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四章崔家挖地窖存粮,锦绣农门之弃女当嫁,冰茉,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往常铺子里卖的背篓和筐子都是刘承风在山里收回来的,他看王大头编制的货物不比自己收的差,就点头应下。
听三外甥说,六妹还要买粮食,他想起前些日子山里给他送过来的几袋子荞麦,就让安子去库房搬了出来。
“大头,你回去和你奶说一声,这荞麦不但耐旱,还比豆子和苞谷要熟的早,真是到夏日大旱,这荞麦已经能收割了,让她把山上的田都种上荞麦。”
“嗯,我知道了。”
还有这样早熟的好粮食,听到刘承风的话,王大头眼亮晶晶的。
又买回一大车的粮食,在申时前,王大头赶着牛车进了村子。
村里人都眼热加嫉妒的尾随着他的牛车来到崔家门外。
看是崔家买的粮食,都叹口气散开。
人家在府城都有富贵亲戚,想买多少粮食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哪里像他们亲戚也是一家比一家穷,如今请黄不接的时候,就连喝野菜糊糊也要勒紧裤腰带。
王大头鄙夷的望着这些眼皮子浅的人离开,这才轻轻的拍着崔家的大门。
秀花和崔华锦在院子里做新衣裳。
“一定是大头哥回来了,我去开门!”
崔华锦放下手里的针线就朝大门口跑。
从堂屋走下来的刘氏看到孙女一溜小跑,摇着头叹气,“这风风火火的丫头,就没个正形。”
崔华锦打开大门,笑嘻嘻的让王大头把牛车赶了进来。
看着又买回粮食,院子里的人都围在牛车旁。
李大旺要扛麻袋,被刘氏拦着,“你腿才好些,轻巧活慢慢做,这扛麻袋还不如让秀花来呢。”
崔华锦看车上有好些小麻袋,她试了试也能扛起,就扛了一袋子。
那两日挖地窖多余的土几乎都是秀花挑出来的,崔华锦笑嘻嘻的把脑袋过来,很有些替秀花自豪,“大旺叔,我秀花婶子力气也不比你小呢!”
拄着拐杖的崔平安叹气说着,“唉,大旺兄弟,咱身子骨不好,遭她们嫌弃的滋味可不好受,你也别心急,再养些日子就好。”
自家买这么多粮食,刘氏不想听村里人的酸话,催促着大儿子,“好了,你俩别说的那样可怜,哪个会嫌弃你们,都去房檐下坐着,让大头他们把粮食扛后院,省得一会来人不好看。”
连大带小,没多大会,车上的粮食被他们扛完。
王大头又把刘承风叮嘱的话和刘氏说了一遍。
听到大堂哥给自家送了荞麦种子,刘氏眼里闪着惊喜,但话可没那么客气,“大堂哥也真是的,真当我是大户人家的太太五谷不分,那荞麦多少年前我已经见过,自然也知道种它的好处。”
秀花洗着手脸,听到东家要种荞麦,她也欢喜的搭着话,“老太太,荞麦可是好东西,用红枣和着荞麦再加些地瓜熬粥味道可好了。”
话说罢,她又叹口气,“唉,就是咱村里人都不种地瓜,地瓜也是耐旱的东西,就是山上的薄田,收成再不好,一亩田也能收两千多斤呢。”
刘氏被秀花感慨的话给吸引到,她疑惑的望着神色变得失落的秀花,“秀花,你没说胡话,你说的地瓜真有能那么高的收成?”
他跟着爹娘逃难来到这里时已经有五六岁,在老家时,他好像也吃过绵软香甜的地瓜,这时王大头脑子里也有些模糊的记忆。
这会正是下秧苗的时候,如果能找来地瓜,她真想让东家种上几亩地瓜。
秀花点点头,“嗯,在我们老家,每到开春,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种上一些地瓜,老太太,地瓜不挑田地,只要秧苗栽下去时每窝子里浇上一瓢水,秧苗坐活,就不需再管它们。”
听到地瓜的名字,崔华锦以为地瓜和她往年夏日里吃的西瓜一样,扬起眉头笑眯眯的望着纠结的秀花,“秀花婶子,地瓜能生吃吗?是不是又脆又甜?”
见小主子馋的要流口水,秀花又笑呵呵的回了她的话,“锦儿小姐,地瓜才从田里挖出来,是又脆又甜的,可是放些日子没那么多的水,自然又变成了绵软香甜。”
不管是又脆又甜还是又绵又软,她都想尝尝,崔华锦摇着刘氏的胳膊开始撒娇,“奶,咱家山上那么多的薄田,总不能都种上荞麦,要不也重些地瓜!”
刘氏摸摸孙女的头发,嗔怪着,“傻丫头,真是听风就是雨,奶活了大半辈子就没见过地瓜长啥样,咱上哪里弄地瓜种子来种啊。”
王大头终于想起爹临死的前几年,他跟着爹去深山就见到过老乡家还没成熟的地瓜。
这会想想,估计是当初从老家带过来的地瓜没舍得吃完,留下做了秧苗。
他扫了眼沉默不语的李大旺和兴致很高的崔华锦,这才对刘氏说着,“我知道哪里有地瓜,奶奶,你若真想种地瓜,我明儿就去给你带回来一麻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