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3章 战机,皇明圣孙朱雄英朱元璋,西湖遇雨,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是,明军会让他们西返吗?</p>

理论上明军继续被迟滞,那么高丽军的主力部队,通过船渡的方式,很快就能返回到鸭绿江南岸,然后向西。</p>

但问题是,明军不是被他们操控的,也不是一定非要头铁硬冲一层层的阻击线。</p>

所以蓝玉很果断地同样兵分两路。</p>

一路一万多人大张旗鼓继续猛攻,同时装作攻势有所衰减的样子,努力鼓噪声势。</p>

另一路三万人则在用斥候屏蔽了北部以后,在夜间拔营,极速西返,同时调集丹东的部分渔船向东,双方相向而行缩短距离。</p>

很快,明军就获得了船只,开始来回不停地往返运输。</p>

而明军的举动并没有能隐瞒太久,在一天多以后,高丽军主帅李和就接到了斥候的急报。</p>

接到了情报,李和如坠冰窟。</p>

他哪还不明白,自己采用的计策,被明军识破了。</p>

不过李和很快就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因为眼下的局势,还没有到最糟糕的状态。</p>

毕竟高丽军人少、船多,而且比明军率先渡河了好几天,所以此时高丽军不算分兵阻击的,已经有一万八千人来到了鸭绿江的南岸,只不过距离明军在西面的渡河点,还有八十多里的距离。</p>

而明军的虽然人多,可以渡河的船只却非常少,甚至无法搭建浮桥,哪怕每艘小渔船都以快要沉了的状态满载十五到二十名披甲士兵,一天也就能送几千明军过河,三万以上的明军理论上没有个六七天是过不来的。</p>

就算明军放弃了在丹东搭设的浮桥,后续还有船只派过来,但几天内是解决不了大军渡江的问题的,更别提后续的辎重,以及战马、火炮等等装备了。</p>

所以,眼下其实是一个战机。</p>

明军固然想要抓他们西返的机会,可同样也把少量明军喂到了高丽军的嘴边。</p>

只要高丽军进行急行军,那么哪怕到明天,在鸭绿江南岸的明军也不可能够一万人,这不到一万人,还都是缺乏战马和火炮的。</p>

没有战马和火炮的明军,有什么好怕的?</p>

就拿宋朝举例,统计对外战争,宋朝确实胜率很高,但是胜率高有个屁用啊?大多数情况下“以步制骑”都是把敌军击退,根本无法彻底围歼,光是账面上又打赢了一仗,其实军队消耗极大。</p>

而且明军还没了火炮支援,鸭绿江这么宽,火炮是跨射不过来的。</p>

同时,高丽军在鸭绿江南岸,是有很多战马的,甚至还有重骑兵。</p>

如此一来,在这个几天的窗口期内,高丽军在鸭绿江南岸野战,其实有着相当的优势。</p>

想想看,以重骑兵为先导,冲击敌军步兵猬集的阵型,随后轻骑兵两翼散开袭扰,己方重步兵开始带着步兵集群攻坚,己方还是三倍人数优势,还有比这更好的机会吗?</p>

至于明军有什么底牌,李和想不出来。</p>

或许,明军也在赌。</p>

但无论如何,战争就是赌,眼下战机稍纵即逝,李和不再犹豫,下令全体开始急行军。</p>

翌日,鸭绿江东岸,六千明军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备的营寨,有着部分工事和矮墙以及挖掘出来的壕沟。</p>

而他们的身后,正有船只不断地往返运输着。</p>

之所以明军只有六千,是因为明军并没有只顾着运人,而是运了少量的火炮。</p>

至少战马,确实没运多少,只给斥候运输了一点。</p>

原因很简单,骑兵不到一定规模,在正面战场是没有用的。</p>

而随着目视可见高丽军的到来,明军营寨中开始擂鼓。</p>

鼓声隆隆,震天动地,仿佛要将这宁静的拂晓撕裂。</p>

明军早已经埋锅造饭了,所以此时一阵阵白烟升起,明军也不慌张......都是百战精锐了,只要前头有正常的警戒以及驻守的部队,安心干饭就完事了。</p>

吃饱饭,滚肚溜圆儿,六千明军将士整备兵器,穿戴甲胄,严阵以待。</p>

高丽军的先锋部队,在晨光的照耀下,如同一片钢铁洪流一般,到处都闪烁着金属的冷光,他们开始快速逼近。</p>

全是骑兵,其中不乏披甲骑兵......轻骑兵里面最极端的就是无甲骑兵,也就是草原游牧民,然后就是半甲骑兵,也就是穿个半身皮甲就上了,而最稀罕的,则是穿着包括裙甲在内完整铁甲的骑兵。</p>

至于具装甲骑,那就是重骑兵了。</p>

因为蒙古人把高丽当养马地,所以不仅济州岛上战马多,高丽本土战马也不少,这些高丽骑兵身穿铠甲,手持长矛大刀,嗷嗷叫着向明军示威。</p>

朱雄英站在营寨的高台上,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目光冷静。</p>

这一次战役的指挥权,是他主动请来的。</p>

明军有完整的营寨,而且双方都没有像样的水师,退路是在的,再加上眼前的六千明军虽少,却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且配有少量火炮,足以给予高丽军重创。</p>

胜算很大,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含金量也不低,朱雄英决心用这场仗来给自己树立威望。</p>

“传令,红衣大炮准备!”朱雄英的声音不高,却相当干脆。</p>

上来就大炮开兮轰他娘!</p>

随着命令的下达,明军中的火炮手迅速行动起来,调整炮位,装填弹药......射界都已经确定好了,这些高丽骑兵没挨过火炮的洗礼,密密麻麻站在一起耀武扬威,直接开炮就完事了。</p>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所有人都知道,这将是决定战局走向的关键一击。</p>

“放!”随着负责火炮明军军官的一声令下,射程最远的六门红衣大炮同时轰鸣,炮弹划破长空,带着毁灭性的力量直扑高丽军阵。</p>

开花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硝烟弥漫,高丽军的先锋部队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p>

甚至,某个炫耀马技,站在马上撒尿以示对明军侮辱的高丽骑兵,直接下半身都炸没了。</p>

爆炸的余波尚未平息,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火药味与血腥气,高丽军的先锋部队在突如其来的炮火打击下,阵脚大乱。</p>

马匹受惊,四处奔逃,践踏着自己的同伴,而那些还未来得及反应的骑兵,有的被炮弹直接击中,血肉横飞,有的则因战马失控,摔倒在地,被后续的骑兵践踏而过,哀鸿遍野。</p>

朱雄英冷静地观察着战场上的变化。</p>

——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p>

随着第一轮炮击的结束,他迅速下令:“火炮持续射击,同时盛庸率领步兵出寨,准备迎敌!”</p>

匆忙建立的营寨并不可靠,死守是没有前途的。</p>

而且,有一个违背大多数人常识的知识,那就是从古至今,守城或者守寨,大多数情况下都要背城寨列阵,以城头的远程火力为掩护,背城迎敌,真没有多少死守的。</p>

盛庸带领着步兵出去了。</p>

而明军的火炮并未停歇,第二轮、第三轮炮击接踵而至,每一发炮弹都像是对高丽军的宣判,不断削弱着他们的士气。</p>

而明军的步兵,则在火炮的掩护下,迅速出寨,同时调整队形,拉长了阵型,准备迎接高丽军的进攻。</p>

他们并不害怕,因为营寨上面,还有明军大量的弓弩手,能够给他们提供保护。</p>

高丽军主帅李和见状,脸色铁青,他万万没想到,明军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火炮支援,这让他原本精心策划的突袭瞬间失去了效用。</p>

然而,作为一军之主,他深知此时绝不能自乱阵脚,必须迅速做出应对。</p>

“重整队形,重骑兵冲锋,轻骑兵两翼包抄!”</p>

李和的命令通过旗语传遍全军。</p>

高丽军的重骑兵登场了。</p>

作为战场之王的地位,让所有人都要为他们的登场而服务,在短暂的混乱后,前面的轻骑兵开始向两翼散开重新集结,而重骑兵则利用马匹的速度与冲击力,试图突破明军的火炮封锁,直取敌阵。</p>

轻骑兵们整理好了状态,则迅速分散,意图从两翼迂回,切断明军的退路。</p>

然而,明军显然早有准备。随着朱雄英的一声令下,步兵方阵如同铜墙铁壁一般,稳稳地挡在了高丽军的冲击路线上。</p>

他们手持长矛,组成密集的枪林,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冲锋。</p>

同时,站在营寨上的火铳手和弓弩手也已蓄势待发,只待敌军靠近,便给予致命一击。</p>

战场上,两军对峙,气氛紧张到了极点。</p>

明军的火炮仍在不断轰鸣,而高丽军重骑兵的冲锋也愈发猛烈。</p>

看起来拿重骑兵去冲寨前的步兵很傻,实际上也是如此,但这时候不是讲交换比或者双方谁更珍贵的时候了。</p>

重骑兵就是李和手里的锤子,他要第一时间,锤烂明军的防御!</p>

面对高丽军的凶猛攻势,明军并未慌乱,他们依托坚固的营寨和矮墙,利用火铳和弓箭进行还击。</p>

每一声铳响、每一箭射出,都伴随着敌人的倒下。</p>

在盛庸的率领下,出寨的步兵虽然伤亡惨重,但纪律严明,配合默契,使得高丽军的攻势一再受阻。</p>

但是高丽军的人太多了,如同密密麻麻的蚂蚁群一样,很快就推到了寨前。</p>

盛庸率领的步兵阵线,不见得能坚持多久,他们后面虽然还有几重阻隔,但单凭这些是不够的,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要靠明军的军阵,以及,勇气!</p>

“第二批准备,迎敌!”朱雄英再次发令。</p>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张玉率领的步兵方阵缓缓向前推进,长矛如林,步伐坚定有力,他们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对胜利的渴望。</p>

残酷的攻防战,开始了......</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厉总情难自禁沈知初厉景深

笙笙不息

重生之绝对权力

佚名

不入流修仙:一刀砍了半个修仙界

佚名

凡尘修士

佚名

神医救世:从官场开始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