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有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章 粗制滥造惹人忧,我为大明续命三百年,老酒有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过令孙承宗最感到烦恼的,是当下的军备器械问题。</p>
当下新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大多装备的,都是腰刀、长枪等。</p>
这批刀枪一部分来自于所裁撤的三大营,一部分来自于五城兵马司的兵备库。</p>
质量残次不齐,还有些都已经生锈了,杀猪都费劲,更不要说去与身披数层重甲、武装到牙齿的清军搏杀了。</p>
至于甲胄,数量少不说,质量更是差的不得了。</p>
只有无袖棉甲三千余副,罩甲二百余副,布面甲四百余副,铁扎甲一百余副,锁子甲三百余副。</p>
其中布面甲、铁扎甲、锁子甲、罩甲都属于铁甲,只不过是甲叶内含或者外包的区别。</p>
而棉甲虽然轻便,注重保暖与防护火器,但由于是用棉花加布料反复捶打而成,并不包含甲叶,面对清军的尖刀利刃防御效果并不理想,更多的是心理安慰。</p>
而其余各类铁甲,也大多甲叶生锈,制造上也偷工减料,与清军那种外镶铆钉、内嵌甲叶的棉甲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p>
再就是火器,更是粗制滥造,大多射几铳便铳管发烫,容易炸膛。</p>
其实明军火器的质量在大明初期与中期还是非常高的,不然太祖朱元璋也不会凭借江淮步军战胜大元骑兵,成祖朱棣也不会凭借三大营五次亲征漠北。</p>
成化年间,明军还对火器进行了改良,极大提高了火铳的射程与精度。嘉靖年间,戚少保还将火器与冷兵器相结合,创造出鸳鸯阵。</p>
但到了天启、崇祯年间,明军火器虽然数量与种类不断增加,但总体质量却在持续下降。</p>
造成此等状况的原因,便是朝廷没钱和官员贪腐。</p>
朝廷没钱,再加上官员贪腐,克扣打造火器的铁料与工匠的俸银,最终就导致粗制滥造与容易炸膛成为明军火器的常态。</p>
反倒是清军,在接收了孔有德“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的火器部队后,组建乌真哈超营,竟在明军最为擅长的火器方面超过了大明。</p>
三万新军目前所使用的火器,大多是裁撤三大营所得。</p>
火铳以三眼铳、五眼铳、碗口铳居多,也有些鸟铳、噜密铳等,不过同样制造低劣,射程与威力也大打折扣。</p>
至于火炮,则都是些虎蹲炮、弗朗机炮等,还有一些一窝蜂、九头鸟等大型火器。</p>
孙承宗令人从中精挑细选,选出了千余把三眼铳、五眼铳,还有四十门虎蹲炮,十五门弗郎机炮,二百余杆一窝蜂、九头鸟等。</p>
对于这些火器,孙承宗没有什么要求,只要能临阵打响即可。</p>
就算不能造成杀伤,也能吓唬一下清军,提高己方士气。</p>
除此之外,孙承宗还从中选出一百五十余杆质量还算不错的鸟铳、噜密铳等。</p>
这些鸟铳、噜密铳射程都在百步左右,杀伤力也是不错,孙承宗准备将这些火铳集中给新军中射术较好的军士使用。</p>
敌情不明、兵甲不精,一件件烦心事如同一块块大石头压在孙承宗胸口,简直令这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喘不过气来。</p>
不过他知道,自己坚决不能垮掉。毕竟当今圣上如此信任自己,将防守京师的大任交给自己。</p>
而且当今圣上算是已经把能做的事情都给做了,最起码自己现在粮草与军饷确实是不缺的,新军士气也是不错。</p>
所幸自己手下还有曹变蛟、周遇吉、杨廷麟等人可用,这也大大减轻了自己的压力。</p>
此时新军青壮已经吃过午饭,数万青壮在各个什长、千户长的带领下,纷纷开始了操练。</p>
数万青壮一起操练,喊杀声震天。</p>
孙承宗也被帐外的喊杀声所吸引,也来了兴致。</p>
他一扫胸中阴霾,将碗中已凉透的猪肉炖粉条一扫而光。</p>
帐内诸将见孙承宗如此,也是食欲大振,都是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p>
一时间,帐内“吸溜吸溜”的声音不绝于耳。</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