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 Man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六十三章 纷纷归附,灵气复苏的旁门祖师,Best Man,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于是短短几天之内,原本属于西勃泥洲的施巴这一个大区就正式成为了东宁王国的一府。
某些人期待的混乱情况根本没有出现,一些反对者只是刚发出一点声音,便偃旗息鼓的主动离开。
东宁王国也因此增加了一万五千多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除了一大几小的几处港口和城市,最大的收获不是别的,就是施巴境内那多达八十万公顷、也就是接近二百万布亩的大面积耕地与种植园区。
这些土地的存在,大大的缓解了东宁王国粮食供应不足的缺口。
没错,有人要问了,此前东宁王国不算施巴大区,总共也就将近三百万的人口,平均下来国内有那么多的土地,怎么可能有粮食缺口呢?
这么问的人肯定就是不了解勃泥洲岛上的情况了。
实际上虽然原本的三里坤和米甲里两个州都不缺农业用地,在城郊与乡下有着大把的种植园和农场、牧场,可除了临近勃泥王国中央州的米甲里地区因为河流冲击的关系,带来了两岸的粮食种植区之外,三里坤的地形多山林,有三分之一是山区和林区,平地也是一块一块零散分布的,就连连通米甲里的河流都是穿山而过,当然也就没有米甲里那边的冲击河滩那么平坦。
而米甲里的平坦也只是跟周围的地区相比,远不是真正大陆平原地区那种产量大区可比,这也是勃泥洲岛上最普遍的环境情况。
至于新增的那块混乱地带的土地,本就难以耕种,在将武装份子和无辜者妥善安排之后,现在又差不多变成了无人区,根本无法进行常规的开垦种植。
所以小块的经济作物种植地东宁王国不缺,但大块的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的农业用地却不多。原本即使有米甲里那边的供应,郑氏也在桑浦地区挑选适合的地方进行水稻等主食的补充种植。
可即便如此内部粮食也一直都有一部分要依赖进口,尤其是以工业、金融和贸易航运为主的帛港府,数十万人的口粮更是有一半都要需要进口。
现在得到了整个勃泥洲岛最大的粮食主产区施巴,虽然经济方面的增强有限,但东宁王国的粮食危机却得到了解决,不但没了缺口,估计每年还要再出口一部分。
民以食为天,国无粮不稳,这也是郑氏如此重视施巴地区的原因之一,而不单单只是将施巴作为邀买人心的那具马骨!
有了施巴的例子在前,马喇甲的沙崂州和爪哇泥锡西勃泥洲的金甸,戴燕,这三个地区的人们也不再遮遮掩掩,而是积极相应,准备举旗反正。
沙崂地广人稀,原本当地土人势力就很薄弱,被陈家经营了几十年,基本上已经是陈家的一言堂,而且穷怕了的土人们也愿意加入东宁王国享受政策福利。
金甸和戴燕这两地原本就都是兰芳大统制国的旧地,罗家在那边的影响力仅次于郑氏于三里坤,且这两处还是兰芳的核心区域,戴燕是当年兰芳的腹心,金甸更是兰芳国都所在,现在站出来反正当然也是不出意外。
只有洋口这个兰芳旧地因为刘家的关系,这些年被抓哇泥锡渗透的厉害。虽然当地夏裔依旧是主流族群,可这些年经过抓哇泥锡从黄金岛和抓哇本岛的大量移民,已经冲淡了不少夏裔的主导地位,这也是他们对东宁王国的态度是西勃泥洲四个大区中最冷淡的原因所在。
要不是除了刘家洋口也有不少夏裔世家,再加上刘家这些年倒行逆施很不得人心,恐怕那边根本不会有响应东宁王国的意思。
即使现在也是一方面磨磨蹭蹭、遮遮掩掩的,一方面还要待价而沽,企图从东宁王国和郑氏这里索要好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