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1章:我们《中山大学学报》也很好,我在北大学考古,莫鞑,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式挺先生带苏亦过来拜访朱非素先生,除了认门外,就是关于石峡遗址发掘报告的编写工作。

杨先生想让苏亦加入报告编写小组。

按理说,这个要求不太合适。

因为苏亦压根就没有参与石峡遗址的发掘工作。

从学术潜规则来说,根本就不合乎规矩。

但规矩都是人定的。

苏亦并非是上级塞进来的关系户,而是一个专业素养极高的年轻学者。

不说,他对石峡遗址的了解有多深厚,仅仅是他的精湛的手绘功底,就足以让他有资格参与报告的编写工作。

谁都知道考古报告,需要大量的手绘图片,遗址复原图需要手绘,器物三视图需要手绘,遗址打破叠层图需要手绘,方方面面都需要手绘,而省博方面具有相应技能的研究人员只有曹子钧一人。

仅仅靠一个人,同时负责两个遗址考古报告的编写绘画工作,进度肯定非常缓慢,更不要说,曹子钧是专业的技术人才,其他的发掘现场也缺少不了对方。

因此,杨式挺先生急需苏亦加入他们的编写团队。

对此,朱先生没有反对,她很乐意提携后辈。

这时,轮到苏亦纠结了。

“两位老师,我可能没法在广州待太久,很快,就需要返回北大,因为快要开学了。”

杨式挺笑,“你别担心,这事我已经分别跟秉琦先生跟宿白先生去电话了,他们都同意你留在省博继续实习。”

苏亦苦笑,“我在故宫的实习还没结束呢。”

杨式挺说,“这事你也不用担心,我也跟苏秉琦先生沟通过了,他说你在故宫编辑部实习,主要负责院刊的审编工作,但是故宫院刊是季刊,三个月发行一次,你先在省博待一两个月的时间,不影响的。苏先生说,到时候,他会让你们俞老师去跟刘北汜先生沟通的。”

得,这已经把他安排好了。

苏亦还有些担心,“宿先生那边真的没有问题?”

“当然没有问题,别担心,宿先生已经在电报上亲自交代,让你放心留在省博继续实习,不过每周要跟宿先生写信汇报你的学习进度!”

杨先生都这样说了,那自然就没啥问题了。

他也不是第一次在省博实习,唯一区别的就是上一次是暑假,这一次是寒假,估计还要耽搁一两月的课程。

但,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他现在需要的是积累资历。

参与石峡遗址的报告编写,无疑是最好积累资历的方式,甚至可以拓展他的视野。

这里面唯一的问题就是宿先生这边,因为石峡遗址是史前考古反向,跟佛教考古天差地别。

既然宿先生允许他留在省博,那啥问题都没有。

敲定了这事,接下来的聊天氛围就和谐了很多。

朱先生还跟他分享好多关于石峡遗址的轶事。

还提及苏秉琦先生当年到石峡遗址现场的事情。

杨式挺说,“当时,苏先生对朱老师一通表扬,赞扬她身为女士,长期在发掘一线,不容易。还笑谈起她上学时上台表演唱时的情景。直夸你们朱老师是中国考古界的女英雄!”

“杨师兄,你可别笑话我了,跟你比,我就是一个小兵。”

两位先生都笑起来了。

实话实说,苏秉琦先生对石峡遗址的关注,才使得它在学界的影响迅速扩大。后来发表的简报及苏先生的相关文章,正式将石峡墓葬为代表的遗存命名为“石峡文化”,并称之为打开岭南文明的一把钥匙和一个重要的窗口。

石峡遗址,也成为苏秉琦先生“区系类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石峡遗址发掘报告编写正式开始,就立即获得苏先生的支持,直接把苏亦派过来支援粤博。

所以,苏亦加入报告编写团队,其实一个双赢的选择。

接下来的日子,苏亦也没有闲着。

他忙着去给各位师长拜年。

先是省博这边,除了杨式挺朱非素两位老师外,吴振华、曹子钧以及沈明他们仨,也都是他的老熟人了。

都需要把他们约出来聚一聚。

此外,还要去中大各位教授。

沈明是中大毕业的,苏亦顺势拉他一块,不然,一个人去拜访梁钊韬教授,都不知道该聊啥。

沈明却不太好意思,他一个学渣,毕业以后都没有主动去拜访各位师长。

现在苏亦这个外来户,一到广州就要到中大拜码头,这不是把他给对比下去了?

于是,他说,“你干嘛不叫吴宗麟那小子,他也是中大的,甚至说,他就是中大的子弟。”

苏亦笑,“行啊,那就一块,一会咱们直接去地理系家属院找吴宗麟。”

吴宗麟就是之前在中山纪念碑认识的家伙。

后来,他跟向左岸、周雅秦以及白槿四人一块去河宕遗址见习,双方就更加熟悉了。

吴宗麟的老子是中大地理系的教授,偏偏他却读了历史学,就在众人以为他会按部就班去研究历史地理的时候,这家伙却跑来学考古了。

现在找人很不方便。

苏亦只能提前给中大教职工家属院打电话找人,就算这样,不是直接能找到人,只能给传达室的大爷留言,让他转达吴宗麟,约定好时间,他们才过去中大。

事实证明,提前打电话是很有必要的。

不然,他们去中大家属院,根本就找不到人。.jj?y.??br>

下午,中大康乐园,图书馆大门外。

吴宗麟百无聊赖坐在长椅上翻书,直到苏亦跟沈明骑着摩托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个家伙才反应过来。

见到苏亦他俩,这家伙就惊呼,“好家伙,你们竟然有摩托,厉害啊。”

摩托是之前在省博实习,做广州文物普查报告的时候,黄副馆长调拨给他们用的,然后,这辆老旧摩托就差不多成为沈明的私家座驾了。

平时根本就不敢骑。

因为没油票,也就春节期间,沈明才大方一把。

吴宗麟见到摩托,就跃跃一试,“要不,我试一试。”

“你会骑吗?”

“还不会,不过这玩意跟单车差不多吧。”

“一边去,别浪费汽油,这玩意贵得要命。”

沈明想想都心疼。

苏亦笑,“没事,这次是我加油的。”

“也对啊,我心疼啥!”

说着,他就笑起来了。

尽管如此,吴宗麟也没真打算骑摩托,毕竟苏亦他们过来中大,不是让他练习怎么骑摩托车的。

“苏亦,你是先打算先去梁教授家里,还是在中大先逛一逛,毕竟你第一次过来我们中大。”

中大有啥好逛的。

前世,不知道来了多少次。

而且他前世只是过来中大蹭课,对中大没啥归属感。

其实,他读博的时候,想要回中大的,奈何人家不要他。

谁让他当初考研的时候,没选择中大呢。等想要回头的时候,已经高攀不起了。

苏亦刚想拒绝,最终说道,“那就先逛一逛吧,随便跟我说说,你们这一学期是怎么过来的。”

前世的康乐园跟现在的康乐园肯定是不一样的,至少还没有多建筑物。

五十年代,中大迁入康乐园后,由于种种原因,很长时间都没有大扩大建,基本上保持原样。

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八十年代。

后来,中大逐年扩招,原有的建筑已经不够用了,校园掀起了建筑热潮。

开发了校园西区及东北区作为教职工和学生的宿舍,又在中轴线两侧新建了一批教学行政建筑。

前世,很多在使用的教学建筑都是八十年代建造的。如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地环大楼,图书馆等。

直到80年代末,岭南学院成立,又在中轴线北部建造了一批现代建筑。

到了那时,康乐园才形成了以逸仙大道及大草坪为骨架的轴线建筑带。

现在嘛,基本上都是原先岭南大学的建筑群,比燕园还保持得原汁原味。

因此,这个年代的康乐园建筑风格更加具有历史韵味,比前世还要更加纯粹。

骑着摩托车,三人开始兜风。

沿着图书馆(马丁堂)、黑石屋、怀士堂、孙中山铜像、惺亭等开始领略康乐园的美。

折衷主义风格的,格兰堂(大钟楼);古典复兴注意风格的,陆佑堂、哲生堂、广寒宫。甚至还有五十年代仿造苏联风格的物理楼。

此时,陈寅恪晚年居住的寓所寒柳堂还不叫“陈寅恪故居”。

跟北大燕园建筑群采用的灰色清水砖搭配灰瓦为主的灰色调不一样,中大康乐园的建筑采用的红色硬砖配上绿瓦。

因此,以红砖绿瓦、中式屋顶和西式墙身的组合便成为康乐园建筑的风格基调。

中大校园很美,这种美跟燕园不一样,这是岭南特有的美,无论是从建筑上还是环境,都让人体会到一种古朴厚重的美。

吴宗麟是一个很好的向导。

他对中山纪念碑以及纪念堂不了解,但对中大的建筑却如数家珍,一路上指指点点,喋喋不休,热情洋溢。

苏亦忍不住说,“你以后要有时间可以写一篇关于康乐园早期建筑的文章,呼吁大家重视文物保护。”

“这玩意靠谱吗?”

苏亦笑,“先写啊,靠不靠谱另说,我们在北大就创立了古建保护协会,还动员了学生编写了《燕园文物》一本书,很快,就要被北大出版社出版了。如果你对此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弄一本《康乐园文物》,甚至还可以弄一个中大古建保护协会。”

吴宗麟心动不已,随即又摇头,“我不行,我不是这块料,跟苏亦你这个北大小师兄你没法比。”

“咦,小师兄这个称呼,你也知道?”

吴宗麟点头,“我有同学在北大读书,知道我认识你,没少跟我讲你在北大的传奇故事。”

“既然如此,那你就更应该知道,创建一个学生社团并没有什么难事了,你从小在中大长大,方方面面的关系你都熟悉。想干,找点事情来做就行。”

沈明也忍不住了,“你个家伙,畏畏缩缩的干啥,都没有小白她们有魄力。”

说着,他又问,“小白她们呢?回学校了吗?”

吴宗麟说,“她俩都没有回去,整个寒假都在中大备考。”

“考啥?”

“考研啊!”吴宗麟诧异,“沈大哥,你不会忘了这事了吧。”

沈明尴尬,“怎么可能,只是这段时间有些忙,忽略了。”

他根本就没心思考研。

苏亦不点破,望向吴宗麟,“你呢?”

吴宗麟摇头,“我也备考,不过打算备考历史地理学,不然考古学,我根本就没有优势。”

这小子,终于熄了自己的考古梦了。

苏亦笑,“小伙子可以的啊,那准备报哪里?北大复旦还是陕西大?”

“有什么区别吗?”

苏亦笑,“国内历史地理三巨头,北大的侯仁之先生,复旦的谭其骧先生,陕师大的史念海先生。”

吴宗麟却摇头,“没有这么大的野心,我报我们中大的徐俊鸣教授,他今年也招生。”

苏亦恍然,“可以啊,也是大牛,小伙子野心不小啊。”

这家伙说他没大野心,然而,敢报徐郡鸣教授的研究生,本身就能够说明很多问题。

徐俊鸣曾被人称为建国初我国历史地理六大名家之一,另外五人,是谁,苏亦不太清楚,但肯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佬,比如前面提及的三巨头,甚至有可能是顾颉刚先生。

但不管如何,从这个称呼就知道对方在历史地理学界的影响力。

甚至,徐先生还是历史地理学在岭南的奠基者。

吴宗麟敢报对方的研究生,可不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

苏亦却担心,“听说徐俊鸣先生,身体一直不好,今年怎么还带研究生啊?”

吴宗麟说,“徐先生说,带一个研究是带,带两个研究生也是带,还不如趁着身体还可以的时候多带一个,不然再过几年,就真的带不动了。”

然后,吴宗麟就开始分享徐先生故事。

“徐先生,今年69岁,也不算太高龄,但去年生了一场大病,开学的时候,正病重住院,休重下降到60多斤,因此,中大方面还建议考取他的研究生的同学换方向,结果徐先生不肯。因为他考虑到历史地理后继乏人,毅然决定收下对方。出院后,他马上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抱病为那位师兄讲课,得知,我要报考他的研究生的时候,徐先生很高兴,还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资料卡片给我使用,鼓励我认真备考。”

苏亦听完感慨不已,对老先生充满了钦佩。

于是,他望着吴宗麟笑道,“小伙子你要努力了,不然,周雅琴考上,你没考上,就尴尬了。”

瞬间,沈明不厚道的笑起来了。

既然提到周雅琴,吴宗麟顺带提议,“要不,我去图书馆也把她们喊下来,咱们一块去拜访梁教授。”

“也行!”

再次见到周雅琴白槿俩女的时候,发现她们瘦了不少,就连白槿也朴素了很多,都不怎么讲究穿着打扮了,但精神状态还不错,因为这俩姑娘直接把长发给剪短了。

苏亦感慨,“可以啊,削发明志,你们俩个靓女考不上研究生,天理不容了。”

白槿苦笑,“以前看到你考上北大研究生,我以为自己也行,没有想到真正备考以后才发现,真的好难。”

周雅琴抱怨,“就是啊,苏亦,你个骗子,考研一点都不像你说的那样轻松。”

苏亦哈哈大笑,“有志者事竟成嘛,努力努力再努力,熬过去几个月就解放了。”

能把自己的长发剪短,下了这么大的本钱,足以见到她们的决心。

苏亦剩下的就是鼓励了。

周雅琴的抱怨只是玩笑。

其实她很感谢苏亦,“你之前让沈师兄转交给我们的资料,帮我们很大的忙,顺利了整个考古学史,让我们背诵的时候,更加方便了。”

白槿说,“我也是,要不是有你的资料,我都打算放弃了。”

苏亦信她的鬼话。

周雅琴会放弃,她都不可能放弃。

这女人的野心比吴宗麟更大,或者说,她比吴宗麟更现实,跟知道现实的残酷性。

但这些话,没必要说。

苏亦开玩笑道,“这可是武功秘笈,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们,你们要考不上,购买资料的钱,我可是不退款的。”

俩女都被他逗笑了。

见到周雅琴推了推白槿,似乎想要说什么,苏亦就笑道,“别着急,一会先去拜访梁教授,我再帮你们解答困惑,反正,我未来一两个月都待在广州,有的是时间。”

“哇!”周雅琴激动不已,“真的假的,苏亦你不用去北大上学了?”

“不用!”

这姑娘狐疑,“你不会被北大开除了吧。”

苏亦摇头,“没有被开除,但北大那边觉得我基础不是很牢靠,就打算让我去读本科,我觉得太丢脸了,就打算转回咱们中大了。”

“我的天啊,那以后不就是我们师弟了?”

苏亦点了点头,“是的!”

周雅琴立即笑起来,“来,师弟,先叫一声师姐。”

苏亦从善如流,“师姐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职场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真的只想躺赢啊

里斯本夜车

我有无数法术位

莫叹息

重生归来,嫡女也作妖

月季花开

猎仙迷域

星月望

月狼天使

断地风

我的帝国战争游戏

浮梦三贱客