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非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4、鹬蚌,教导主任的科举人生,楚非烟,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当柳仲珺在那试题纸上写下:“以五减五分之一,得五分之二十四。再以五乘之,得二十四”时,青河书院的书生们也收到了试题纸。
柳仲雅小心翼翼地攥着那张纸,仿佛它是鱼儿一样,一眨眼就会溜走。她往正前方的南山书院瞄了一眼,然后才缓缓打开了题纸。
首行写着的“题目出自南山书院”,就像是茫茫森林中突然跳出来的黑熊,把她吓了一跳。
晋严和孟桢见此,略有些紧张地问道:“是何题?”
先前第一轮中的第十题可把他们坑得很惨,他们还没有来得及问先生该题何解。要是再遇到一道相似的题目,那便是要折腰了。
柳仲雅表面镇定,手却微微颤抖地完全展开题纸,一道意料之外的、非常简单的题出现在她的面前。
“今有三分之一,五分之二。问:合之得几何?”她读着题目。
“这题何等简单!”晋严喜道。
“答曰:十五分之十一。”孟桢一边算,一边用毛笔在题目纸上写下答案。
等到他自认为答题最快,喜滋滋地将答题纸放入袋中,然后走入中心区域时,才发现木席上已经摆放了一个答完题的袋子。
竟然还是南山书院的。
他们这么快?难道是收到了更加简单的题目?
位于比赛场地右侧的红郡书院也发现了这点。他们抽到了王氏族学出的题目,有些难度,但也不算太刁钻。入围的二人飞快答完了题,也于第三位交上了答卷。
返回木席后,赵云生叹了口气,小声道:“早知如此,那日张大人来问,谁要试题的全部答案时,我就举手了。”
赵云雄脸色也很难看,“谁知道欧阳大哥这么不小心。”
原来,张学官为了不让自己的“作弊计划”太过明显,只将第一轮的全部答案,告知了红郡书院算科第一人欧阳舒。至于赵家两位,他们仅仅知道一半的题目,保证入围而已。
谁知,这位欧阳小朋友一个激动,竟然粗心地把答案默写错误。别说与淘汰赛第一名失之交臂,他就是连入围的资格都拿到。
天空中正义的太阳见此,无声地笑了笑。那嘲讽的笑容化作一道道辐射,将比试全场滴水不漏地包围住——当然,还有它无法入侵的地方,那就是张学官浓密的头发下的,那一颗腐朽的脑袋。
此刻,张学官正不定了。
柳仲珺当然认为这是投机取巧。不过,这般
“光明正大”的投机取巧,竟然裁判也没有多说话。她觉得有些奇怪。
于是,她悄悄问马文道:“马同窗,县试考题范围不是《九章算术》前两卷的最前篇吗?为何他们这般出题,竟无人反驳?”
马文回答道:“柳同窗,这并无规定的。只要出题的书院自己能够写出解题过程,便可。”
柳仲珺了然,轻轻点了点头。
她算是明白了,红郡书院这简直是钻规则的空子。虽然说出题书院需要自己写上解答过程,但实际只需背下来即可,装作自己完全掌握所出题目,并不麻烦。
假若她也学他们,随意地出一个欧拉公式,给诸生探索,那便可以是一个超级强大的群体攻击技能,直接一道题群灭一众书院。
不过,她是一位有道德的出题者。有道德的出题者不喜欢降维打击,只喜欢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马同窗,接下来的一轮,让我出一回题目罢。”她镇定地说。
同一书院的参赛者轮流出题,这个要求非常符合常理。马文想了想,觉得自己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便点头答应。
此时,王助教的评判已经结束。李教授拿起下一个题袋,念道:“题目来自青河书院。题为——今有四数:五、五、五、一。问:何以得二十四?”
他顿了顿,惊讶道:“这道题当真巧妙。不知是青河书院的哪位学子所出?”
柳仲雅心虚地望了望柳仲珺,心虚地举起手。
“甚好,甚好。”
李教授作为算科先生,一眼就看出了这道题的伶俐,当下赞不绝口。
柳仲雅非常谦虚、也非常心虚地接受了这样的夸奖,然后在三妹善意的目光和打趣的笑容中,心虚地听李教授继续念下去。
当然,她内心还是窃窃自喜的。
这样的题目再不干掉一位参赛选手,她就不配当她三妹的学生了。
“答题者为南山书院——”李教授顿了顿,柳仲雅窃喜的神情瞬间凝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