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9章 道符二,心理罪:十宗悬案,三生绝,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京城一座古意盎然的老宅里,沈飞和辛雅丽,见到了冯玉珏。</p>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者。</p>
满头银丝,带着老花镜,穿着月白色的道服,看上去仙风道骨,超凡脱俗。</p>
辛雅丽介绍沈飞之后。</p>
冯玉珏就带着两人到了一间书房之内。</p>
沈飞取出从本焕法师身上拍下来的符箓照片,递给冯玉珏。</p>
“冯老,听辛警官说,您是国学大家,精通道教文化,我们特地过来,想向您请教一下,这种道符,是属于哪个流派的?有什么具体的含义吗?”</p>
冯玉珏嗯了一声,拿出一个放大镜来,仔细观看。</p>
同时说道:“符,又称为符契,或者节。</p>
是古代朝廷调动军队或发布命令的信物,通常用竹板或金属制成,上面刻着文字,剖分为两半,一半留在朝廷,一半由将帅持有。</p>
它是权力的象征,具有绝对服从的意义。”</p>
“在汉代,因为君权神授思想,认为天会赐祥瑞予人君,以为受命的凭证,这种凭证,叫做符命。”</p>
“道符,又叫神符或天符。符所具有的这些内容和形式特点在汉代时期被巫师、方士和道士借用到鬼神世界创作形成。”</p>
“在对符的体式的认识上,道符除了借用如前所述的现实社会中朝廷作为信物的符契、符节、符命、符传等文体外,还使用“策”作为对“符”的称呼。”</p>
沈飞和辛雅丽一副鸭子听雷状。</p>
对于符箓这种东西,他们除了在影视剧里看到,现实中并没有接触过。</p>
冯玉珏抬起头向他们微微一笑。</p>
继续说道:“东晋时期,有位道学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叫做葛洪,自称为抱朴子。”</p>
“他将道符,界定为一种天文,并阐述了符的来源。</p>
他说:“抱朴子曰:‘郑君言符出于老君,皆天文也。老君能通于神明,符皆神明所授。今人用之少验者,由于出来历久,传写之多误故也。’”</p>
“所谓天文,就是自然现象诸如日升月落,斗转星移,风云雷电……符就是根据这些自然现象、天文地理创造的一种“文体”,这无疑是道教取法老子“道法自然”的表现。”</p>
“为了使这种“文体”具有神秘性、权威性,葛洪就把它依附于道教所尊崇的始祖——老子身上。”</p>
“因此,道符所具有的不可抗拒力也就被道士们接受了。</p>
后来刘勰在阐述文学的起源时说文源于道,就是文源于自然的意思;</p>
源于道,就是源于自然之道;</p>
自然之道,就是指天地之文,动植物之文,等等。</p>
人们创造的各种“文”,都是以天地之文、动植物之文为源泉的。”</p>
沈飞和辛雅丽茫然的点点头,表示受教了。</p>
冯玉珏停顿了一下,放下放大镜。</p>
“从符的构成来看,早期的道符是由单个的文字构成的。到了太平道兴起的时候,开始把多个文字拼合而成,这在《太平经》里被称为复文。”</p>
“据《太平经复文·序》云:“(复文)凡四部,九十五章,二千一百二十八字,皆太平本文。</p>
其三百六十章是干君从本文演出,并行于世,以复相辅成教而传授焉。”</p>
符字慢慢增多,也就为符的种类、形式的增加提供了条件。”</p>
“到魏晋之际,《三皇经文》的出现,符的创作则更趋复杂化由字的篆体和多字重叠而成。”</p>
“同时认为,符系宇宙天空中的云气自然结成,故称“云书”或“云篆”。因此,在画符的时候,多仿篆体及虫书鸟迹的古文,笔画故作曲折盘纡如云气缭绕之状。”</p>
“约成书于西晋末至刘宋初的《太上洞渊神咒经》亦云:‘天书玄妙,皆是九气精像,百神名讳,变状形兆,文势曲折,隐韵内名,威神功惠之所建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