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公主钗”之秘
是以卿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公主钗”之秘,嫡女不善:楚楚这厢无礼了,是以卿卿,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r/>
这波斯商人给自己起了个中原名字叫钱寮,意思是装钱的房子,与他有生意往来的商人背后都叫他钱寮子。<r/>
<r/>
李彦神色不动的看他一眼,淡笑道:“钱先生不必着急,不如先让我这管事给大家说说这公主钗的来历。”<r/>
<r/>
波斯商人倒也识趣,抖着胡子笑道:“也好,也好!”<r/>
<r/>
他身边站着的年轻人说道:“雷四爷果然好手段,‘公主钗’刚刚现世,就被雷四爷收入手中。”<r/>
<r/>
大安看似四方安定,民安国富,但实际上朝纲混乱,多方势力蠢蠢欲动。<r/>
<r/>
传说中隐藏着巨大秘密的公主钗重现世间,引得鸡鸣狗盗之徒、江湖英雄侠客、皇庭王公贵族蠢蠢欲动,四处寻探,闹得长安城鸡飞狗跳。<r/>
<r/>
却没想到,皇帝李肇坐拥宝山而不自知,随随便便将“公主钗”赐予了平遥公主。<r/>
<r/>
平遥公主更是在生辰宴上将“公主钗”大摇大摆的戴了出来。<r/>
<r/>
刘羽风神色谦和,说出来的话却是犀利无比,他道:“大安近百年来繁盛强大,却已经安逸了太久,不过是一头醉酒的狮子。”<r/>
<r/>
众人闻言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r/>
<r/>
李砚呵呵一笑,说道:“不知在座的各位,对‘公主钗’可有了解?”<r/>
<r/>
祈无月显然对公主钗十分感兴趣,她娇媚一笑,率先开口:“世人皆知,前朝宛山公主周游山川大河,寻找五色美玉,靡费甚巨,打造了世上独一无二的公主钗。传说这公主钗之华美,甚于世间所有宝物。”<r/>
<r/>
李砚微微摇头,说道:“然而事实上,公主钗的来历远不止如此简单。”<r/>
<r/>
“哦?”祈无月双眸更亮,异彩连连,“愿闻其详。”<r/>
<r/>
李砚扫视众人,朝管事一挥手。<r/>
<r/>
管事躬身称“是”,走到屋子中间,拱手一礼,开始讲述。<r/>
<r/>
“当初宛山公主身边有位异士名叫礼詹,此人见识广博,尤其对世间珍宝了若指掌。他与宛山公主说,自己去往西域的路上,偶然进入一处与世隔绝的桃源地,名为神女山,里面不仅有无数珍宝,且生活在那里的人,个个年轻俊美,拥有不老容颜。”<r/>
<r/>
“宛山公主听了之后十分心动,询问原由。原来那处地方有一方五色神潭,那里的人只要每日饮其中的潭水便可容颜不衰。宛山公主闻言立即封礼詹为隐秘使,与其同往此地。”<r/>
<r/>
“但到了神女山之后,宛山公主才发觉,原来这五色神潭之所以有这般神奇的作用,便是因为潭水深处有一块天然形成的五色玉。”<r/>
<r/>
管事讲到这,干瘪老头陆善桀桀一声怪笑:“想必这宝物不能随意移动。”<r/>
<r/>
管事略一点头,说道:“宛山公主却没有想那么多,她一见五色玉便想据为己有,毫不迟疑下令屠了神女山,将五色玉从潭水中取出,欲带回国都。”<r/>
<r/>
陆善冷笑一声,“哼,五知妇人!”<r/>
<r/>
此言却引得与他相对而坐的祈无月的不满:“陆善,无知妇人如何?你且来试试?”<r/>
<r/>
陆善眯起眼睛看祈无月:“黄毛丫头岂敢造次!”<r/>
<r/>
两人说着便斗起嘴来,李砚沉声道:“诸位稍安勿躁,还请听完再议论不迟。”<r/>
<r/>
李砚发话,祈无月娇哼一声,不再开口,陆善也端起茶杯不再多言。<r/>
<r/>
管事继续道:“宛山公主捧着五色玉欣喜若狂,谁知,神女山突然山崩地裂,宛山公主这才明白此玉乃是镇山之宝,但为时已晚,她仓皇逃命时落入崩裂的地缝之中被活埋,神女山自此夷为平地,而礼詹则与那五色玉消失在世间。”<r/>
<r/>
众人听管事讲完了公主钗的故事,皆不多言。<r/>
<r/>
波斯商人用不怎么流利的中土话说道:“原来这公主钗并非是宛山公主打造,难道是那个叫礼詹的人?”<r/>
<r/>
李砚笑而不语,因为除了这个波斯人以外,其他人都知道,大安王朝太祖皇帝的名讳便是李占,这其中的关联,不言而喻。<r/>
<r/>
刘羽风哗啦一声打开折扇,说道:“这‘公主钗’是否能指引神女山的位置?”<r/>
<r/>
他一句话便说到了重点。<r/>
<r/>
李砚看了看众人,说道:“这公主钗的贵重的确不在于它本身,神女山崩裂之时,里面的财宝也被深埋于地下,百年来也有不少人知其隐秘而去寻找,却一无所获。那块五色玉石的作用,还有那五鸾凤口中衔着的珠子,尚且不知有何用处。不知诸位可有兴趣一探究竟?”<r/>
<r/>
众人神色严肃,相互对视一眼。<r/>
<r/>
胖子笑呵呵的笑道:“雷四爷,胖子还是想先看看这‘公主钗’。”<r/>
<r/>
李砚一笑:“诸位请跟我来。”<r/>
<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