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若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改革恩荫制度,穿越宋朝当太子,烟花若殇,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大庆殿内,赵昕的话刚落。
梁适就急忙奏道“官家!祖宗之法不可废啊!太子此言岂不是不将真宗之法放在眼里!”
在宋朝能与文情三苏想必的莫过于三梁了,即梁颢,梁固,梁适,一门三状元,人称“忠孝三梁!”
宋代也是东原梁氏家族最为显赫之时,其族人居朝为官宦者达七十多人,当时就有着“满堂笏,梁半朝”之称。
赵昕起身说道“梁相公,自真宗皇帝以太平之乐,与臣下共庆,恩意渐广。定制文官从侍御史知杂事以上,每年奏补一人。从带职员外郎以上,每三年奏补一人。武臣从横行以上,每年奏补一人,从诸司副使以上,每三年奏补一人。至我朝渐渐成为惯例,可是如此!”
“确实如此!”
梁适抱拳道,想不到太子虽年轻,但却对真宗一朝事情如此熟悉,不由得重视起面前这个尚未加冠的太子。
赵昕又道“太祖临朝时,曾规定,台省六品,诸司五品,登朝历两任的官员,其子弟才得以荫补千牛或斋郎一职位。敢问梁相公可有此事?”
“这!臣倒是不甚清楚!”
梁适回道。
礼部尚书晏殊起身回道“官家!臣早年间参与修筑太祖起居注,却有此事!”
赵昕又道“敢问庞相公,太宗时,曾规定文官中书舍人,武官大将军以上才可以荫子为官!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臣也知晓!”
庞籍出列回道。
“既然如此,本太子到想问梁相公一个问题,太祖皇帝制定的恩荫制度,太宗皇帝并没有依制执行,如此说来,岂不也是违背祖宗之法了吗?而太宗皇帝制定的恩荫制度,真宗皇帝也没有依制而行,这么说来,不也是违背了祖宗之法吗?所以,本太子就不明白了,到底太祖,太宗,真宗,三人所言,谁的才是祖宗之法呢?”
赵昕反问道。
“这!太祖朝的恩荫制度不完善,太宗,真宗两朝都是对齐加以补充,方才形成祖宗之法!”
梁适想了一下回道。
赵昕笑了笑,说道“梁相公刚才也说了,恩荫制度是经过三朝才得以形成制度,但梁相公为何如此肯定它就是完善的制度呢?”
“这”
梁适顿时不知道怎么回答赵昕了。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也就是说,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改变才行。”
赵昕看了一眼群臣,又道“恩荫制度在太祖、太宗、真宗三朝时,并没有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到了我朝,却造成了冗官之害,给朝廷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这就说明了它并不是完善的制度,本太子也知道祖宗之法不可轻易变的道理,但不适应于时代的祖宗之法,守之有何用?”
赵昕深深的看了一眼梁适,忽然说道“昔闻梁相公是靠父亲而荫官,但却在景佑元年,凭个人实力金榜题名,高中进士第一名,唱响东华门外,此等殊荣不但是读书人的楷模,也应该是恩荫之人所追求的。本太子甚是钦佩,梁相公,请受我一拜!”
赵昕说完,当着满朝群臣的面,重重的行了一礼。
“殿下!这如何使得!况且这只是臣的本分而已,当不得殿下如此大礼。”
太子为君,他为臣,对礼法极为推崇的梁适哪敢受太子如此大礼,赶忙回礼道。
“梁卿不必惊慌,梁卿之才,足以当太子的老师了,受的起这礼!”
赵祯发话道。
“若受朝廷恩荫之人都能有梁相公三分才华,那我大宋何愁不繁荣昌盛。在这里本太子送梁相公一副对联。”
“笏床多插梁家板,赤心尽报宋江山。横批忠孝三梁!”
赵昕气宇轩昂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