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葫芦树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7章,开局造航母,我的科技统领全世界,葫芦树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大作战高度:1800米</p>
有效射程:4800米</p>
制导方式:硫化铅红外主动制导</p>
发射方式:肩扛发射、发射架发射</p>
发射管前端进行了加粗设计,外观看起来就像一个大号的木柄手榴弹。</p>
从73年装备不列颠部队后,并未参加过实战。</p>
别说杨威,哪怕是几十年后仅仅只从网络上了解一些军事知识,连伪军迷都算不上的人,都能对这款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有一定的了解。</p>
达到25公斤的战斗全重,使得这款肩扛式防空导弹并没有那么便携。</p>
最大作战高度仅仅1800米,更是让这款防空导弹的目标只能是直升机跟低空低速的飞行器,在70年代刚开始研发的时候还算先进,可对于机动性能更加优异的现代战机来说,完全就是鸡肋。</p>
甚至对于直升机,这种采用老式主动制导技术,计算机组运算能力差的防空导弹,命中率也低得发指。</p>
至于毒刺,在后世倒是大名鼎鼎。</p>
只不过那是升级后的毒刺。</p>
一开始,毒刺刚研发出来的时候,同样是采用硫化铅作为制导元件,只能在白天使用,抗干扰性能非常差,一直要等到技术提升,计算机组运算能力更强,导引头同样改为锑化铟,命中率才能提升到50%。</p>
真正让毒刺防空导弹在全世界扬名的是后续的改型,采用“红外/紫外双色玫瑰花形扫描导引头技术”,红外探测器追踪飞机发动机产生的热量、紫外探测器则是把天空跟飞机本体区分开来,再利用计算机组追踪目标......</p>
出口的前卫-1型并没有采用这样的技术。</p>
而给国内准备的自用版本,则是采用了“红外/紫外双色玫瑰花形烧苗导引头技术”,灵敏度更高的锑化铟,运算能力更强的芯片,从而让导弹在空中更加灵活。</p>
“为什么告诉我这些?”</p>
杨威神色变得严肃。</p>
直愣愣的眼神,仿佛要看透穆里塔内心的真实想法。</p>
“因为金主在知道了前卫-1型防空导弹真是性能后,他们也想要这款防空导弹......”</p>
穆里塔没有隐瞒。</p>
事实就是如此。</p>
(/34531/34531607/5410137.html)</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