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85章 重税,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渔眠,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也太多了!交这么多赋税,咱们还怎么活?”</p>
周大丫也愤愤不平。</p>
“谁说不是啊,咱粮食是多,可咱人也多啊,把粮食一交,咱们又吃不饱饭了。”</p>
才过了几年好日子啊。</p>
又要饿肚子了。</p>
“还不如罗自重占着咱郡的时候!”</p>
李万福气道。</p>
老村长急得赶紧吼他:“这话也是能乱说的吗?”</p>
李万福不服气。</p>
前几年罗自重占领江南郡,他们根本没交过赋税。</p>
收成都是自己的,又加上粮食高产,家家户户都能一天三顿大白米饭,还盖起了青砖大瓦房。</p>
如今倒好,这些交赋税的粮食不知道去哪儿找。</p>
老李头的心往下沉。</p>
他家的下人也是要交赋税的。</p>
去哪儿找这么多粮食?</p>
小满回来的喜悦之情瞬间消散了。</p>
“什么时候说的?”</p>
“有半个月了,咱要在年前把税粮交上去。”</p>
老村长深深叹口气。</p>
十多年了,他更老了些,整个人缩小了一圈。</p>
“咱的日子怎么过啊!”</p>
栓子痛苦地保住头。</p>
苍老的脸因为痛苦的变得更老了些。</p>
“这不是逼咱去死吗!”</p>
老槐树下哀嚎一片。</p>
李初元脸色也难看起来。</p>
一个男丁十五石粮食,太为难人了。</p>
马车吱呀吱呀回到家。</p>
才进门,阿木就急忙迎上来了。</p>
“老爷夫人您们可算回来了,木须山的人已经来家里等了十来天了。”</p>
老李头下了马车,问道:“他们在哪儿?”</p>
“刚从地里回来。”</p>
“把他们带到堂屋去吧。”</p>
老李头沉着脸道。</p>
阿木应了一声,转头往回跑。</p>
不等他跑到屋子,里面已经跑出五名老者。</p>
一见到老李头,先“噗通”跪在地上,大力磕头。</p>
“老爷您发发善心救救我们吧!”</p>
李初元身子站在马车位置,有意挡住车帘。</p>
陈小满探头出来看了眼地上跪着的人。</p>
这些人她认识,是定居在木须山养蚕的人。</p>
去木须山定居的人多起来后,他们自己选出了管理村子的五位老人。</p>
平时有什么矛盾,也都是找五位老人拿主意。</p>
这五位老人都有儿子卖给他们矿山。</p>
没想到他们今天全来了家里。</p>
“你们赶紧起来!”</p>
老李头一一去扶他们。</p>
五位老人顺势站起身。</p>
瞧见车边站着的李初元和陈小满,又一一行礼。</p>
“初元少爷和小满小姐也回家了?”</p>
“我们刚回来,崔爷爷你们遇到什么事了?”</p>
陈小满问崔村长。</p>
崔村长愁得头发都白了许多。</p>
“我们平时都是在山下养蚕,自己种点高粱吃。往年靠着高粱收成高,能糊口。可前些日子,县衙发了公告,今年要加赋税。”</p>
“一个男丁要十五石粮食,连没成丁的毛孩子都算,我们上哪儿找这么多粮食去!”</p>
“能用银子抵赋税不?”</p>
陈小满给出主意。</p>
另外一个老人苦着脸道:“能,如今高粱六个大钱一斤,一石高粱有一百二十斤,我们特意找人算过,一个男丁要交十两加八百个大钱!”</p>
“我们全家忙活一年,也只能攒下五两银子,上哪儿找那么多银子交上去啊!”</p>
老人急得大哭起来。</p>
(/57448/57448125/4677303.html)</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