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五章 刺摆勾,拳激,墨呲,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次日。
做完课前热身的韦瑾找到吴乾道“教练,今天的课时可不可以教我前手直拳”。
“……”吴乾看了看韦瑾,疑惑着这前手直拳不是都教过了么,现在不都已经打的左右直拳么,什么还请求教前手直拳。
“就是昨天那人型犀牛和阿庆实战那一回合,人型犀牛引得阿庆团团转的那左前手直拳”韦瑾道。
“哦”听到韦瑾的解释吴乾恍然道。
“……?人型犀牛么?你倒是把公竣形容的很贴切”吴乾心想道。
“你说的那个是前手刺拳吧!”吴乾道。
“嗯”韦瑾并不知道前手直拳和刺拳的区别,既然教练这么称呼了,这就表明教练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意思。
“你先去走两回合的步法,一会我再给你慢慢剖析刺拳的作用,然后我们在进行练习”吴乾微笑道。
待得韦瑾走完两回合的步法,吴乾就把韦瑾叫到一边说些刺拳的原理和实战中的应用……
‘刺拳’,有的人形容刺拳就是冲锋枪上的刺刀,也有形容成像是捕食的眼镜王蛇。
刺拳类似于前手直拳,但是发力点不同于前手直拳。直拳是用腰发力,脚蹬地,肩部带动大臂带动小臂把拳头打出去。
刺拳的优点是速度快,打得准,缺点是力度不够大,杀伤力小。
通常你的手臂有多长,你的刺拳攻击范围就应该是多远。
刺拳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让你第一时间打到最远的距离。
如果人为的把这个范围缩小到平勾甚至上勾的距离,无异于自废武功。
刺拳在比赛中是一种类似坦克的攻防兼备的有利武器,既可以佯攻,为自己后续的进攻创造机会。
同时也可以干扰对手的进攻,进行积极性的防守。
由于刺拳其轻而快,故多用于试探,引诱,挑衅,干扰对手进攻节奏,控制距离,起到突然一记的作用,是比较常用的搏击招式……。
说完一些刺拳的实战作用,吴乾才示范了下刺拳的动作,之后还来了两次刺
拳的连击。
“你现在可以先试着出刺拳,然后出左手直拳,感受一下发力有哪些不同”吴乾道。
韦瑾听了吴乾的话,站在原地就学着教练的方法出刺拳,然后在做左右直拳,来回和下也没整明白刺拳和直拳的区分。
吴乾耐心的在旁边讲解和示范,但成效不见多大。
这就使得站在一边指导和讲解了两回合吴乾也是颇感无奈。
不得已,吴乾就领着韦瑾走到一个梨球之前。‘
梨球’,因其型像梨,故名梨球。
梨球是拳击练习的补助器械之一。
是培养注意力、反应速度、出拳动作的快速、准确性,以及肩、臂、肘、腕等各关节的灵活性和整个上肢的力量和耐力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梨球韦瑾知道,之前训练的时候他还在旁边观看别的会员打过梨球。
他也有在别的不注意偷偷的打过,不过那一次梨球反弹回来打到了额头后就没再尝试过了。
跟着教练来到梨球处,韦瑾内心也是不住的想“这不是练的刺拳么,也不知道教练带我来梨球这干嘛,难道教我打梨球”
韦瑾的猜测没错,吴乾轻击了两下梨球才道“你过来站我这位置,比一下的你左右直拳”。
韦瑾还不明白什么,但还是照着教练的安排站到了刚才吴乾的位置,就伸出左手拳比了比。
吴乾看得韦瑾比和梨球的间距,示意韦瑾再往前半个脚掌的距离。
“你现在轻击前面的梨球,出拳时只要肩部带动大臂至小臂把拳头打出去就行,脚不用蹬地”吴乾道。
吴乾说完,韦瑾就是一个直拳朝梨球打了上去。
然而这一拳力道有点大,而且韦瑾也没有及时的收拳,使得梨球“碰”的一声就反弹至拳套,之后就晃了晃停顿下来。
看着韦瑾这一拳,吴乾摇了摇头后才道“说了力气小一点,不用那么大力,这个梨球和你又没仇”。
“你先看我打一遍,你注意我的肩部和大臂至小臂到拳头这一线的运动轨迹”随着吴
乾的解说和击打,梨球有着节凑的响起“噔噔,噔噔”的声音。
末了,吴乾抓着梨球对着韦瑾道“你刚才听出节凑声没,打梨球靠得不是蛮力,刺拳也不是蛮力”
“现在开始你用刺拳按着节凑慢慢的刺这梨球,你击打梨球时梨球碰到后面横板发出一声,反弹回来碰到前面是一声,当你听到两声响起时你在出拳轻刺梨球”。
吴乾说着还前后摆动了下梨球。
听得有些迷糊的韦瑾还是点了点头。
待吴乾离开后,韦瑾一边想着吴乾刚才的话,一边慢慢的使用肩部带动大臂带动小臂至拳头击在梨球上,打了这一击就快速的收回击出的左手。
这次韦瑾并没有急着出拳,而是看着梨球前后摆动击打横板,听着梨球击打横板发出的“蹬,蹬,蹬”声音。
三四声过后梨球摆动的力道就变小了下来,只是前后晃了晃不再碰到梨球上的横板。
看到梨球停下,韦瑾又是使了个刺拳打了过去,这一次他听得“噔,噔”两声就急忙又出了个刺拳,这次韦瑾成功完成了个连击。
完成一次连击的他没有出第三拳,而是回味了一会,就又开始慢慢出拳,收拳,出拳……。
之后韦瑾连续刺击的刺拳也慢慢变得多了起来,每一次节奏的断链,韦瑾都停下想想梨球反弹声音和每次刺拳刺击的时机,还有出拳时的力度问题。
两回合过后,在慢慢掌握了刺拳的发力和击打梨球时机后,韦瑾打梨球的频率就慢慢变得轻快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