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士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四章 第1装甲师,苏联1941,远征士兵,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士兵们马上就从地上爬起来掉头就跑,包括舒尔卡在内。
舒尔卡甚至都以为自己和战友们都要完蛋了,因为那可是敌人坦克,“隆隆”几下就能追上他们然后几排机枪子弹就能将他们打得乱七八糟了……虽说不能将他们击溃,但至少可以将一营杀伤大半。
但让人意外的是,战局却没有像舒尔卡想像的这样发展,舒尔卡一行人有惊无险的逃回了公路,苏军甚至还有时间调几辆坦克上来并配合反坦克炮沿着公路组成了一道防线。
后来舒尔卡才知道这是因为从侧翼发起进攻的是罗马尼亚第1装甲师。
罗马尼亚是中欧的一个“小协约国”,是欧洲最重要的采油国,但这也导致其工业十分落后……这也就是所谓的“资源陷阱”。
“资源陷阱”指的并不是自然资源少,反而是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较多的国家。
这些国家只需要在地上挖个坑就能将流出的石油卖钱,于是百姓就不会选择去其它工厂做工了……毕竟石油来钱容易也使工人工资更高。
其后果就是,除了石油之外没有工业能发展起来。
罗马尼亚也是如此,于是只能从别的国家进口装备。
坦克主要是来自法国,最初是雷诺FT轻型坦克,不过因为过于老旧此时只用来维护国内治安。
参战时其第1装甲师分别是第1坦克团装备R2坦克(进口自捷克的35T),第2坦克团装备雷诺R35(进口自法国)。
这原本没什么问题,两个坦克共一百余辆坦克,其中R2坦克共有126辆,R35坦克共有75辆(其中34辆是德军占领波兰时缴获交给罗马尼亚)。
也就是总数两百辆坦克,即便其性能较差,但从侧翼突袭第131摩托化师还是很有可能成功,毕竟第131摩托化师只有一百多辆坦克,而且绝大数都是性能不怎么样的T26。
问题就在于罗马尼亚装甲部队的速度太慢了,他们并不适合用于突袭。
这完全是受法国的影响……从法国进口坦克当然就得接受法国的战术思想,于是坦克与苏联一样是分散在部队中配合步兵使用的。
更致命的还是,此时的英、法等国还认为坦克既然是配合步兵作战,那么速度就是一种浪费,更高的速度只会使步兵跟不上。
于是,R35坦克在公路上的最高时速只有20公里,越野最高时速只有14公里。
时速14公里,而且还是最高……这就是自行车的水平,何况这还是在雨天的泥地里。
这也是为什么舒尔卡等人迎面碰上了还来得及逃跑的原因。
“准备战斗!”舒尔卡听到韦尼亚科夫大尉大声命令,战士们纷纷依托着公路旁的小沟举起了步枪,反坦克炮则往炮膛里塞进了炮弹做好发射准备。
坦克跟随兵也将命令传达到坦克内,坦克一辆接着一辆的将黑洞洞的炮口转向公路侧翼的雨幕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