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兔木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一章 虎门海警,回到明末当皇帝,巨兔木木,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成栋反正之后,广东便进入了高速的发展期,信藩摊丁入亩、一体当差纳粮、鼓励工商业等政策,极大的刺激了广东自有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张煌言主政广东之后,大力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完成了旧式政府机构向近代机构的蜕变,极大的提升了官府的行政效率,也保证了政府对地方的绝对控制。</p>

当然张煌言最大的贡献,便是他和王为道一起,多次上书信王何苦,力陈广东归附已久,人心稳固、文武同心,虽有山川、大海阻隔,但人民一体,需一体恩养,请求何苦批准在广东兴建工业设施。何苦还是不允许重工业离开自己的眼皮子,但还是听从张煌言、王为道的建议,批准广东兴办了大量的轻工业工厂,提供了一定的轻工业技术支持。</p>

广东人本就精明,更兼吃苦耐劳、善于经济,获得了技术支持之后,工商业发展更是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山东本土想要些精巧的瓷砖、洁具、玻璃器皿,都要从广东反补,足见广东发展之迅速。</p>

广东发展的如此好,最高兴的人便是李成栋。李成栋当初反正有种种原因,其中没能当上总督便是其中一个,眼下他还是无权过问民政,不过心境却完全不同。李成栋、金声桓等人全都想要民政的权利,并不是想要自成一体当一个土皇帝,而是他们怕有一个文官骑在自己头上。大明文贵武贱的阴影,一直萦绕在他们心头无法抹去。金声桓的遭遇也证明了这一点,文官是真心会压榨欺负他们的。</p>

张煌言到达广东之前,李成栋对这个带过兵的文臣非常忌惮,生怕他会找自己的麻烦,结果真到了一起,两人相处却极为和睦。张煌言人品贵重,谦和有礼,对待李成栋极为的尊重,也愿意帮助李成栋处理许多问题,这让李成栋有了极大的好感。王为道不像张煌言那么和气,但也对李成栋极为的尊重,虽然几次与李成栋顶嘴,但也是拿李成栋当上司看待的。</p>

随着广东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百姓们全都尧天舜日的歌颂了起来,张巡抚、王按察要歌颂,带领大伙儿脱离苦海的李成栋更要大力歌颂。李成栋已经被老百姓戳了几十年的脊梁骨了,忽然人人爱戴歌颂,他还真不适应,从来都是人怕他,他从来没体验过这种被人爱的感觉。广州、潮州、茂名等地,百姓自发捐款给李成栋建了生祠之后,李成栋就更美的找不着北了。没办法,人生价值实现了。</p>

亲卫第二师撤回登州之后,帮忙整顿军务的第十九师就到了。十九师准将师长柯以贤是土匪出身,江湖气有些重,但是军事素养很过关。他很快便把李成栋的部下,整编成了两个整编师加两个独立团,日常训练、军官培训,也全都由他操持,给李成栋省了不少心。李成栋拥有着崇高的地位,享受着百姓们的爱戴,荣华富贵每日嗨皮的不要不要的,然后虎门的炮声便响了。</p>

“提督大人,虎门急电,一支外夷舰队伪装商船侵入珠江口,突然对虎门要塞发起了炮击!同时琼州、阳江、海丰一带,皆有急电传来,称有外夷战舰袭扰!”遥远的炮声李成栋并未听到,但是闯进门来的柯以贤却把不好的消息送到了他的耳中。</p>

因为线路的问题,信藩本土到广州没有直通的电报,但是为了加强通信,广东省内全都架设了电报网络。李成栋没办法时时联系何苦,广东各地却随时都能找到李成栋。</p>

“外夷?”李成栋懵了,他的战备计划里,从来就没有外夷这一说。</p>

何苦很担心欧洲人会过来捣乱,而且还怕欧洲人窃取他的工业技术,所以信藩其实也是很封闭的。本国人口可以自由往来,各个港口全都畅通,但是对外口岸却只有登州、青岛、松江三处,海防的重点也都在这三处。</p>

因为清军的水师很弱,所以广东的主要军事压力全部来自陆上,一是防着清虏偷袭,二是防着永历和郑成功搞内讧。反正归附信藩之后,广东的军队有了很大的改革,不仅改了部队建制,装备上也完全和信藩主力部队看齐,一水的登云步枪,登云快炮,但是海防却还是崇祯年间留下的那点东西。水师时常来巡查,近海根本没有海盗,清军又打不过来,闲着没事搞需要大量兵力和经费的海防干嘛呢!</p>

正是因为海防的缺失,外夷战舰谎称前往澳门迷航,猝然对虎门要塞发起炮击的时候,要塞防守的打的非常艰难。熟悉新式后装登云快炮的海防团士兵们,已经有点不会鼓捣这繁复笨重的老式火炮了,要塞一度被战舰压制的毫无还手之力。最后还是海防团团长张月,让部下把他们用于陆战的小口径陆战炮给拉上了要塞,这才凭着射程、射速和威力优势,把外夷舰队给打了出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合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心声被偷听,满朝文武齐吃瓜

逍遥赵公子

盖世四皇子:从赐婚女武神开始

重开的蛇蛇

开局直播:和女神在废土世界开荒

佛否

凡人修仙,开局获得上古顶级功法

佚名

从鹰人进化为天使后,我荡平诸神

枫潇呀

邪道人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