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九章:江南市镇【一更!求收藏!求推荐票!】,回到南明当王爷,鱼窝,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若是要买棉布就到朱泾镇,朱泾镇各大标行的标布享誉全国。枫泾镇的大布、棉花、棉纱也不错,且枫泾镇染匠的手艺更好。这两个镇的棉布各有千秋。”
沈莹到底还是一个十七岁的孩子,童心未泯,心性活泼的沈莹蹦蹦跳跳地向朱琳泽介绍着。
朱琳泽正在想开台奏疏的事情,对沈莹的话只是嗯嗯哦哦地应付着,两个人根本不在一个聊天频道。
“你到底有没在听我说嘛!”
见朱琳泽总是敷衍了事,沈莹恼怒地拉扯着朱琳泽的衣袖。
“我在听,我在听。”在沈莹面前朱琳泽还是不习惯自称本王,朱琳泽回忆道,“我家王妃说,南浔镇的湖丝最好,买湖丝到南浔镇准没错。要买棉布就到朱泾镇和枫泾镇。”
“这还差不多。”见朱琳泽有听进她的话,沈莹转怒为喜,“虽然宗藩的规矩我还不是很懂,但是我记得万历爷虽然对宗藩开四民之业,开科举之禁,但这也是对镇国将军以下的宗室开放的,你是郡王不在此列。”
沈莹有些忧虑,这些天朱琳泽采买这么多的丝绸和棉布显然不是自己穿的,而是打算做买卖,这么做显然违背了祖制。
“此一时,彼一时,那是万历爷年间的规矩,现在是崇祯爷年间,怎么也得改一改了。”朱琳泽笑道,“我虽然是南阳王,但我在南阳的祖产全部孝敬李自成了,不做点小生意,日后怎么给你盖王宫,怎么养咱们的王子王孙。”
那些亲王郡王的确不经商,但他们个个都坐拥数万顷的良田,名下的山场、矿场,王庄更是不计其数,只要天天在城里的王府吃喝玩乐也能坐享其成。
沈莹挽着朱琳泽手臂“我觉得现在这样就很好啊,我在沈家大院待着都觉得闷,王宫的规矩肯定比沈家大院多多了,住王宫多不自在。”
成婚以来朱琳泽和沈莹两人就像度蜜月似地在太湖附近的市镇一边游玩,一边采买商品,过的好不快活。这是沈莹记事以来难得自在快活的时光。
朱琳泽搂着沈莹纤细地腰肢,踏着乌青镇的石板路,一起向前走去。
“我是你的王妃,你是我男人,无论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只是现在这世道,生意不好做,就说这松江棉布,往年主要是销往北直、辽东、陕西、山西等地,沈家也做这生意。只是现在很多地方都被流寇占了去,松江积压的棉布都销不出去。”沈莹提醒朱琳泽道。
沈家的生意,沈莹也帮忙打理过。除了沙田和沙船之外,沈家最大的营生就是棉布和丝绸,对这两门生意她多少还懂一点。
“放心,亏本生意的生意我不做。”
朱琳泽让沈莹放宽心,这些布匹他压根就不打算内销,而是打算外销,他只不过是买了先屯着。
由于北方和湖广的战事,江南的丝织业和棉纺业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往年一匹上等的松江棉布需要七两银子左右,硬是让沈莹砍到了四两银子一匹的单价。绸缎往年一两四五钱银子一匹,但现在一两银子一匹的价格也能谈的下来【1】。因此,朱琳泽的采购成本大大降低。
这些棉布、绸缎无论是卖给日本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亦或者是荷兰人,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1】根据李隆生先生,《晚明海外贸易数量研究-兼论江南丝绸产业与白银流入的影响》表3-5中的数据,1600年前后葡萄牙人从澳门进货的价格,棉布是012~85两一匹,绸缎是11~14两一匹。这是葡萄牙人在澳门的进价,考虑到江南是棉布和丝绸的原产地,价格还要更低一些。
这是笔者能够找到距离主角年份最近的价格数据了,如果哪位书友有更近期的资料,欢迎提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