬得宛如恢宏天界,再也没有旧制建筑屋中泛黑的缺点,在视线的尽头,距离青铜门数百步处,几道阶梯,御座高立,皇家威严尽显。</p>
站在太极殿外,向外而看去,数十阶阶梯上,无数朱紫大臣匆匆而来,脸上都带着无尽的疑惑,这些人有分散在各地的宗亲,有已经颐养天年的功臣,还有整个帝国最核心的一众官僚,诸州刺史、诸州都督,现在这些人都纷纷出现在这里,抬阶而上。</p>
大明宫后殿中,只坐着二人,李世民和洛苏,今日这大事,便是二人所共同做下,“国师,朕可真是做了一件敢为天下先的大事啊。”</p>
洛苏只淡然沉默着,李世民却好似回到了那一日在灵天阁。</p>
……</p>
灵天阁内殿并不如何大,无数白布悬挂,重重叠叠,有种凄凄惨惨的味道,白布上黑色线条,勾勒描画,宛若山川金石,有铮铮之音透出。</p>
人站在其中,便如同淹没在白水中,左冲右突都走不出去,李世民紧紧跟着洛苏在垂落的白布间穿梭,已分不清东南西北,大日在何方。</p>
“国师,这似乎是河西边界,这里是西州,那这片巨大的空白,难道就是吐蕃吗?”</p>
李世民又在一副堪舆图前停下,他认出了这幅堪舆图,即便只是几道极其轻微的线条勾勒,他还是认出了那是祁连山脉。</p>
“正是吐蕃。”</p>
李世民闻言振奋,连忙上前去看,却只能看到最大的那一条山脉团团勾勒,宛若苍龙在云山间浮沉,他脸上有些惋惜,这堪舆图几乎相当于没有,没有任何山口、水源的标识,不能用来行军,他最后盯着那起伏的山川,“国师,吐蕃这里的山脉有多高?”</p>
洛苏站在垂下的白布旁,神情肃然,“此去长安南向五千里,地高两千丈,再向南千里,有峰高三千丈,号称神峰,山川之上,白雪终日,鸟不能飞,人不能行,乃是生灵绝域。”</p>
……</p>
大臣们已经各自在大殿中落座,当宦官高声宣告着天子和国师到来时,所有人都抬眼往青铜门处望去。</p>
殿外踏着齐齐的步声,先是两队宫娥,而后一双人联袂出现。</p>
天子和国师。</p>
天子穿着针绣繁复无比的龙袍,带着十二旒冠冕,纵然大多数人都看不太清他的脸,却依旧能感受到那股肃然之感,纵然不曾穿着戎装,他的气势依旧如同火焰。</p>
洛苏亦是一改往昔素衣的穿着,穿着极其浮华,手中握着一支镶嵌着莹莹闪烁宝石的神杖,宛如从壁画上走下来的祭司,他顾盼之间满是摄人的威严,望去如云,又如同山峰刻就。</p>
二人联袂从殿中央走过,一步步走到御座之上,李世民转身坐下面向群臣,洛苏手中神杖一顿。</p>
宦官适时尖声高昂道:“拜!”</p>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国师万安万福!”</p>
殿中群臣齐齐起身拜见,三次往复,方才停下。</p>
对于天子出现那不值得什么注意,但国师今日竟然如此盛装出席,着实让几乎所有人都不曾想到。</p>
再加上天子同样如此盛装。</p>
当今天子,有时候就连大朝会,都很少穿这一身朝服,这明显就不对劲。</p>
顿时殿中就出现了一些交头接耳的声音,臣子们互相询问着到底有什么大事发生。</p>
但最近大唐风平浪静,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p>
然后又让众人有些惊疑的一件事发生了,那就是今日朝会的流程还没有开始。</p>
负责这件事的官员好像忘记了这件事。</p>
洛苏手中持着神杖,和李世民对视一眼,而后点头。</p>
他向前走了一步,这下所有臣子都将目光投到了他的身上。</p>
若是常人,现在定然紧张,但洛苏并不在意。</p>
他在万人注视中,手中持着神杖,而后重重在地上一顿,站在李世民身边,深吸一口气,然后用一种前所未有的肃然声大喝,“肃静!”</p>
这一声犹如雷霆震慑,几乎在瞬间响彻大殿,在廊柱中回旋,然后炸响在每个人的耳边,殿中顿时安静下去。</p>
“蒙素王上皇恩典、天启赐福者、诸夏的天子、草原的天可汗、西域的万王之王、大唐帝国皇帝。”</p>
李世民昂然道:“臣李世民,敬至高至圣,至尊至贵,素王上皇天,愿素王庇佑大唐万年。”</p>
这是祭天之时的祭文,殿中众人即便进殿时就知道,但心中还是疑惑,在太极殿中祭天,陛下要做什么,伴随着一道钟声,所有人都按下疑惑,齐齐跪在地上,露出双手交叉,而后置于额头眉心处,齐声应和唱道:“至高至圣,至尊至贵,素王庇佑大唐。”</p>
李世民和洛苏站在大殿之首,望着整座大唐如同潮水般跪下,洛苏手中神杖再次一顿,李世民唱起颂圣曲,两侧数百位乐师齐齐奏响,诸公卿群臣齐声随唱,“素王的神灵在天上,诸夏光辉万万年!</p>
巍巍高山相连绵,滔滔江河永流转!</p>
皇天之下众神灵,佑我诸夏大光明!”</p>
颂圣曲有无数不同的填词,而今日所唱的,意味却大不相同,这是上古邦周时期,姬姜联盟每次会盟的时候所颂唱的。</p>
在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便是洛国女君、洛神、洛隐公姬灵均在邦周六百年的时候,所主持的姬姜会盟,为邦周带来了数十年的和平。</p>
“素王的神灵在天上,大唐的光辉万万年!</p>
素王的神灵在天上,赐予君王大光明!</p>
素王的神灵在天上,赐予君王福寿延!”</p>
越来越高的曲响彻皇宫,这里是大明宫,这里是太极殿,这里如同潮水般跪下,天下就如同潮水般跪下。</p>
洛君薇跪在地上,目光中莹莹有光。</p>
武曌跪在地上,瞳眸宛若星辰,万千星光不及一瞬。</p>
李治、晋阳公主、洛君卓三人放下手中活计,愣神望着太极殿的方向。</p>
一道道钟声在宫中响彻,所有人,在这一刻都记起了那一个从出生就已经学会的礼仪,垂首叉手,跪倒在地上。</p>
太极殿中,三次反复颂圣赐福,有些年纪大的公卿,已经有些气喘嘘嘘,此刻终于能够挺直腰板,李世民头上的十二珠冕旒微微摇摆,他神情肃然如同神圣,又是一阵鼓声,诸王、国公等大贵族按列上前跳起战舞。</p>
“咚咚咚!”</p>
“咚!”</p>
杀伐声,挥舞刀戈的声音,战舞激昂的敲击声,几乎每一下都落在众人心中,一桩桩一件件,都让所有人感受到了一种不同凡响的味道。</p>
坐在略后的众人将目光投向坐在前排的诸位王公脸上,许多边缘王公脸上同样都有惊疑,只有诸位宰相和雍国公等几人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这些人心中一凛,这意味着只有宰相和真正的近臣才事先知道今天要做什么。</p>
而他们这些人,就是一个被宣布这大事的人选,就如同过去每一次大事一样,早就已经定下,只是今日昭告天下。</p>
当最后一声鼓声停下,青铜门大开,鲜艳的阳光从外间洒落进来,照在地上以及满殿群臣身上,那无数烛火,在这太阳之光的映衬下,便如同皓月旁隐没的群星,黯淡无光。</p>
廊柱上的金玉反射着莹莹辉光,朱红的袍服愈发鲜艳,玄色的袍服肃然,青蓝之色沉静,光照过来,一列列,一排排。</p>
数不清的宫娥从殿外捧着礼器走进,宛如蝴蝶穿行在花间一般,在一个个坐席上放下礼器,衣袂飘扬间,詹詹脂粉香气弥漫,轻轻而来,轻轻而走。</p>
“国师,请开始吧。”</p>
安静近乎落针可闻的殿中,李世民的声音响起,所有人立刻将目光投向了那位从始至终站着的国师。</p>
他头上戴着金玉的冠冕,到处都是凤纹,华丽到极致的黑袍披戴在身上,黑袍的袖口、领口都用黄金丝线所绣成,袍服上更是用黄金丝线绣着振翅的凤凰,那庞大的尾羽几乎就要盖住他的心口,黑底衬得金色愈发的尊贵。</p>
洛苏望着满殿公卿大臣,他持着神杖缓缓走下高台,良久才缓缓开口道:“天子拜托我向天下人说些什么,我思索良久,该说什么才能不负今日之盛世煊赫呢?</p>
这世上有无数崇高伟大的理想,如果我直接说那些的话,就如同先前的颂圣曲,你们都会唱,但刻在心间的又有多少呢?</p>
素王的神灵在天上,大唐天命万万年。</p>
诸卿将诸夏最高的祝福献于天子,实在是让人振奋啊,但今日我想要问一个问题,大唐真的能万万年吗?大唐的君王真的能万万年吗?”</p>
洛苏的问题让大殿的温度几乎在瞬间下降了几度,所有人都呆住了,谁也不敢接这个问题。</p>
刷刷刷。</p>
几乎下方的人都望向了端坐在上首的大唐天子李世民,想要看看他的表情,但那重重冕旒垂珠之后,依旧是那一张威严神圣的脸,看不出任何变化,就像是不曾听到洛苏的话一般。</p>
“纵然泰山被磨成平地,纵然黄河如同腰带一样细小,也爱及你们的苗裔,大唐的诸位公卿啊,你们的富贵又真的能永远享受吗?”</p>
洛苏先问国朝社稷,再问天子君王,最后问王公诸卿,所有人的心中都出现了一个注定的答案,那就是不可能。</p>
“诸夏的历史,从一千六百年前,走进了礼乐的时代,开天辟地的素王为诸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蛮荒、血腥、古老的旧时代,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p>
周朝历经了千年覆灭,秦朝十几年,汉朝三百年,二朝诸国兴起覆灭,兴亡勃焉,隋朝三四十年,已经成为了一滩灰烬。</p>
在这一千六百年中,我一直都在思考,留下了什么呢?</p>
诸位王公贵卿,我曾经听说,站在山中的人,他的眼睛会被云雾所阻挡,是永远都不知道山有多高的,今日,我这个局外人,就为伱们掀开云雾,看看这座山到底有多高,看看这座山,到底是什么样子。”</p>
“轰隆隆。”</p>
从殿中侧边传来了车轮转动的声音,几个宦官推着一车书走上殿来,那些书堆得高高的,一股淡淡的油墨味道缓缓散开。</p>
洛苏随手拿起一本书,“这本书是《汉书》的目录卷,其中记录了汉朝三百年奋斗,以及汉朝天子和臣子为了维护汉朝统治的事迹。”</p>
他放下这本书,又举起一本书,“这是《秦本纪》,记录了秦国八百年历史和建立秦朝后的历史。”</p>
说罢他面向众人沉声道:“每一个君王都想要维护自己的君位,延续王朝的传承,为此他们不惜做下种种错事,就如同‘道路以目’的那位太子一样,用残酷的刑罚和恐怖的统治,来断绝所有的言语,以为堵住百姓的嘴巴,这些就不会有人知晓。</p>
但王朝终究会崩塌,君王终究会死去,一切的真相都会大白,留在青史上终究是滚滚骂名。</p>
你仁慈的对待百姓,拥有卓绝的功绩,千百年后依旧有香火祭祀。</p>
而那些在历史上用奸刻之计的君王,后世的史官,难道会留下一点情分吗?</p>
在撰写隋炀帝史记时,可有任何人会想过为他遮掩一丝一毫吗?</p>
诸位王公贵卿啊,千百年后,你们都是要上史书的人,可曾想过,自己在史书上的只言片语,须知青史恢恢,疏而不漏。”</p>
洛苏的言语就如同一记重锤,重重地锤击在所有人的心里,这是第一次有人这样和他们说这些,他们忍不住开始将自己和史书上差不多的人,对号入座,然后一想到史书上的评价,以及最后的下场,就忍不住浑身颤抖。</p>
“天下之事,终成门户私计,君王只想着王朝长久,不顾及百姓死活,公卿只顾着眼前利益,不顾及王朝兴衰,又有什么用呢?</p>
周天子和八百诸侯何在?</p>
秦朝皇帝可还有后人?</p>
汉天子和靖难诸侯在哪里?</p>
汉末列国、二朝皇室,还是否尊贵?</p>
最终不过祖先任由评说,王朝被世人讥笑,虐民之举骂名不休,害民之事每被痛恨,那些出谋划策的臣子跪在庙前,后人改氏或族灭。</p>
臣子是忠是奸,后人自有公论,是你在当世狡辩再多也无用的。</p>
对天下有功还是有过,千百年后,更是看的清清楚楚。</p>
臣子如此。</p>
君王,亦是如此!”</p>
一直端于御座宛如神像般威严的天子,终于缓缓动了,一直都在关注天子的群臣屏气,李世民摩挲着御座,声音沉凝,“天下人都知晓,朕乃是素王天启者,朕在这里与诸卿说,朕首先是诸夏天子,而后才是大唐皇帝。</p>
国师所说的道理,便是素王之道。</p>
何谓素王之道呢?</p>
那便是功德之道。</p>
一功一德。</p>
开拓四夷是功,镇抚诸夏是功,弘扬文化是功,天子前为什么要加诸夏呢?</p>
因为这一切都是对诸夏有功,如同汉孝武皇帝开拓西域,纵然汉朝覆灭,他的功绩也永远都彪炳史册,于是所有人都称呼他为圣王。</p>
秦始皇帝是著名的暴君,但青史依旧记载他混合六一的功绩,但他不是圣王,所以朕立圣王庙,其中没有秦始皇帝。</p>
这便是功之道外的另外一道,德之道。</p>
什么叫做德?</p>
亲睦亲族是德,爱护百姓是德,君臣相得是德,德便是人生在世上,要做人,而不做野兽。</p>
天下沸反盈天的无论如何,都称不上德行高。</p>
功绩总是要去做,但如同汉戾帝那样,便是暴君了,隋炀帝难道没有什么功绩吗?</p>
也有,但和他所付出的代价相比,便不值一提,功绩也可以忽略不计了。</p>
掌握功绩和德行的裕度,这便是素王的功德之道,功德具备,圣王乃成。</p>
国朝要如何去延续,那便是建功立德,只要有功德加持,国朝就永不灭亡,如果有朝一日,国朝要用奸计、阴谋、心术来维持,那就是国朝灭亡的时候了。</p>
朕和国师在灵天阁中,相谈几日,今日将这番道理讲给诸位听,望诸位能且行且珍惜。”</p>
陛下还在铺垫。</p>
国师也在铺垫。</p>
今天到底是要做什么,竟然能铺垫这么久,群臣都知道,天子和国师搞出这么大的阵仗,不可能仅仅是给他们讲个道理。</p>
即便今日这素王功德之道是如此的新奇,是如此的振聋发聩,但略聪明一些的人都知道,这绝对不是天子和国师今天所真正要说的。</p>
哗啦啦!</p>
哗啦啦!</p>
一张巨大的堪舆图被推上来,其上黑色描摹,线条勾勒,如龙飞舞,坐在前排的那些大臣立刻就认出了这是大唐的堪舆图。</p>
洛苏手中拿着一支细毫笔,走到堪舆图前,“想必诸卿都知道这是‘大唐万国堪舆图’,这上面有大唐数百州,有都督府,有大都护府,有山川河流,还有周围臣服于大唐的诸国。”</p>
洛苏执笔轻轻在长安以及洛阳,黄河沿岸划了两个圈,望着两个圈,洛苏脸上满是复杂的神情,他怀念着什么,而后面向一众大臣,感慨道:“大唐疆域广大,诸夏的疆域还要超过大唐,东西一万二千里,南北一万五千里,有高山、平原、川流、断崖、大漠、戈壁、草原,一个人一辈子都走不完诸夏的疆域。</p>
但谁还记得,在一千六百年前,我们只有这两块地方,镐京、洛邑,而且还龟缩在城中,每日都在担忧那如同天上繁星一般多的蛮夷,将我们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呢?</p>
还有谁记得,这里曾经不是繁荣的商业中心齐州,而是东夷人和莱夷的土地!</p>
还有谁记得,就在陇右,生活着数以百万计的戎人,他们茹毛饮血。</p>
还有谁记得,就在长安和洛阳之间的伊水、洛水间,有伊洛之戎,天子出行都可能会遭遇攻击。</p>
还有谁记得,大唐的龙兴之地,那里生活着狄人,直到一千年前,都还未曾绝迹。</p>
还有谁记得,如今号称天下赋税重地的江淮,那里掀起过一次差点灭亡诸夏的淮夷之乱,我们的祖先差点就消失在历史中。</p>
诸位能忘记这些吗?”</p>
“不能!”</p>
“不能忘啊!”</p>
潜藏在身体中的血脉在其中被激发,殿中此起彼伏的响彻,而后化作齐声大喝。</p>
“不能忘记!”</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