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的命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南京,大明匹夫,浮沉的命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秋风秋雨秋煞人,更何况秋雨绵绵,帝国黄昏。
对于此时的南京朝廷来说,偏安一隅,暮气沉沉,给人感觉如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无兵可调,难以节制,这便是江南朝廷的最大难题。尽管朝廷也募兵练兵,但效果一言难尽,所募将士欺压百姓,狐假虎威可以,但要他们上阵杀敌,连江南朝廷的那些官员自己,都没有信心。
不过,募兵虽然是难题,但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江南人心,十年来中原报纸上连篇累牍的狂轰滥炸,江南奴变、东南佃变的风起云涌,更是把人们对大明朝廷、对大明官府的厌恶,推向了。
一边是兵临天下,朝鲜、日本、南洋纳入治下,安内攘外,一方是损师折将,偏安一隅;一方仁政频出,蒸蒸日上,另一方墨守成规,成风。
尤其是,河南登基称帝的消息传来,更是让人们瞪大了眼睛,兴致勃勃,准备随时吃瓜。
“……北王王泰于河南宣武卫城称帝,国号……大汉……”
秦末楚汉相争,汉高祖刘邦正式称帝,因曾被项羽封为汉王,便以“汉”为国号,后世人们称之为汉朝。
而王泰将国号立为“大汉”,显然是要继承刘氏英烈,并发扬光大了。
“大汉……”
御塌上的崇祯喃喃自语,忽然吐出一口血来,手上的报纸梅花点点,随即昏死了过去。
“太医!”
昏昏欲睡的太子朱慈烺惊醒了过来,大惊失色之下,大声喊了起来。
“陛下,你可要撑住啊!”
周皇后坐在塌前,泪流满面。
自朝廷南迁,崇祯的身体每况愈下,虽没有油尽灯枯,但也是让人心忧。
“开封府,宣武卫城,宣武,果然是宣以武力。王泰,终于如愿以偿了……”
醒来的崇祯目光呆滞,眼神涣散。
“陛下,这已经是王泰的天下了!你就……认了吧。”
周皇后眼神寂寞,轻声说了出来。
“认了?”
崇祯脸色更加难看,满脸的不甘。
“你说的轻巧,大明朝是太祖创立,至今已有近三百年,朕若是认了,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江山代谢,王朝更替,比比皆是,不流血、不受辱,已经是大幸。咱们那么多儿女,难道也要为大明王朝陪葬吗?陛下不要忘了,咱们的女儿还跟着王泰,而且有了外孙。你难道要她们母子替咱们受过吗?”
周皇后的话,让崇祯眼神迷惘,靠在榻上,一动不动。
王泰有几十万虎狼之师,自己有什么,什么都没有。
“光时亨,李邦华他们,都回来了?”
崇祯轻声一句,是问非问。
“快要到了。不过,应该没有好消息。”
王泰已经称帝,李邦华他们,又能怎样,难道让王泰退位不成?
周皇后暗暗摇头。派使者去河南,纯粹是多此一举,反而让天下人笑话。
“太子,和王泰斗,你有信心吗?”
看着一旁神态自若的太子朱慈烺,崇祯不由得一怔。
谈诗论词,高朋满座,整个一富家公子,他能和王泰抗衡?
“爹爹,王泰已经称帝,你斗不过他,孩儿也一样。识时务者为俊杰,况且,王泰给足了我大明皇室的脸面。孩儿觉得,没有必要再争了!”
“你这个……”
崇祯看着儿子,愤怒至极,眼神痛苦至极。
“高皇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对中国有大功……永久保留大明皇室,南京宫城或北京紫禁城均可作为皇宫,若有重大事项,可与大汉皇帝磋商,明皇可以行使建议权、警告权,但决定权由六部九卿做出,不过最终也要在明皇的同意权下认可生效……”
太子朱慈烺,却是兴致勃勃,读起了报纸上的内容来。
他读完,脸色兴奋。
“爹爹,你都听到了,报纸上还列出了大明皇室各人之俸禄,我给你读一下!”
朱慈烺拿着报纸,自顾自读了下去,不顾脸色铁青的崇祯,周皇后想阻止都来不及。
周皇后;10&sp;万银元。
袁贵妃;5&sp;万银元。
太子朱慈烺;5&sp;万银元(太子待遇)。
定王朱慈炯;3&sp;万银元(亲王待遇)。
永王朱慈炤;3&sp;万银元(亲王待遇)。
昭仁公主;3&sp;万银元(公主待遇)。
另外明确标榜了皇室子女的数量:
太子一人,亲王二人,郡王三人,长公主一人,公主二人。
读完报纸,这才在崇祯愤怒的眼神中,讪讪放下了报纸。
“陛下……”
周皇后轻声劝慰,崇祯终于收回了目光。
子不教、父之过,太子柔弱,他这个父亲,也是难辞其咎。
“王泰此举,是拿我大明皇室作幌子,稳定天下人心啊!”
崇祯脸色苍白,幽幽叹了出来。
不过,报纸上昭告天下,看来王泰是不会加害大明皇室了。
报纸上没有说明崇祯的俸禄,一来是为了顾忌崇祯的脸面,另外一方面,也是留下了协商的余地。
“江南人心浮动,王泰要是直接挥兵讨伐,说不定好多人都暗暗叫好。如今大明皇室能存活下去,俸米供给优厚,这已经是善果了。”
皇室保全,周皇后是长长松了一口气。
看看太子朱慈烺,崽卖爷田不心疼的兴奋样子,崇祯一阵心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